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一从当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看,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基本完成后,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完成这一任务?(1)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要巩固这一政治成果,要改变我国落后的经济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发展工业,尽快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2)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客观上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2.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结构简单、物质基础薄弱。发展工业必须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客观上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2)当时苏联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我国参照苏联的模式,在“一五”计划期间,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国家对经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493亿元。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分别1952年增长141%和25%。随着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57年,我国的钢产量达到535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建国前的5.8倍。原煤产量达到1.3亿吨,比1952年增长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2.1倍,一大批原本没有的工业部门开始建立起来,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探究二以上说明了什么?二、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集中了-------财力,保证了-----的完成,使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实现了国家的经济独立,进而巩固了国家的-------抑制了-------,稳定了-------,增加了------。在----的情况下,国家通过对------的直接控制,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实现了社会公平结论: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必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名词解释经济制度: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规定着该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基本原则,规定着该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该社会的基本制度。经济体制: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反映着社会经济在组织生产、交换、分配过程中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探究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农村,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是集体的,在城镇,除了部分集体企业外,其他企业都是国营的。由于不允许个体餐馆的存在,出门吃饭,只能到国营饭店或集体饭店。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这一现实与我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吗?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追求“一大、二公、三纯”,致使我国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否,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利于方便人民群众真正把两家企业“隔开”的是什么?这一社会现象与社会化生产要求相适应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太死,不利于激发企业活力,而且造成国民经济的条块分割,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否。生产社会化包括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从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大批人共同使用)、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生产过程从个人行为变为社会行为)和产品的社会化(产品不是供生产者个人需要,而是要通过交换,供整个社会需要)探究四:探究五:情境一:按出勤计公分,社员出工不出力情境二:职工按工资级别拿固定工资,个人收入与工作业绩的关系不大,不能激发工作积极性。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对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什么影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影响人民积极性的发挥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不方便人民群众生活政企不分,条块分割,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太死,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经济缺乏活力和效率结论:必须要改革,否则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影响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小结: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作用弊端和影响改革练习: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是()①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②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③经济管理权限过分集中④国家包购包销,企业无权销售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B2、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对这一论断理解不正确的是()A、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B、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很运用价值规律C、认为对企业仍然用强制性计划来指导D、认为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C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的标志是()A、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改革目标B、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C、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十时毫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A4、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总量B、发展非公有制经济C、发展第三产业D、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A材料一: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在农村地区,还有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地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地区之间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存在自然、历史、区位、经济等多方面的较大差异,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差距逐年拉开。材料三:目前,我国钢铁、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的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我国一批主力矿山资源日渐枯竭,三分之二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四百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濒临关闭。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城市河段90%左右被污染,近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简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何影响。(1)材料一说明城乡差距拉大,尤其是农村地区还有数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材料二说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年拉开;材料三说明资源环境问题严重。(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体制保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政府宏观调空的有效性,弥补市场的不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简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