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圣才考研网所有,侵权必究!圣才考研网答案仅供参考,欢迎来信交流!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一、概念释义(每个概念4分,共20分)1.消费者均衡2.适应性预期3.真实的经济周期(RBC)4.隐性(含)成本5.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函数)二、问答题(共35分)1.什么叫理性人假设?试举两例说明微观经济学是建筑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10分)2.关于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经济增长过程的特征,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见解有什么不同?(15分)3.2004年10月28日,我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次日起向上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基准利率。请根据宏观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说明,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要上调利率?这种利率上调将可能通过哪些途径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10分)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已知一家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为22QMC+=,边际收益函数为QMR−=8。其中,产量Q的单位为百件,成本和收益的单位均为万元。求:(1)产量由1百件增加到6百件时,总成本和总收益各增加多少?(2)利润昀大化时的产量是多少?(3)如果固定成本为9,平均成本昀低时的产量应为多少?2.已知一个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dYC8.0100+=(dY为可支配收入,单位为亿元),自发(主)投资I=50,政府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支出G=200,定量(或自主)税收600=T,比例税率25.0=t。求:(1)宏观经济均衡时的国民收入Y是多少?(2)(支出)乘数K是多少?(3)政府的财政盈余是多少?政治经济学一、货币与资本有什么区别?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10分)二、说明部门内部竞争和部门之间竞争的区别和联系。(10分)三、有一种观点认为,商品是在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下生产出来的,因此,价值是由这些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请你谈谈对这种观点的看法。(15分)四、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说明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意义。(15分)五、试论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方向和内容。(25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圣才考研网所有,侵权必究!圣才考研网答案仅供参考,欢迎来信交流!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一、概念释义(每个概念4分,共20分)1.消费者均衡: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其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昀大化的均衡条件。在基数效用论者那里,消费者实现效用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PMUλ=,其中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说明消费者的均衡。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用一定的收入购买商品时,其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尽可能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偏好决定了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个消费者的关于任何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组可以覆盖整个坐标平面;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预算线,在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那么,当一个消费者面临一条既定的预算线和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时,只有既定的预算线和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此时满足12MRS=21PP。2.适应性预期:指各个主体根据他们以前的预期的误差来修正每一时期的预期的方式。在t-1时期所做的对t时期价格水平的适应性预期定义为Pte=Pt-1+λ(Pt-1e-Pt-1),其中Pt-1e-Pt-1为预期值与实际值的差距,λ为调整系数(0≤λ≤1)决定了预期对过去的误差进行调整的幅度。“适应性预期”这一术语由菲利普·卡甘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篇讨论恶性通货膨胀的文章中提出。由于它比较适用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因而很快在宏观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西方国家的经济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好如此,因此适应性预期非常广泛地流行起来了。适应性预期后来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3.真实的经济周期(RBC):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宏观经济经常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如石油危机和农业歉收,还有诸如战争、人口增减、技术革新等等;尽管冲击的具体原因很多,但引起经济波动的途径有限,或者改变人们的偏好,或者改变技术状况(生产率),或者使可利用的资源发生变动等。真实周期理论认为其中昀常见、昀值得分析的是技术的冲击,其核心思想是较小的技术冲击可以产生较大的经济波动,真实经济周期是理性个人对实际冲击昀优选择的结果,均衡结果是帕累托昀优状态,政府干预并不能增进人们的福利水平。4.隐性(含)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隐性成本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比如,某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从劳动市场上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或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且有时还参考答案圣才考研网所有,侵权必究!圣才考研网答案仅供参考,欢迎来信交流!会动用自由的土地和资金,并亲自管理企业。当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也要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也应该计入成本之中。由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性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性成本。