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壽險業現況與進入大陸市場的展望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賴本隊2009年10月8日大綱一、台灣壽險業經營環境現況二、金融海嘯對台灣壽險業的影響三、壽險業的因應對策與未來發展四、台灣壽險業進入大陸市場的展望一、台灣壽險業經營環境現況年度占率商品種類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總保費收入14,57715,63718,75119,188傳統壽險8,970(61.53%)9,292(59.42%)9,223(49.19%)10,352(53.96%)年金險1,129(7.75%)815(5.22%)1,115(5.94%)1,972(10.27%)投資型保險2,382(16.34%)3,314(21.19%)6,021(32.12%)4,309(22.46%)其他險種2,096(14.38%)2,216(14.17%)2,391(12.75%)2,554(13.31%)總保費收入(新台幣億元)一、台灣壽險業經營環境現況年度占率商品種類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初年度保費收入5,4095,2467,5198,553傳統壽險1,869(34.55%)1,586(30.23%)1,412(18.79%)3,244(37.93%)年金險1,121(20.72%)797(15.19%)1,077(14.32%)1,926(22.52%)投資型保險2,088(38.61%)2,522(48.07%)4,651(61.85%)2,992(34.98%)其他險種331(6.12%)341(6.51%)379(5.04%)391(4.57%)初年度保費收入(新台幣億元)一、台灣壽險業經營環境現況年度壽險公司銀行經代傳統經代合計20063,155(60.1%)1,873(35.7%)216(4.1%)5,246(100.0%)20074,649(61.8%)2,587(34.4%)283(3.8%)7,519(100.0%)20084,206(49.2%)4,092(47.8%)255(3%)8,553(100.0%)壽險業通路別初年度保費收入(新台幣億元)一、台灣壽險業經營環境現況213.7231.0243.4263.2262.1281.5289.4306.4317.8318.7333.405010015020025030035040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普及率(%)一、台灣壽險業經營環境現況99.0108.7121.4135.4143.7158.9166.3176.1184.0196.0203.305010015020025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投保率(%)一、台灣壽險業經營環境現況2005年底2006年底2007年底2008年底壽險業220,750208,071194,538194,813代理人57,14758,04362,84663,079經紀人38,04149,07256,31661,234合計315,938315,186313,700319,126業務員登錄人數一、台灣壽險業經營環境現況2008年登錄人數2008年登錄投資型商品人數壽險業194,813115,265代理人63,07925,475經紀人61,23421,277合計319,126162,017業務員登錄投資型商品人數台灣壽險業總資產(億元)18,57725,31834,98445,76354,50764,85477,36287,13091,564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1998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一、台灣壽險業經營環境現況一、台灣壽險業經營環境現況人身險總保費收入(百萬美元)人身險保險密度(美元)人身險保險滲透度(%)台灣大陸台灣大陸台灣大陸2006年41,245(9)45,092(8)1,800(20)34.1(70)11.6%(3)1.7%(47)2007年49,813(10)58,677(8)1,189(19)44.2(69)12.9%(1)1.8%(48)2008年52,748(13)95,831(6)2,288(20)71(66)13.3%(1)2.2%(43)台灣與大陸2006年-2008年人身險保費收入、保險密度及保險滲透度括號為排名二、金融海嘯對壽險業的影響(一)投資標的之跌價及匯兌損失2008年壽險業有價證券(包括股票、債券、受益憑證等)投資總金額達新台幣34,037億元,國外投資總金額達新台幣24,067億元,由於金融及匯率市場行情波動,加上法令要求國外投資應建立相對應避險部位,避險成本大幅侵蝕投資收益,許多業者投資產生虧損二、金融海嘯對壽險業的影響(二)投資型保險帳