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题抓住“6标志”1.寻名词【典例1】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于是楚庄王)退朝时面容忧愁【典例2】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选自王安石《上人书》)况且我们所讲的文章,一定要使它对社会有益才行。所谓文辞,如同器物上的雕刻、绘画一样。即使华丽、巧妙,也不一定适于实用;即使适于实用,也不一定非要华丽、巧妙不可。总之以适于实用为根本目的,雕刻、绘画只是用来装饰它的外貌而已。不适于实用,就不能成为一件器物;那么,不装饰它的外貌,它也不能成为器物吗?不会的。但外貌也不能不讲究,不把它摆在首位,是可以的。2.找虚词【典例3】有盗牛而被拘者其熟人过而问曰汝何事答云晦气撞而出矣问晦气何能自来曰适在街上信步见地上草绳一条以为有用遂拾之问曰然则罪何至尔复对曰绳头还有一小牛问者愕然有盗牛而被拘者,其熟人过而问曰:“汝何事?”答云:“晦气撞而出矣。”问:“晦气何能自来?”曰:“适在街上信步,见地上草绳一条,以为有用,遂拾之。”问曰:“然则罪何至尔?”复对曰:“绳头还有一小牛。”问者愕然。有个偷了牛被抓的人,他的熟人探望他而问(他)到:“你有什么事?”他回答说:“晦气碰出来的.”熟人问:“你的晦气怎么能自己来呢?”他说:“(我)正好在街上散步,看到地上有一条草绳,认为有用,于是(把它)捡起来了.”熟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你有什么罪呢?”他又答道:“绳头上还拴着一只小牛!”问的人(露出)一脸惊讶的神情.3.察对话4.依结构【典例4】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5.据修辞【典例5】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先生具有深厚的气质,高远的见识,加以精微的学术功力,因此作为文章,发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妙、灿烂、美好。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那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的奔驰。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6.辨句式【典例6】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司马光《训俭示康》)御孙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奢侈是各种罪恶中的大罪恶。”“共”就是“同”,是说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因为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为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的牵制,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用度,避免犯罪,使他的家室变得丰裕。三维综合演练1.欧阳文忠公不喜释氏士有谈佛书者必正色视之而公之幼子字和尚或问公既不喜佛而以和尚名子何也公曰所以贱之也如今人以牛驴名小儿耳问者大笑且伏公之辨也。欧阳文忠公不喜释氏。士有谈佛书者,必正色视之,而公之幼子字“和尚”。或问:“公既不喜佛,而以和尚名子何也?”公曰:“所以贱之也,如今人以牛驴名小儿耳。”问者大笑,且伏公之辨也。欧阳修不喜欢佛教,谈佛教的读书人,欧阳修必定板着脸严肃地看对方,而欧阳修最小的儿子字“和尚”,有人问:“你既然不喜欢佛教,却允许儿子字“和尚”,这是为什么呢?”欧阳修说:“我正因为轻视佛教,所以像现在用牛驴为小儿子命名罢了。”提问的人大笑,而且佩服他的辩解。2.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朝士亦未逞。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朝士亦未逞。吕蒙正因为宽厚为宰相,宋太宗特别知遇关照。朝中的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能照二百里,(朝士)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吕蒙正)的赏识。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道:“我的面子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照二百里地的镜子呢?”他弟弟听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朝士也没有得逞。3.米元章有嗜古书画之癖每见他人所藏临写逼真尝与蔡攸在舟中共观王衍字元章即卷轴入怀起欲赴水攸惊问为何元章曰生平所蓄未尝有此故宁死耳攸不得已遂以赠之。米元章有嗜古书画之癖,每见他人所藏,临写逼真。尝与蔡攸在舟中共观王衍字,元章即卷轴入怀,起欲赴水。攸惊问何为,元章曰:“生平所蓄,未尝有此,故宁死耳。”攸不得已,遂以赠之。”米元章就是米芾.米芾有酷爱书画的癖好,每每见到别人的收藏,就自己去临摹的和真迹一样.有次,米芾与蔡攸在船里一起观赏,米芾便把王衍的书法卷起来夹在怀里,起身就要跳水.吃惊的问米芾这样做是为什么,米芾说:“我平生所收藏的,从未有这样好的,所以宁愿带着这书法去死.”蔡攸不得已,将王衍的书法赠送给了米芾.4.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5.麻九畴字知几易州人三岁识字七岁能草书作大字有及数尺者一时目为神童章宗召见问卿入宫殿中亦惧怯否对曰君臣父子也子宁惧父耶上大奇之。麻九畴,字知几,易州人。三岁识字。七岁能草书,作大字有及数尺者,一时目为神童。章宗召见,问:“卿入宫殿中,亦惧怯否?”对曰:“君臣,父子也。子宁惧父耶?”上大奇之。麻九畴,字知几,易州人。三岁便能识字,七岁可以写草书,写的字有的达到几尺长,一时间被人称作神童。皇帝章宗召见他,问:“你进入宫中,对我感到害怕吗?”麻九畴回答说:“君臣,如同父子。孩子为什么要怕父亲?”章宗认为这个孩子与众不同。6.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灌夫曰丞相肯幸临夫安敢以服为辞请语魏其侯丞相旦日早临许诺。灌夫曰:“丞相肯幸临,夫安敢以服为辞!请语魏其侯,丞相旦日早临。”许诺。灌夫在服丧期内去拜访丞相,丞相随便地说:”我想和你一起去拜访魏其侯,恰值你现在服丧不便前往。”灌夫说:“您竟肯屈驾光临魏其侯,我灌夫怎敢因为服丧而推辞呢!请允许我告诉魏其侯设置帷帐,备办酒席,您明天早点光临。”武安侯答应了。7.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8.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苏代用土偶人至死不离故土的故事讥笑田文,楚国射雁猎手用弋射诸侯鼓动顷襄王。这些就是含蓄委婉地讽谕他的事例呀。以上五种,都是见解偏颇、不够公平的说法。虽然如此,由忠臣来运用它,完全可以成功。什么缘故呢?讲清道理开导他,君主即使昏庸,也一定会醒悟;从形势上禁止他,君主即使骄傲,也一定会害怕;使用利益引诱他,君主即使怠惰,也一定会振奋起来;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君主即使懦弱,也一定会坚强起来;含蓄委婉地讽谕他,君主即使凶暴,也一定会接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