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规划—坚持远见,整体规划城规111班王婷婷狮城——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入口、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堪称“亚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面积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积占绝大部分,因而被称为“城市国家”。经济发达新加坡是全球富裕的国家之一,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城市分布一、新加坡的规划挑战作为一个小岛国,有限的土地面积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制约之一。新加坡国土面积目前715平方公里,其中约133平方公里是通过填海造陆的方式增加的,估计最终面积能达759平方公里。在仅700k㎡的面积内,集聚了将近500万人口的新加坡,在没有腹地同时缺乏天然资源的情况下,新加坡在规划上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高效利用土地,以有限的土地资源来满足多种类型用地的需求,如居住、商贸、产业、空港、海港、军事、绿地和蓄水池等。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市区中心人口过度拥挤、贫困区问题严重、住房及卫生设备难以满足人口的快速增长、缺乏基础设施、交通问题等。二、城市定位1975年,新加坡抓住西方国家产业转移的契机,把城市定位为“花园城市,万象之都”,并通过建设严明法治、廉洁高效的政府,从一个没有资源和人才的国家迅速成长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随后新加坡加快城市绿化美化。城市绿化是提升城市品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新加坡之所以被评为全球生活素质最好的城市,其中主要因素还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城市绿化。从城区发展布局来看,将分内外两部分,加快绿化步伐,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绿化格局,在内部绿化方面:以城区公园广场、小区绿地、道路及河道两旁绿化为重点,以乡土树种、大型乔木或灌木为主,坚持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和立地条件,分区分块,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不留死角,加快造林绿化,逐步形成春花、秋叶、夏阴、冬青,四季有景,季季景色鲜明的效果,突出打造好天渠公园、滨河公园两个内部精品绿化区。在外部绿化方面。突出城区周边绿化,以三山、三线、六出口为重点,坚持适地适树、适地适草,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快治理步伐,提高植被覆盖率,力求通过3—5年的集中建设,使城区周边森林覆盖率达到46%,实现防风、固沙、蓄水、美化环境的目标。进入21世纪,新加坡再次对城市进行了重新定位,力图发展为“亚洲文艺复兴城市”,大力发展设计产业和媒体产业。新时期新定位定位总结用正确的远景意愿来指导规划发展方向;用科学的数据和模型来细化规划;用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来强化城市个性,使城市得以良性发展。三、在不同演化阶段的规划和特征1、近代新加坡港建立与最初规划新加坡近代城市规划与近代港口建设几乎同步开始。19世纪初,英国人莱佛士宣布新加坡港建立之时,就已为这座城市制定了最初的发展规划。此次规划理念体现了莱佛士作为实际政治统治者其个人理想主义与实际政治需要的结合。通过规律布置的街道将不同种族与社会族群隔离。此次规划对新加坡未来一百多年城市发展都具指导意义,其划定的城市基本格局是新加坡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图)。2、20世纪中期之前的新加坡开港后港口业带来大量移民涌入,2-3层的店屋为主要建筑形式的街区成片的建设起来。但城市建设速度远跟不上爆炸式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城市中心区过度拥挤。到上世纪中叶面积占全岛百分之一的城市中心区容纳了36万居民,是总人口的1/3。居住条件由于空间拥挤和缺乏维护变得相当恶劣。据统计,在南京上街(UpperNankinStreet),56%的家庭独住一间房,7%与其他家庭合住一间房,4%的家庭只有睡觉的空间。人口过度集聚也造成市区交通拥挤、基础设施供应不足等城市设施方面的严重问题。3现代新加坡的发展正是在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环境极其恶劣甚至影响生存的情况下,新加坡现代化规划起步。与其他城市相比,起点可谓不高。