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园林与风景建设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园林与风景建设本章要点概说明清皇家苑囿明清江南私家园林风景建设第一节概说自然山水园自然山水园的诞生:天人合一思想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山河壮丽,风景秀丽,启发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对自然景观开发以及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就在这种观念下孕育的。台台本是土筑的高台,台上有建筑物则称台榭,后来离宫也称台。汉末至南北朝,清谈和玄学为一时风尚,激发了倾心自然山水的热情,孕育了有独立意义的山水审美意识,使人们对山水的认识,提高到纯粹的精神领略阶段,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时期,私家宅园和郊区别墅相继兴起。帝王造园受到当时思想潮流影响,向自然美转移。本时期另一个新发展是出现了成交风景点。理景普及化即由都城向地方城市扩散;由社会上层帝王、贵族向一般官员、士人甚至平民推演。柳宗元在永州亲自规划修建了钴鉧潭和龙兴寺东丘景点,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实践、有理论的风景建筑家。白居易也为自己设计建造山间别墅庐山草堂和洛阳宅园。到了宋代,府县公署设立郡圃风气盛极一时。明清两代,江南地区大小城市以至偏远乡村都有营造私园和进行近郊风景建设的活动。明末苏州一带造园风气极盛;清代最典型的当推扬州盐商的瘦西湖造园热。园林功能化两晋南北朝以来,园林一贯追求自然意趣,早期人工建筑物较少,后园中建筑物比重也逐渐提高。到明代,有些园林的内容已十分庞杂,房屋很多。·造园要素密集化前期园林规模大,景物布置稀疏,唐时仍保持这个特点。随着园中生活设施的增多以及追求景观的多样和山水的奇险,各种造园要素都增加起来。造园手法精致化概而言之,前期比较朴野,后期趋于精致。中国园林受儒家和道家双重思想影响。第二节明清皇家苑囿明代帝苑不发达,朱元璋没有在南京造花园。永乐帝以元太液池为西苑,纯属旧园利用,并无任何兴作。北京东苑、南苑只是供骑射用的射圃。宣德以后渐有兴作,到嘉靖时候达到极盛。总的说明代帝苑比之唐宋,其数量与规模可说是微不足道。清朝从北京香山行宫畅春园到承德避暑山庄,工程迭起。雍正时,兴建圆明园。乾隆时,在圆明园东侧建长春二园。其中长春园还有一区欧洲式园林,内有巴洛克式宫殿、喷泉和规则式植物布置。又结合改造瓮山前湖成为城市供水蓄水库,建造了清漪园。从而形成了以玉泉、万泉两水系所经各园为主体的苑园区。清代帝苑内涵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宫室部分占据前面位置,以便交通与使用,园林部分处于后侧,犹如后园。囿园实际上成为清帝主要居住场所。清代苑囿理景的指导思想是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再布置各种不同趣味的风景点和园中园,尤其是江南一带的优美风景是清代苑囿创作源泉。宫廷建筑及其严肃隆重:轴线对称、崇台峻宇、琉璃彩画、高脊重吻。苑囿建筑除了朝会部分外,多较活泼,随意布置,使人有亲切轻松感,建筑式样变化多,与地形结合紧密,和山石、花木、池水打成一片,建筑体量比较小巧,屋面以灰瓦卷棚顶为多,常不用斗栱,装修简洁轻巧,或不用彩画,即用也较素雅等等。大木构件比例基本是官式做法,常有庙宇布置苑中,成为重要风景点或构成图中心,其中一些塔殿楼阁作为苑中的中心建筑,为了空间相衬,体量与尺度都狠高大。在苑囿中也运用我国传统的叠石手法,但只能在一些园中之园的小范围中,使用若干石山;而大范围内,主要还是依靠堆土来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起伏,在适当与真山相结合的办法。至于花木配植,也因园林规模大而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不同于私家园林的单株布置。(二)实例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与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评价: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风景优美建筑风格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庙群。最大的特色是它园中有山,山中有园。避暑山庄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吸取唐、宋、明历代造园的优秀传统和江南园林的创作经验,加以综合、提高,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极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二、帝王苑囿与皇家寺庙建筑经验的结晶。它成为与私园并称的中国两大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范体系中的典范之作。园林建造实现了“宫”与“苑”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和“理朝听政”与“游息娱乐”功能上的高度统一。寺庙建筑具有鲜明的政治功用。在造园上,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三、建筑技艺,撷取中国南北名园名寺的精华,仿中有创,表达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建筑主题。它囊括了亭台阁寺等中国古代大部分建筑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并实现了木架结构与砖石结构、汉式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避暑山庄周围寺庙的建筑风格使汉、藏文化艺术融于一体,寺庙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着精美的佛象、法器等近万件,共同构成了十八世纪中国古代建筑富于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杰作。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这是清帝处理民族关系重要举措之一。主要建筑透过避暑大门,可以看到“澹泊敬诚”殿澹泊敬诚殿是正宫的主殿,因为楠木结构,俗称楠木殿。这里是清帝举行朝贺、大典,接见大臣、少数民族王公首领和外国使节的地方。殿内陈设豪华,雕刻精细,楠香馥郁。四知书屋过了“澹泊敬诚”殿便是”四知书屋“殿。”四知书屋“殿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是皇帝临朝前后休息,更衣以及召见近臣的处所。”