戶價值之降低投資型保險帳戶價值盈虧由保戶自行承擔,連結標的多為國外之基金及結構型商品,在金融海嘯肆虐下績效多半不佳,連帯使得帳戶價值降低,造成保戶之損失二、金融海嘯對壽險業的影響(三)保費收入的下降及解約率的提高金融海嘯引發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保戶在「現金至上」的心態上,理財行為趨於保守,保費支出下降的結果,使得保費收入下降及解約率提高二、金融海嘯對壽險業的影響(四)風險基礎資本額(RBC)比例的降低投資虧損的結果,影響壽險公司RBC的表現,現行法令規定每半年須揭露前開比例,不符合法定200%比例要求之業者,除會被要求增資外,也會面對外界的關注與壓力三、壽險業的因應對策與未來發展(一)投資策略趨於保守1.「保本重於獲利」、「低風險」的觀念將會取代「獲利最大化、最佳化」2.公債、國庫券、商用不動產的投資比例逐漸攀升3.信用評等價值的再檢視三、壽險業的因應對策與未來發展(二)避險的要求將趨於嚴謹1.自然避險或一籃子貨幣避險已不符需要2.未來提高避險比例及採取更有效安全的避險工具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相對地也將使投資成本提高,維持水準獲利的難度將會增加。三、壽險業的因應對策與未來發展(三)推出利率敏感度低之保險商品1.以定期壽險、傷害保險及健康保險等保障型保險商品,以及利率變動型壽險與利率變動型年金為主2.投資型保險將以連結低風險之基金取代高風險的結構型商品3.附保證給付之投資型保險商品可能成為業者搶佔市場的利器三、壽險業的因應對策與未來發展(四)爭取法令之鬆綁與調整1.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取代避險費用2.開放其他幣別的外幣傳統型壽險3.國際接軌時程及接軌內容的緩和三、壽險業的因應對策與未來發展(五)開放投資大陸金融商品1.大陸會是此波金融海嘯中受傷程度較輕、復原程度較快的經濟體2.配合簽訂MOU的協商,開放壽險業投資大陸金融市場,將可有效解決壽險業資金運用的問題,而困擾業者多年的利差損問題亦可逐步獲得舒緩。四、台灣壽險業進入大陸市場的展望(一)監理備忘錄(MOU)及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簽訂將成為台灣壽險業再次發展的契機兩岸洽簽中的監理備忘錄(MOU)及「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有望比照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的作法,賦予台灣包括壽險業在內的金融服務業更彈性的准入模式,未來若能順利完成,將可降低台灣壽險業進入大陸市場的障礙,進而成為台灣壽險業再次發展的契機所在四、台灣壽險業進入大陸市場的展望(二)部分法令限制仍待解決突破1.對等合資規定造成業務拓展受限2.專業人才覓尋不易使得拓展營業據點受限3.台灣保險法對大陸地區資金運用仍有相當限制四、台灣壽險業進入大陸市場的展望(三)台灣商品的發展經驗可作為進入大陸市場的策略1.大陸發展過程雖與台灣類似,但也因其具有的市場特殊地位,在世界各國爭相進入當地市場卡位的情況下,發展曲線在某些方面明顯較台灣為快(例如投連型保險),但也因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逐漸靠攏的過程中,部分原由國家負擔的責任即產生缺口(例如醫療及退休照顧等)2.台灣而言,有全民健保成功的實施經驗,商業健康保險及年金保險也已發展的相當完整,未來應可從前述醫療及退休方面切入當地市場,並可考量並結合當地的醫院或安養中心等業者,發展全方位的醫療保險及退休金商品四、台灣壽險業進入大陸市場的展望(四)經濟特區及內陸二線省份城市可作為發展的重點1.海峽西岸經濟區已成為大陸重點推動的經濟特區,在MOU及ECFA尚未簽訂之際,或可以經濟特區作為兩岸合作的先行先試地區,並可以試點方式突破前述532條款、對等合資等法令規定限制2.在沿海主要省分城市發展及競爭已趨成熟飽和的情況下,大陸政策已轉向以扶植二線城市及內陸省分為發展重點。以壽險業而言,若台灣業者能藉由進入海峽經濟區站穩發展腳步,以目前內陸省分的市場規模不乏超過海西經濟特區的情況下,應可搭上政策扶植鼓勵的順風車,進而站穩在大陸市場的發展地位四、台灣壽險業進入大陸市場的展望(五)大陸業者進入台灣市場將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1.大陸業者若採取以直接在本地設立公司的方式進入市場,由於在業務部隊組建、商品設計、專業人才尋覓等都有待時間逐步到位及充實,短期內不致對本地業者造成嚴重威脅。2.大陸業者在此次金融海嘯下受傷較輕,相對地較有採取併購的本錢,在台灣的本地或外商業者可能因為金融海嘯及實施IFRS4有意出售的情勢下,若配合MOU的簽訂,不排除大陸業者會採取併購模式快速切入台灣壽險市場台灣壽險業現況與進入大陸市場的展望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