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李玉良内容介绍一、恩格斯为什么要写这部著作?二、这部著作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是什么?三、学习这部著作有何意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又称《费尔巴哈论》(以下简称《终结》)。恩格斯写于1886年,最初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杂志《新时代》刊物上(第四期·第五期)。1888年,恩格斯作了进一步修改,并补写了一篇序言,以单行本出版。一、《费尔巴哈论》的写作原因(一)历史原因——全面系统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多年来的心愿早在1845年他们二人就立下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即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对立,把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他们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二)理论原因——当时理论斗争的需要“马克思的世界观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中都找到了代表。”在英国,出现了新黑格尔主义——宣扬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在德国,出现了新康德主义——折衷主义。德国古典哲学:是指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从康德开始,经过费希特和谢林到黑格尔,创立了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中唯一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三)直接原因——评述施达克论费尔巴哈的书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周刊《新时代》编辑部请恩格斯评述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关于本书题名的理解:《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从本书的针对性去理解从马哲产生是哲学史上的真正革命去理解从德国古典哲学内部两条路线斗争去理解二、正文导读—基本框架和内容解读基本框架:全书包括序言、正文和附录三个部分,正文分四章,全书共有99个自然段。(一)分析批判黑格尔哲学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对黑格尔哲学的分析和批判,恩格斯阐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实质,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分析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体系同辩证法的矛盾,概述了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出现的意义。1770年8月出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1770-1831)1、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1—2)“正象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一样,在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变革的先导。”(2段开头)两个哲学革命的不同:由此使得在两国哲学革命中哲学家和哲学著作的遭遇完全不同法国哲学革命旗帜鲜明,而德国哲学革命却是藏头缩尾、掩掩盖盖的,它的革命内容隐藏在迂腐、晦涩的言词后面和笨拙枯燥的语句里面亨利希·海涅(HeinrichHeine1797~1856)德国著名民主诗人。1843年结识马克思,1848年患严重瘫痪症卧床直至逝世。他在1843—1844写的《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一书中,称黑格尔是完成德国哲学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论证了德国哲学的发展是德国社会革命的一种准备。2、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3—7)“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黑格尔《法哲学》序言,1821年“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黑格尔“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人的思维和行动力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恩格斯进一步发挥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①客观世界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无限发展的过程;②辩证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过程在头脑中的反映;③辩证的发展观是发展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3、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和唯心主义体系之间的矛盾(9—10段)(1)指出体系和方法之间存在矛盾“但是这里必须指出一点:黑格尔并没有清楚地作出如上的阐述的”。(8段)。因为按照传统,哲学家必然建立一个穷尽一切的绝对真理的体系,黑格尔也遵循了这个传统。(2)矛盾表现一方面,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限发展的,而他的体系则是唯心主义的,不是事物的发展,而是“绝对观念”的发展,而“绝对观念”的发展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个终点。另一方面,他的辩证法是革命的,认为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一切社会制度都是发展变化的,他的体系却是反动的,认为普鲁士王国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顶点。这样一来,革命的方面就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闷死。(9段)(3)矛盾根源“黑格尔是一个德国人而且和他的同时代人歌德一样拖着一根庸人的辫子。歌德和黑格尔各自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但是两人都没有完全脱去德国的庸人气味。”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l749~1832)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是德国“狂飙突进”的中坚,1775~1786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他不但没战胜德国市民的鄙俗气,“相反,倒是鄙俗气战胜了他”(马克思)。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4)黑格尔哲学的成就和它的历史地位----“哲学在黑格尔那里终结了”第一个成就,在于它集以往哲学之大成,涉及到广阔的领域,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大厦里面有无数珍宝。第二个成就,为哲学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新途径——建立包揽一切的体系是错误的。4、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11—18)费尔巴哈(1804~1872年)德国古典哲学最后的一个伟大代表,唯物主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等。在他的著作里,尖锐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晚年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但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是唯心主义的。他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同时,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所以始终未能摆脱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二)论述哲学基本问题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论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分析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1、论述哲学的基本问题,批判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1—8)(1)内容“全部哲学,特别是当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开头)。