5.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函数):由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首先提出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AD)曲线的位置既受到意料之中的、又受到意料之外的因素的影响。由于意料之中的原因而造成的总需求的变动只能使价格水平上升或下降,并不能导致整个经济波动以及就业量或产量的变动;而意料之外的原因造成的总需求的变动却可以导致就业量或产量的波动,而且是经济波动的唯一原因。由此,卢卡斯认为,由于经济政策是意料之中的公开的政策,所以并不能维持经济系统的稳定。即使这些政策是有效的,若属于意料之外的因素,国家经济管理人员也无从执行。如图所示,点A是经济社会的起始状态,AˊDˊ和A〞D〞分别是由于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因素造成的总需求的变动,B、L两点分别是两种情况决定的价格P和产量Y,两种状态下的预期:意料之中预期变为Pe=P2,意料之外预期不变,仍为P0。由此说明了理性预期学派的昀终结论: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卢卡斯曲线是该学派用以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工具。图1:卢卡斯供给曲线图二、问答题(共35分)1.什么叫理性人假设?试举两例说明微观经济学是建筑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10分)答:所谓的“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它是指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已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昀大经济利益。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任何经济活动中,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人。“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是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它存在于微观经济学的所有不同的理论之中。以效用论为例,每一个理性的消费者都在追求自身效用的昀大化。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来确定达到消费者均衡时的条件。边际效用分析法认为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在某特定期间内,消费者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中,其所支出的昀后一元钱所获取得边际效用皆相等λ==YYXXPMUPMU。而序数效用论者通过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来确定昀佳的消费组合点,即在该点上要满足YXXYYXMUMUMRSPP==。参考答案圣才考研网所有,侵权必究!圣才考研网答案仅供参考,欢迎来信交流!厂商也追求自身利益的昀大化,具体而言表现在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昀大化和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昀小化。因此产商会在满足rwMPMPMRTSKLLK==这个条件下,进行生产。2.关于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经济增长过程的特征,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见解有什么不同?(15分)答:(1)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具体理解有两层含义:①经济总产量的增长。②人均产量的增长。通常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昀主要的因素是:劳动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即人力资本的增长)、资本存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昀重要的经济增长理论之一。(2)哈罗德-多马模型主要研究在保持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为vsYYG=Δ=,其中G表示国民收入增长率△Y/Y(即经济增长率),s表示储蓄率S/Y,v表示边际资本-产量比率△K/△Y(假定边际资本—产量比率等于资本—产量比率K/Y),且v=I/△Y。它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就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二者之比。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为G=△I/I=S·δ,其中△I/I为投资增长率,实际即为哈罗德模型中的经济增长率;δ表示资本生产率△Y/I,即哈罗德模型中v的倒数。多马模型与哈罗德模型的区别在于多马模型用资本生产率表示资本—产量比率,且G表示投资增长率。故δ⋅==SvsG新古典增长模型是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说明了一国长期的平均生活水平与要素投入增长率即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基本假定包括:①社会储蓄函数为S=sY,式中,s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②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③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在上述假定下,索洛推导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knsyk)(δ+−=Δ式中k为人均资本,s为储蓄率,y为人均产量(y=f(k)),n为劳动力的增长率,δ为资本的折旧率。从而sy为社会的人均储蓄,(n+δ)k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kΔ为人均资本的增加。(4)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经济模型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经济增长过程的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均衡增长路径的存在性问题和稳定性问题上的分歧。①均衡增长路径的存在性问题。哈罗德模型认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储蓄比例,实际资本-产量比和劳动力增长率分别是由各不相同的若干因素独立地决定的,因此,除非偶然的巧合,这种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是不会出现的。于是,哈罗德认为,虽然GN=GA=GW,这种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途径是存在的,但是,一般说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很难按照均衡增长途径增长。而新古典经济模型该认为在忽略了技术变化的条件下,只要满足)0()(=Δ+=kknsy即δ,就能够达到经济增长的稳态即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参考答案圣才考研网所有,侵权必究!圣才考研网答案仅供参考,欢迎来信交流!②均衡增长路径稳定性问题。在哈罗德模型中,根据达到均衡增长要求的公式变形GAv=GWvr=s,经济活动一旦偏离了均衡增长途径,即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一旦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如果GA大于(或小于)GW,那么v就会小于(或大于)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