四知书屋“原由康熙题名”依清旷’,后乾隆另题“四知书屋’七十二景承德避暑山庄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知鱼矶位于承德避暑山庄芳渚临流亭北面,是乾隆三十六景之一。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二十七景。此景建于1703年。亭三面临水一面居山,夏季潺潺的湖水,翠绿的山光,波泛涟漪的湖泊及百鸟共鸣齐飞的壮景,构成了一幅奇妙无比的山水花鸟图。《热河志》说:由万壑松风西行,稍折而北,傍湖一曲,有亭南向,圣祖御题额曰“芳渚临流”。巨石嵌空,巉岩秀削。夹岸嘉木灌丛,芳草如织,清辉倒景,迎风自馨。游鳞来往于苔阴,远禽出没于烟际,藻影涵空,溪喧流韶,洵乎飞潜,动植交呈化机者矣。水心榭在避暑山庄东宫之北,是宫殿区与湖区的重要通道。水流云在位于芳渚清流之北,与烟雨楼隔湖相望。为“康熙三十六景”最后一景。是一座重檐四角攒顶、四面出卷棚式抱厦的敞亭。此亭形制独具一格:主亭为方亭,四面加突出的附间。题额由唐代大诗人杜甫诗“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脱出。此亭位于内湖与澄湖相交处,流水与浮云相映成趣,动静变化妙不可言。承德避暑山庄采菱渡为避暑山庄乾隆三十六景之第十三景,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如意湖和上湖之间的环碧岛北部,岸边有草亭一座;形如斗笠,是皇帝和后妃泛舟采菱休憩的地方。湖区苑景区的精华基本上在湖区,康熙曾夸耀说,“天然风景胜西湖”。湖区虽然没有颐和园的昆明湖那么大,但是由于洲岛错落,湖面被长堤和洲岛分割成5个湖,各湖之间又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山庄主要的风景建筑又都散落在湖区的周围,因此显得曲折有致,秀丽多姿。湖区位于山庄东南,面积49.6万平方米。有大小湖泊八处,即西湖、澄湖、如意泅、上湖、下湖、银溯、镜溯及半月湖,统称为塞湖。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烟雨楼”,是模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形状修的。金山岛的布局仿自江苏镇江金山。湖中的两个岛分别有两组建筑,一组叫“如意洲”,一组叫“月色江声”。“如意洲”上有假山、凉亭、殿堂、庙宇、水池等建筑,布局巧妙,是风景区的中心。“月色江声”是由一座精致的四合院和几座亭、堂组成。每当月上东山的夜晚,蛟洁的月光,映照着平静的湖水,山庄内万籁俱寂,只有湖水在轻拍堤岸,发出悦耳的声音,“月色江声”的题名便是由此而来。此区总体结构以山环水、以水绕岛,布局运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组成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世界的构图。多组建筑巧妙地营构在洲岛、堤岸和水面之中,展示出一片水乡景色。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烟雨楼”是模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形状修的。外八庙在避暑山庄周围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庙群,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在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共有11座寺院。因分属8座寺庙管辖,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承德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这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这些庙宇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修建,主要殿堂耸立突出、雄伟壮观。普陀宗乘之庙(1767年)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故又名小布达拉宫,是著名的外八庙之一。●罗汉堂罗汉堂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其位于市区北郊狮子园,占地面积共18亩。乾隆皇帝曾两次游览浙江海宁安国寺的罗汉堂,对寺内的500罗汉造像极为欣赏,于是下旨仿浙江海宁安国寺在承德建造了这座寺庙,并命名为“罗汉堂”。●广安寺广安寺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其位于市区北郊,殊象寺以西,共占地一万余平方米。乾隆为了庆祝皇太后八十大寿,取“广大广安”之意,建立该寺。在避暑山庄最高处四面云山上,可以鸟瞰承德市景。烟雨楼的正面院落.在避暑山庄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是乾隆十五年(1780)仿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而建的。宫殿屋顶一角二仙居喷水兽承德避暑山庄——青枫绿屿和北枕双峰承德避暑山庄——金山亭南山积雪亭山区秋色承德避暑山庄——澄湖北岸和湖滨亭湖山秀丽承德避暑山庄——云山胜地楼3、清漪园(颐和园)云辉玉宇第三节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利于各种花木生长;地下水位高,便于挖池蓄水;水运方便,各地奇石易于罗致。东晋、南朝建都金陵后,王公贵族竞相造园,掀起了江南第一次造园高潮。南宋临安及吴兴两地造园风特盛。明清时,私家园林有了很大发展,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江南则以南京、苏州、扬州、杭州一带为多。丰富的实践造就了一批从事造园活动的专门家。计成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著成《园冶》一书,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艺术论著。张涟、李渔对堆叠假山则有独到见解。目前江南所保存的私家园林以苏州为最多,扬州其次。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一)园林布局主题多样;隔而不塞;欲扬先抑;曲折萦回;尺度得当;余意不尽;远借邻借。(二)水面处理水面可形成园中的空与虚,水面还有改善小气候、为消防、浇灌提供保障的功能。小园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水面分隔采用桥、廊、岛为宜,尤以桥与廊为妙。小池则宜用浅岸。一般在建筑物下货平台前用直岸,而山下路旁,则以曲岸为妙。桥宜架池一侧或一隅,使水面划分有主从。桥的高度更应与池面相称,曲桥低栏是最适合办法。(三)叠山置石挖池堆山,改造地形,平衡土方。另一

1 / 1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