(2)根据哲学基本问题并不是个新问题,而是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的老问题了。“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象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味时代的狭隘而愚味的观念。”(2段)(3)意义第一方面,哲学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试金石。第二方面,即意识能否认识物质的问题,也就是世界的可知性问题。批判不可知论:①黑格尔的批判。认为通过现象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②费尔巴哈的批判。认为意识是存在的反映。③实践观点。恩格斯从实践的观点批驳不可知论。2、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9—18段)(1)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①批判黑格尔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绝对观念,指出它的实质是上帝创世说的虚幻残余;②肯定物质世界是唯一真正的存在,“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③指出人脑是思维的器官,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2)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不彻底性“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完全一致;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1、第一个局限性:机械性(11段)2、第二个局限性:形而上学性(12段)3、第三个局限性:对社会历史的非历史观点(13段)分析费尔巴哈两个缺陷及其原因(14—18段)第一,他没有克服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第二,他在历史领域中是唯心主义的。3、对施达克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界限的批判(19—24)“在这里应当指出,施达克在找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错误时找错了地方。”—恩格斯“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者,他相信人类的进步”——施达克恩格斯三个方面的分析批判第一,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不在于他讲道德理想,施达克的标准在哲学上找不到根据(20段)第二,当时德国流行的偏见认为唯心主义的本质是强调道德理想不能成为标准,施达克的标准违反生活常识。第三,黑格尔批判康德的道德学说,但仍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施达克的错误,在于向资产阶级的偏见作了不可饶恕的让步。)(三)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观和道德观(共27段)在第三章中,恩格斯主要是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宗教观和道德观,揭露费尔巴哈社会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观点,并指出其根源。1、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观的批判(1—8段)(1)唯心主义宗教观的表现和实质“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1段)“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某一历史运动只有在它深入人心的时候,才是根深蒂固的。……心是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2段)“爱就是上帝本身,除了爱以外,就没有上帝。爱使人成为上帝,使上帝成为人。”——费尔巴哈“归根到底,在费尔巴哈那里,性爱即使不是他的新宗教借以实现的最高形式,也是最高形式之一。”——恩格斯“这种语源学上的把戏是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后一着。”——恩格斯2、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道德观批判(9—19)第一,揭露了费尔巴哈的道德观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9段)第二,费尔巴哈的伦理学的内容是抽象的,贫乏的。(10段)第三,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道德的基本准则。(14—18段)3、恩格斯揭露了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根源(20—21)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不了解人的本质;他本人是一个资产阶级哲学家,脱离社会的阶级斗争,资产阶级世界观未得到改造。因而不能完成建立唯物史观的任务。“费尔巴哈所没有走完的一步,终究是有人要走的。”——恩格斯(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共26段)在本章中,恩格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基本原理,主要是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才真正宣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从前三章恩格斯的论述中我们已经看到两点:第一,黑格尔哲学是德国政治革命的向导,其中包括着合理的内核——辩证法,可是由于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终于促使了整个黑格尔学派的解体。第二,费尔巴哈的哲学并没有真正的结果。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自然科学基础(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6—8)——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和守恒、生物进化论。2、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9—26)第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明确指出“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10段)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13段)第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14段)恩格斯说,土地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三大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土地贵族)的斗争和它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第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15段)第五,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国家和法律、哲学和宗教等上层建筑。(16—25段)三、学习《费尔巴哈论》的重要意义1、有助于牢固树立科学世界观坚定理想信念2、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3、有助于促进个人进步和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三种现象(1)腐败现象(2)浮夸作假现象(3)封建迷信现象不做假账—朱镕基迷信现象据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程萍刚刚完成的调查,一半以上处级公务员为“保官”、“升官”、“发财”,相信“面相”、“周公解梦”、“求签”、“星座预测”等迷信形式。而民众很相信和有些相信的比例是21%.重庆道士九真道人称一名负责大工程的当地局级官员在道观里专门设坛,24小时烧香,祈求其高升发财;浙江一厅级干部将祖坟迁到新疆天山脚下;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因某大师说他“有副总理的命,只缺一座桥”,不惜将建设中的国道改线横穿水库,修上一座桥;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因一风水师预测他“5年内成为封疆大吏”,一高兴就给了对方8000元;湖南第一女巨贪蒋艳萍脚步上总是系着两根大师从神那里帮她求来的“平安线”……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桂芝天天念佛求神,“佛德我升大官,官大升我德佛。”丛福奎,1990年任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