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的法则,系统地阐述和处理内科病证的一门学科。内容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两类。中医内科学包括疾病的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学及各疾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临床实践,取得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中必须以活的思维方法、因时因地因人详加审察,细微辨证,谨慎用药施治。第一章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古称“大方脉”,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积累、逐渐形成的。《山海经》一书中,就可以看到“风”、“疟”、“疫疾”、“腹痛”等内科病证的名称和症状。《周礼·天宫》记载,当时的宫廷医生已分有疾医、食医、疡医、兽医四种,其中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而扁鹊被人们视为分科的先师。《黄帝内经》《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各81篇。基本理论可概括为:①强调整体观念: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健康与病态与自然环境有一定关系。②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探索出人体疾病变化与治疗的粗略规律。③重视脏腑、经络:论述人身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④病因学说:六淫、七情、饮食、劳伤等病因以及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⑤四诊:望、闻、问、切四诊的诊断方法和具体内容。⑥治疗法则:确定治未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标本,正治反治,制方,饮食宜忌,精神治疗及针刺大法等。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已见理法方药的雏形,成为内科学理论的渊源。《伤寒论》六经论伤寒《金匮要略》脏腑论杂病张仲景开创辩证论治的先河因证立法、以法系方、按方遣药、及剂型对疗效的影响。书中共制375首方剂功效卓著的名方,一直沿用至今,仍有很好的疗效。《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术及内科学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外台秘要》记载消渴病人的尿是甜的,进一步总结了消渴病的发病过程及其药物、食治等疗法,并规定了饮食、起居的某些禁忌。《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及证候学专著,对每一个病证的病因、病理、证候分类进行了深人的探讨和总结。如对泄泻与痢疾、痰证与饮证,临床表现都有极其深刻的认识。金元时代四大医家特色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刘完素“火热论”。治疗上,使用寒谅药物,称之为“寒谅派”。张子和病邪之害,驱邪外出。应用汗、吐、下三法,称“攻下派”。李杲“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补气升阳,称他为“补土派”。朱丹溪“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在治疗上,滋阴降火之法,称他为“滋阴派”。此四者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四大学派。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病因学在此时也有重要发展。创立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金元以后,在中医学术界掀起了发展、创新的风气。对人体某一脏腑生理、病理的新的探讨,对脏腑的代谢产物引起重视等,以及某个内科病证证治的见解不断有新的突破,从而使中医学及其内科学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明代继承金元学术成就并有所发展薛己的《内科摘要》是我国最早用内科命名的医书。虞抟的《医学正传》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的总结。龚廷贤《寿世保元》先论基础,后涉临床,有论有方,并附医案,适于内科临床参考的好书。《景岳全书》载内科杂病部分28卷,记述了70余种病证的证治,每病证均引录古说,参以己见。张氏结合病证对温补学说进行了充分的阐述。明清时代温病学说形成和发展吴又可《温疫论》我国传染病学较早专著。瘟疫别于其他热性病,“戾气”的传染途径自口鼻而入。叶天士《温热论》提供了理论与辨证的基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温病传变规律;卫、气、营、血由浅入深,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吴鞠通《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风温、温热、瘟疫等证治,提出治法,温病学说更趋系统和完整,建立了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薛生白《湿热病篇》对湿温病进行了深入论述;王孟英《温热经纬》新感与伏气两类辨证施治。对温病学说作了发挥和补充,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明清内科杂证发展喻昌《寓意草》提出疾病发生与时代背景相连的观点,提高了对疾病的诊疗和理论水平。林佩琴《类证治裁》是一部很好的实用内科学。熊笱《中风论》及尤在泾著《金匮翼》对中风病的叙述;胡慎柔《慎柔五书》,绮石《理虚元鉴》对虚痨病分析;卢之颐《痃疟论疏》对疟疾的认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对瘀血证的论述。气虚血瘀所创立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实用价值。唐容川《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著。对血证的认识,治血证四大要法,对后世影响较大。中西汇通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医学传入我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中西汇通派产生,张锡纯《中衷参西录》中西结合的开端。新中国中医学不断取得新进展毛主席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指引下,继承发扬中医学的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医院校和中医医院的建立,内科学取得日新月异发展。《中医内科学》教材多次编写(六版),21世纪教材中医名家著书立说,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蒲辅周《医案》、《医话》,任应秋《论医集》都有一定的见解和发挥。中医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医现代化的步伐更大。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汲取了现代中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了中医内科学的迅速发展。1983年的“衡阳会议”和1985年的“合肥会议”对振兴中医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党中央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中医药学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中医走向世界创造政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