在五六十年间发展成今日的新加坡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政府秉承务实的精神,对城市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且对城市未来发展有长远的眼光。技术层面上来说,新加坡的规划策略一直与其经济结构和政策紧密结合,不同的阶段以不同方式促进经济,从而实现整个城市各个层面的综合发展1960年代现任新加坡政权成立以来,新加坡的经济结构主要历经了下面几个阶段: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科技密集,人才和创新密集。城市的发展与当时的经济结构和定位密不可分。按时间顺序的大致发展脉络如下。(1)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为迅速实现现代化,与世界经济圈接轨,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该阶段新加坡发展的重点。1961年新加坡大规模工业化运动展开。大批生产玩具、木材、假发等加工工厂在城市周边被规划出来,这些产业都需要人口支持。与此同时,城市中心区严重拥挤,环境恶劣,亟待进行城市更新,将传统城区转化为CBD,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载体——一推一拉,人口大规模迁移势在必行。为安置疏散人口,政府必须要提供适合的住房。由于整个岛国面积有限,并且由于当时的法律,政府征购大片土地存在一定困难,高层高密度一开始就被定为新加坡主要住宅策略。受限于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的发展,首批建成的公共住宅(组屋)集中在距城市中心区8公里以内范围(右图)。(2)1970年代中到1980年代中这是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成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配合经济政策的需要,疏散人口已不再是最急迫的任务,如何通过重新开发城市中心区以促进经济发展被提上日程。1971年政府出台新的城市发展概念规划,明确了要在中心区建立中心商务区的策略。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手段,促使城市中心区改头换面,土地售卖计划(SaleofSitesProgram)是众多方式中比较突出的一项。在土地征用法令作用下,政府迅速将城市中心区土地收购、整合和规划,再通过土地售卖计划将土地与所有的规划条件打包进行公开拍卖,作为吸引投资,特别是对社会和企业投资,以及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促进手段。市区重建局作为主要政府管理和执行部门要求每栋建筑各具特色,同时又要确保整体城市形象。1970年代开始,中心商务区大部分建筑都是通过此项计划开发完成。到1980年中,共约60个项目建设完成,多数为办公、零售及酒店(右图)。莱佛士城•除了中心商务区,全岛范围内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改善环境质量也是这个阶段城市发展的重点。大量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概念规划引导下开始建设,例如城市下水系统、蓄水池、防洪设施、机场、海港、电力站等等。以清理新加坡河为代表的环境提升运动启动起来。这些努力为经济进一步重组提供了条件和空间。(3)1980年代末开始的建筑与城市保护•城市飞速建设带来了空间过剩的危险,现代城市的物质形态虽然大致建设起来,但经济活动尚不足支撑如此多商业空间运转。这种趋势积累的矛盾在1980年代中期的经济衰退中表现出来。•1983年,占新加坡第四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出现了1965年以来的首次衰退。大量的酒店房间、零售业和办公空间需要新的刺激才能消化。另外,1980年代初完成的滨海湾南岸(MarinaSouth)的大型填海造陆工程为市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足的土地。(4)1990年代中期以后步入1990年代中期,全球化浪潮席卷至新加坡,新加坡不仅仅是一个岛国,更成为全球城市网络中的重要据点。经济结构方面,科技密集型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背景下,一系列工业园区建设起来,包括科学园和若干商务园,最新的纬一生物科技园也是这一系列产业升级规划的延续和完善。近几年,新加坡城市发展又面临新的挑战,除了全球背景下的可持续议题,老龄化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另外,产业升级带来大量移民的涌入,人口的持续增长为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都带来压力。除了科技和知识密集以外,创新密集型经济也逐渐受到重视。另一方面,提升居住环境质量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例如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框架下,新镇规划引入TOD理念优化现有配套设施,用更生态和可持续的方法改善现有绿化,引进新的绿地和休闲娱乐空间。