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讲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一)唯心史观1、根本缺陷2、基本观点(二)唯物史观1、伟大变革2、基本观点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唯心史观A.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A.没有考究人们活动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B.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为前提,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C.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C.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一)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1、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2、人口因素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3、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二)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机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c.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先有社会存在,后有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本体论)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3、重要意义第二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1)含义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2)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2、生产关系:(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a.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b.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2)生产关系要素的作用——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a.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b.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a.当它们适应所有制性质的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发展的作用;b.当它们不适应所有制性质的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瓦解作用](3)类型(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反作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1、内容2、过程3、意义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A.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B.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a.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b.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得当,对于基本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2、上层建筑:A.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B.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等两部分组成C.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3、国家(1)起源(2)实质(3)职能(4)国体与政体(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统一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a.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b.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1、矛盾运动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2、规律3、意义第三讲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形态的内涵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一)社会形态的内涵1、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一)社会形态的内涵2、社会形态的结构: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因此,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统一性: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2、多样性:A.具体国家或民族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具有各自的特殊性B.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出不同特点,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多样性(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1、必然性:主要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2、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A.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C.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1、前进性和渐进性:主要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2、曲折性和跨越性:新制度代替旧制度往往不是从旧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曲折性,又为跨越性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李明建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含义及内容1、社会基本矛盾的含义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决定反作用反作用社会三层次结构的动态系统(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其他矛盾的存在发展。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阶级和阶级斗争1、阶级经济范畴、历史范畴2、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根源轴心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2、作用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1、坚持阶级分析法2、阶级分析法的要求3、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1、实质2、根源三、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1、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2、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3、无产阶级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三、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一)改革的含义量变四、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二)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四、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1、社会主义改革2、社会主义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四、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科学技术1、科学2、技术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五、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和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理论基础手段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可能现实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知识形态物质形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二)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1、对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3、对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五、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三)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重性积极作用消极影响五、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3、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进程中的决定作用(1)人民群众(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5、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1)群众观点(2)群众路线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1、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2、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特殊作用3、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参考书目1、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4、列宁:《国家与革命》5、列宁:《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