6-25让廉洁成为一种文化力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让廉洁成为一种文化力量汇报人:张丹一、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二、传统廉政思想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三、弘扬廉政文化,促进廉洁从政十八大以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在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的高压态势下,“不敢腐”的局面正在形成18.9625.53705101520253035402013年2014年2015年万人近三年全国党纪政纪处分人数98010311782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013年2014年2015年人近三年信阳市党纪政纪处分人数在高压反腐的态势下,群众对反腐工作成效的满意度也在不断上升“不能腐”的制度体系正在构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信阳市“四风”突出问题“两个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信阳市领导干部“庸懒散拖、为官不为”问题问责办法(试行)》《关于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嫁娶事宜“四严禁”和公务接待“八不准”的通告》建立党内法规制度框架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而实现“不能腐”的目标。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使领导干部“不敢腐”。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使领导干部“不能腐”。最终要达到“不想腐”,则需要在思想层面加强建设。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再完备的制度,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文化支持,就难以有效的发挥作用,文化是制度运行的基础。同时在法律和制度达不到的地方,文化却可无孔不入。北欧国家普遍认为“文化是制度之母”。文化,看似无形无质,实则力道无穷;不但塑造人格,而且铸就国格。文化一旦形成,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国民中的“个别”“少数”“部分”,而是“全民”;辐射的就不止于一地一域,而是四海之内,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从世界范围看,一些廉政状况好、腐败现象少的国家,除了体制、法制、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他们形成了一种为全社会认可并被公民接受和遵循的廉政文化。从“不敢”到“不能”,最终到“不想”,不仅需要有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制度让想犯错的人犯不了错,文化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犯错。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在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的同时,重拾我国传统廉政文化精髓,从思想道德抓起,让廉洁思想内化于党员干部每个人心中。一、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节俭思想民本思想修身正己思想为政以德思想为官清廉思想一、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廉洁的含义“廉,仄也。引申之为淸也,俭也,严利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廉”也叫“仄”,指堂之侧边也,由于正厅的侧边具有棱角平直和方正的特点,后来引申为正直、廉洁。“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廉政文化:就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廉洁是对整个社会及社会全体公民的要求,廉政是对为政者的基本要求。(一)为政以德思想一、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德治思想最早源于西周。周公的“以德配天”要求统治者自己注重修德,做出表率;其次要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用“忠”、“孝”等道德观念教育百姓。到了春秋时期,子产提出了“宽”、“猛”兼施的方法主张。所谓“宽”就是指“修德”。子产说“为政必以德”,他认为“德”是国家的根基,国君及官吏只有修德,才能确保国运长久。(一)为政以德思想一、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梁自知才智不足,不敢入朝为官。请问为政之道,应该若何?居上位者能以德为政,便可不动而化民,不言而民信,无为而国治,尧、舜、禹、汤、文、武,能得天下,无不如此。(二)修身正己思想孔子认为为政者注重修身正己是实现廉政的有效途径。思、学、行为政之思方面:德与才是为政者任职的必要条件。为政之行方面:言行知耻是为政者必备的自律机制。儒家提倡“内圣外王”、“修齐治平”,注重“以修身为本”,通过修身塑造理想人格,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孔子认为:为政者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要担忧自已没有职位或职位高低,而是要想想自已是否具备相应的品德和才能。子路入仕为官,他将孔子思想付诸于为官从政的实践中,为官清正廉明,是学而优则仕的典范。为政之学方面:仕而学,学而仕,仕学相济是由士转仕的重要途径,为政必须先学习、修身,而后才能知行合一,学仕通达。一、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三)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最早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对民本思想有一个系统地发展。他提出了富民、畏民、教民、御民的思想。孟子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之大成,超越了孔子。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确立了人民、国家和君主的轻重次序,认为人民是立国的基础。一、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三)民本思想荀子又把前人的民本思想加以发扬,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表明了国家的存在取决于人民。同时又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形成。汉代以后民本思想到了继承,但也出现了更多地有利于皇权方面的转化。