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研究第一讲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刘光明以歌舞演故事为基本特征的戏曲艺术,约12世纪也即我国的宋金时代才形成完整的形态,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的先秦乐舞、汉代百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歌舞戏和优戏、隋唐散乐和歌舞戏、宋杂剧和金院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几个阶段。现代戏曲学的奠基人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朝秀才,著名学者。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等,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1913年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宋元戏曲史》目录第1章上古至五代之戏剧第2章宋之滑稽戏第3章宋之小说杂戏第4章宋之乐曲第5章宋官本杂剧段数第6章金院本名目第7章古剧之结构第8章元杂剧之渊源第9章元剧之时地第10章元剧之存亡第11章元剧之结构第12章元剧之文章第13章元院本第14章南戏之渊源及时代第15章元南戏之文章第16章余论另吴梅(1884-1939),字瞿安,号霜厓,长洲(今苏州)人。戏曲作家、表演家、理论家、教育家、收藏家。著有《奢摩他室曲话》《顾曲麈谈》《曲海目疏证》《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瞿安读曲记》《曲学通论》《南北词简谱》。著名门人有任二北、卢前、唐圭璋、王季思、钱南扬、万云骏等。《中国戏曲概论》目录卷上一、金元总论二、诸杂院本三、诸宫调四、元人杂剧五、元人散曲卷中一、明总论二、明人杂剧三、明人传奇四、明人散曲卷下一、清总论二、清人杂剧三、清人传奇四、清人散曲“戏曲”名称的最早出处至咸淳(1265-1274),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声歇。——[宋]刘埙《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其它文献中的“戏曲”名称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七《杂剧曲名》有“戏曲”一词,凡二见。明人魏良辅《南词引正》:“清唱谓之冷唱,不比戏曲。戏曲藉锣鼓之势,有躲闪省力,知者辨之。”近代学者王国维撰写了《戏曲考原》《宋元戏曲考》等著作,最终确定了用以指称中国传统戏剧样式的“戏曲”概念。然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辞海》文学的起源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劳动说多元决定论一、艺术起源于模仿古希腊关于文学艺术起源问题的传统说法。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说“艺术模仿自然”德漠克利特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他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篱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亚里士多德指出:诗起源于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模仿,艺术就是模仿,而模仿是人所具有的本能。中国古代认为音乐也是由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音响而来。鲁迅认为,“画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评价这种说法肯定了现实生活的客观性,认为文艺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源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在文艺理论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它是从人的天性、本能出发来解释模仿的动机的,因此又表现出一定的唯心主义的色彩。二、艺术起源于“游戏”代表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最早是由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来的。康德认为,文学艺术是一种自由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游戏活动。席勒进一步发挥了这种观点,提出“游戏说”。他认为由于受到物质与道德意志两方面的束缚,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往往得不到自由,因此,人们便利用剩余的精力创造一个自由的形式,这就是审美的游戏,在审美游戏中人们才成为自由的、完整的、社会的人。人们的这种游戏的本能,是文艺的起源。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又对这种说法作了补充,认为作为一种高等动物,人不同于一般的下等动物,他不象下等动物那样要把全部精力用于维持和延续生命,而是在维护和延续生命之外,还有过剩精力,为了发泄过剩精力,人们创造了艺术和游戏。后来,德国生物学家谷鲁斯订正了“精力过剩”的说法,认为游戏并不是过剩精力的无目的的发泄,而是与实用生活有关的活动,是为将来的实用活动作准备和练习。总的说来,艺术起源于游戏说的观点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评价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仅仅从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仍然未能揭示出艺术产生的最终原因。尤其是这种说法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更是错误的论断,因为艺术活动与审美活动仅仅属于人类社会所专有。动物的“游戏”可以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而人的“游戏”则是为了精神需要的满足,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活活动为基础,并且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正是由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的社会实践,对于为什么在原始社会的不同时期,文艺的内容会有不同等问题难以作出科学的解释的。所以仍然不能揭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三、艺术起源于“表现”19世纪后期以来,艺术起源于“表现”的说法,在西方文艺界具有较大的影响,流行于现代西方各种美学思潮。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主要理论基础,就是强调艺术应当“表现自我”,显示出这种说法的巨大影响力。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其美学思想核心是“直觉即表现”说。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克罗齐的表现说作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认为艺术不是再现和模仿,更不是单纯的游戏,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把艺术的起源归结为“表现”,脱离开人类的社会实践,脱离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实际情况,仍然是把现象当作本质,把结果当作原因,同样不能科学地阐明艺术的起源四、艺术起源于“巫术”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他认为,原始人思维的方式同现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对原始人来说,周围的世界异常陌生和神秘,令人敬畏。原始人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万物有灵。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在原始人看来都是有灵的,并且都可以与人交感。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人类最早是想用巫术去控制神秘的自然界,显然是办不到的,于是,人类又创立了宗教来求得神的恩惠。当宗教在现实中也被证明是无效时,人类才逐渐创立了各门科学,以此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我们认为,艺术的产生最初确实是与巫术有密切联系的,但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又并不准确,因为原始时代的巫术活动是直接和当时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原始的艺术活动虽然具有明显的巫术动机或巫术目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和人类早期认识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们无法把握自身,更无法支配自然界,于是原始人便寄托于巫术,使得巫术与原始社会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都有了密切的联系。因此,无论是艺术的起源,乃至于巫术的起源,最终还是应五、艺术起源于劳动说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19世纪末叶以来,在欧洲大陆许多民族学家与艺术史家中,就广为流传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希尔恩在《艺术的起源》中就曾经列出专章来论述艺术与劳动的关系;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六、关于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并进而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或者说是结构的辩证法;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著名的芬兰艺术学家希尔恩就认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现象。因此,研究艺术的起源必须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才能真正揭示艺术起源的奥秘。总结:总之,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事实上,巫术在原始社会中同样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原始社会中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俄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等,曾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材料,深刻地阐述了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的原理,指出:原始社会文学艺术的产生与原始人的劳动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学艺术适应着原始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产生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劳动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关系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创造了人并且维持了人的生存。劳动实践创造了人的审美的感官、审美的需要、审美的对象等。劳动产生了创造了文字和语言,并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创造并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创造了人并且维持了人的生存。“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在脑髓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它的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展起来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物质生产劳动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劳动实践创造了人的审美的感官、审美的需要、审美的对象等。文学艺术并不是与人类同时诞生的。人类已有三百万年的历史,而文学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后期距今只有三万多年。文学艺术所以产生的这样晚,是因为人类要创造出文艺作品,需要一定的物质前提,即高度发达的头脑,灵巧的双手以及能够表情达意的语言。形式感的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审美能力的形成(原始人由最初的形象思维经由长期的劳动实践,发展出了抽象思维能力)。劳动实践的本质即是人化。人化:人的人化和自然的人化。3、劳动创造了文字和语言,并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中人们为了协调劳动、交流感情信息、减轻疲劳,这些生产生活劳动的需要就产生了语言、文字和最初的文学,并且劳动的分工更加强化了文学活动的需要。鲁迅--哼吁哼吁派“由于手、发音器官和脑髓不仅在每个人身上,而且在社会中共同作用,人才有能力进行愈来愈复杂的活动,提出和达到愈来愈高的目的。劳动一代一代地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除打猎和畜牧外,又有了农业,农业以后又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同商业和手工业一起,最后出现了艺术和科学……。”----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声,虽然只是一种声音,没有任何歌

1 / 8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