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侗族大歌的现状与未来(一)【论文关键词】侗族大歌歌师民族文化申遗【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侗族以及侗族大歌的概况,并以贵州黎平县岩洞村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侗族大歌濒临失传的现状和原因。同时也介绍了大歌的保护情况,并为其未来的进一步保护提出了建议。侗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主要聚居在中国贵州、湖南、广西、湖北四省,全国侗族人口为296.03万人。贵州黔东南州的侗族人口约为140万,主要居住在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几个县,其中又以黎平县为最集中的侗族聚居地。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根据语音的不同,可分为南部与北部两大方言区。由于地理及历史方面的原因,南部方言侗族地区开发相对北方地区较晚,侗族原生文化与传统文化还保持较完整。侗族的典型建筑是鼓楼和“风雨桥”。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是侗人娱乐、议事的公共场所。花桥又名风雨桥,是侗人迎宾接客和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重要场所。是侗乡的交通枢纽和侗人文化的纽带。侗族是一个具有强烈艺术创造欲的民族,常言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花桥和大歌。”侗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当地流行着“饭养身,歌养心”这样一句话。在众多的侗族民歌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侗族大歌,它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合唱,主要流行于南部方言侗族地区的贵州省黔东南州的黎平、从江、榕江三个县。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中国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民间最完善的一种合唱形式,这打破了西方音乐界认为中国民间不存在多声部合唱歌曲的偏见。其之所以被称为“大歌”,是具有以下四大特征:第一,节奏不固定,声部多。侗族大歌音乐的节奏一般不固定,既严谨但又可以自由发挥。三至四个声部的大歌最为常见,个别地方有多至六个声部。第二,严肃庄重。侗族大歌均在大众场合中使用和演唱,以叙史、叙事为主,篇幅长,容量大。第三,无伴奏、无指挥。演唱侗族大歌时,一高音者领唱众人合唱高、低音声部,既所谓的“众低独高”。无伴奏、无指挥,全凭演唱人员平时严格的训练和演唱时的默契,一气呵成,整齐和谐。第四,演唱人数多。演唱侗族大歌最少要三人成歌,多则几十、上百甚至上千人同声演唱,场面非常宏大。以表演的场合、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等不同,侗族大歌可分为:由不同村寨的歌队在鼓楼对歌时所演唱的鼓楼大歌;以表现曲调和声音为主,常常模仿虫鸣鸟叫,拉腔优美的声音大歌,如从江县的“蝉之歌”在大歌中就非常有名。按歌词体裁,可分为唱故事的“嘎君”和唱道理的“嘎乡”两种,按音乐唱腔,分为“唆君”和“唆尽”的叙事大歌;另外还有在各种礼仪场合演唱的礼俗大歌;儿童游戏娱乐时演唱的儿童大歌;民间侗戏班演出侗戏时演唱的戏曲大歌等种类。演唱大歌分男女歌队,由老歌师严格训练,他们是歌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青年时都是优秀的歌手并能掌握众多歌词和唱腔和即兴编歌。侗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民族历史、社会知识、伦理道德等都是用歌来记录与传承的。侗族给予了大歌极高的重视,他们认为歌就是知识,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在侗族地区,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唱歌对侗族人来说不仅仅是对日常劳动生活的调剂,更是教育下一代的手段,也是青年人学习生活,体验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一、侗族大歌面临的困境和原因侗族大歌因其独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自被发掘后就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听众的广泛关注。侗族大歌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品文化已经唱响国内,享誉世界。在1986年10月,侗族大歌演唱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就已“轰动巴黎,震撼欧洲”。近几年,随着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热的高涨和侗族大歌在国内大中城市宣传演出和中央电视台的频繁播放,侗族大歌可观的经济效益渐渐突现出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全面冲击。目前侗族大歌流行区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黎平县南部地区,总面积不到1000平方公里,流行区总人口不足10万,而且正逐年减少。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趋势和濒临失传危机的尴尬局面。笔者走访了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也是保护工作做得较完善的黎平县岩洞村,其情况也是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传承大歌的人数急剧减少:黎平县的岩洞村在“文革”之前,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唱歌,而现在50岁以上的占85%左右,20至40岁的占60%,20岁以下的占10%,现在会唱歌的男女性别严重失衡,女的10个人中还有5个人会唱,男的10个人中最多只有1个人会唱了。第二,歌师年龄普遍偏大,侗族大歌传承的后续力量出现了断层现象。岩洞村40多名男女歌师中,最大的年龄已达90岁,最年轻的38岁;而且由于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唱歌的人少了,他们基本上很少教歌,更不到外地传歌。就其原因来说: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外出打工潮是当前侗族大歌面临失传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大部分的侗族村寨里20岁至35岁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老小小,而青年歌队往往是演唱侗族大歌的主力队伍。据岩洞村石村长说:“村里20多至30岁的男女青壮年差不多都外出打工了。所以村里也没成立有专门的演出接待队,偶尔有旅游团队或上级部门来检查工作时,镇政府都是临时请岩洞镇中学侗歌艺术班的学生来演唱。”对于侗乡的青年人们来说,在广东等地打工一年赚到的钱是他们在家务农的5年的收入,侗族传统文化在和经济利益的比拼中“败下阵”来。其次,外来多元文化的进入与侗族文化发生了猛烈碰撞,也是影响侗族大歌传承的原因之一。现代侗族儿童进入学校读书,接受的主要是汉文化教育,侗族的母体文化由过去的主导地位降为次要地位,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地点由过去的侗寨、鼓楼、家庭转向了学校的课堂,启蒙老师也由过去的祖父母、父母、歌师转向了学校老师。90年代之后,尤其是外出打工回来的年青人,开始在社区内用汉语进行交流,侗语言作为第一交际工具弱化的现象日趋显露出来。而侗语历来都是演唱侗族大歌的主要表达工具,黎平县教育局的刘主任深有感受地说:“不会说侗语的人来唱侗族大歌,简直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加上受外出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带来的现代思想的影响,许多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这种以唱歌交朋结友的传统方式已开始渐渐滑向了历史舞台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