一、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廉政思想(三)民本思想(四)为官清廉思想为官,就必须做到清正廉洁。这是古代思想家和开明政治家的一贯主张。儒家认为,廉洁是从政者必备的基本道德。即,“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指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品格才算“廉”。所谓廉者,必生死命也,轻恬资财也。至廉而威(四)为官清廉想将瓷器上绘青花缠枝莲图案赐给清正廉明的官员以示嘉奖,青花缠枝莲的“青”喻“清”、“莲”喻“廉”。雍正一朝,无官不清(五)节俭思想把“俭”和温、良、恭、让一起作为人生美德,认为“礼,与其奢也,宁俭”。他不仅自己过着俭朴的生活,而且在弟子中大力倡导节俭作风。墨家也秉持节俭朴素,尊崇清规戒律。墨子以大禹为榜样,将吃苦耐劳作为最高准则。二、传统廉政思想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从“修齐治平”到“三严三实”从“尚节俭”到“反四风”从“义利之辩”到“廉洁自律”从“民本思想”到“群众路线”二、传统廉政思想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一)从“修齐治平”到“三严三实”我国传统文化历来把修身作为从政的基础,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目的,是一个外化的过程。儒家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道德价值扩展到政治价值,充分明确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相互关系,是对做人为官的理想标准。完成大事业立功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德为后人留下学说立言(一)从“修齐治平”到“三严三实”立功立德立言中华千古第一完人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二、传统廉政思想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一)从“修齐平”到“三严三实”在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严三实”,重点强调领导干部“修身、律己、做事、用权”。修身、律己是将党纪国法和社会主义理想内化于心的过程;而做事、用权是外化于行的过程。“三严三实”汲取了“修齐治平”的廉政思想,同时在新时期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从做人、做事、用权三方面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做人重在修身,做事重在务实,用权重在谨慎。“修齐治平”,自古以来便是炎黄子孙的成长之道。穿越历史,“三严三实”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品格,顺应了中华民族时代改革的大势,无疑成为现代版的“修齐治平”之道。(二)从“尚节俭”到“反四风”二、传统廉政思想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安邦治国的重要法宝。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二)从“尚节俭”到“反四风”二、传统廉政思想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各种冠以“豪华”“极品”的奢侈品炫耀性消费比比皆是。2015年我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168亿美元,买走了全球46%的奢侈品。所有这些,人们称之为“中国式浪费”。在社会层面,宾馆、餐厅、校园、食堂剩饭剩菜随处可见。据媒体报道,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近年来,我国社会日益严重的奢侈浪费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忧思。在公共领域,“三公”消费、楼堂馆所、会议庆典等方面的铺张浪费令人咋舌。(二)从“尚节俭”到“反四风”二、传统廉政思想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淡化了节俭意识,助长了浪费之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甫一履新,强调“戒奢求俭”,剑指奢靡之风,在全党上下掀起改进作风的热潮。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参与到厉行节约这个大潮中,起到带头引领作用。一个人在生活上俭省节约,就不会被物欲所诱惑,做到非义不取,这有助于廉洁社会风气的形成。二、传统廉政思想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三)从“义利之辩”到“廉洁自律”以廉为本是传统廉政文化的核心。那么,如何做到以廉为本呢?古代先贤认为通过义利之辩,树立“以廉为基”的利益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在传统文化的价值排序中,义比利更具道德优先性,理想的人生不能为了荣华富贵而践踏仁义道德,在物质利益之上,更应注重道德修炼。古人“义利之辨”的价值起点,在今天仍然烛照我们前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努力做到廉洁自律。二、传统廉政思想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三)从“民本思想”到“群众路线”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的执政治国理念: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基石巩固,国家才能安宁。这其中蕴含了朴素的群众路线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坚持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中,既有对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内涵精华的继承,又站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高度,突破了封建民本思想的阶级窠臼,真正、彻底、全面地解决了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二、传统廉政思想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三)从“民本思想”到“群众路线”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王进喜、时传祥、焦裕禄、孔繁森等一批英模人物都是群众路线的践行者,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活着”这样人生观的命题,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三、弘扬廉政文化,促进廉洁从政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