商业活动也由城市中心区向区域中心扩散(图6),新的商业商务园的兴建分散了中心商务区的部分功能。城市保护与更新的议题已从振兴旅游业转换为对新加坡的本土文化的认可和关注。住宅组团之间的开放空间•四、城市规划特点•1、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先确定主要高速公路、干路和轨道交通网络,预留其所需用地以减少实施时可能面临的用地矛盾。2、多管齐下的商业发展除了加强中央商业区的发展之外,也规划了多个区域商业中心与周边商业中心。3、新镇与政府组屋新加坡约80%的人居住在全岛23个新镇内的政府组屋。这些新镇经过全面性的规划,为居民创造自给自足的居住环境。4、保护文化遗产除了城市硬件设施建设,新加坡在土地规划中叶致力于平衡文化保护与发展需求,适当保留特色建筑和成立历史保护区。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岛保存修复了超过6800栋建筑物和55栋古迹,另外还有三个主要的历史保护区:牛车水、小印度和甘榜格南。•新加坡建国之初的城市范围很小,其城市历史遗产的总量、类型和历史时段并不算丰富。但在今天的新加坡,城市历史资源成为这座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层面,与城市空间、社会文化和普通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新加坡城市遗产保护极具亚洲特征的发展历程和做法对其他亚洲城市还是颇具借鉴意义。牛车水历史保护区保护规划中国广场新旧结合的发展策略四、道路交通规划•新加坡道路骨架为蜂窝状,综合了放射状路网和方格网路网的优点,按照路网密度排名,其在全世界位于第3位。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新加坡政府努力完善道路网建设,但通过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光靠修路并不能解决交通问题。新加坡从1970年起,就不断出台新的或改进老的交通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1、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贯穿全国的地铁、轻轨系统及发达的陆地公交汽车网络系统,来解决市民的出行;另外通过GPS自动调动系统提高出租车效率2、以电子收费系统限制公交车以外的车辆在高峰时间进入闹市区;3、每年有一定限量的轿车购买指标以防止车辆增长的速度过猛4、大力进行道路系统、停车场、停车楼的建设。目前新加坡国内的道路用地已占其国土面积的12%。但从1999年以来对闹市区进行减少停车设施来限制交通流量。城市发展原因和启示•一是强势的政府规划管制力。新加坡是一座几乎百分之百按照规划实施的城市,其规划控制力在当今世界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例。为实施统一规划而设置的建屋发展局(HDB)、市区重建局(URA)等机构扮演了全职家长的角色。在实施规划的决定性因素——公共住宅建设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建设、分配(销售)到物业维护所有环节几乎完全为政府所控制。•二是极具理想城市色彩的新市镇建设。新加坡的新市镇规划不仅作为一种疏解原旧城中心人口的有效策略,更作为一个预先设定的理想化社会结构的空间载体,以几乎完美的社会空间模式安置了新加坡大多数国民。在镇中心-邻里单元-建筑组团的理想空间结构中,理想的空间和人口规模,理想的就业-生活模式,理想的公共设施配置,理想的生态绿化配置,理想的族群和阶层人口配比,等等,其理想化程度近乎完美。•三是极为清醒的国土资源忧患意识。新加坡是一个弹丸小国,既要应对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又必须面对有限国土的生态承受力。新加坡从建国伊始就明确了高层高密度的紧凑发展模式,以尽可能多地留出生态空间。在高密度人口和高密度建筑的城市中还能拥有令人羡慕的高比例生态自然环境,并达到国际标准的宜居水平,在当今世界上恐怕也没有第二例。•四是将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看作是城市振兴的积极要素和国家地位的重要来源。新加坡的经济奇迹背后渗透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基础,新加坡的中央集权政体也因此通过文化正义性而获得了政治合法性。新加坡的历史文化保护起步不早,留下的东西也不多,最为引人瞩目的牛车水等地其实也就是中央商务区的文化点缀,但其在新加坡公共语境中是如此重要,以牛车水为代表的展现新加坡历史文化的发达旅游业似乎已将中央商务区的经济实质完全掩盖。历史文化成了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门面。五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动态地调整规划策略。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和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