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运动物质静止构成主体固有属性存在方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变化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发展的前进和上升旧事物的灭亡曲折的充满信心新事物思想准备数量根本性质必要准备必然结果新的量变量的积累质变[2016高考导航]考纲展示命题特点核心提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实质(含义)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1.从考查内容上看,本课考查的重点有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2.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但也有非选择题,往往综合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进行考查。题目往往结合漫画、古诗文、名言警句等载体考查。3.在能力考查上,主要考查学生理解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实质:发展的实质两个原理: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两个方法论要求: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要求、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要求(1)自然界是发展的。(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注意: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联系与发展的关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世界观】【方法论】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典例](2013·福建高考)下列与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即问原因,为什么第一步:审题干找题眼满树叶子—低头赶路,一片叶子—抬头仰望。蕴含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题组导入】答案:B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直到树木高入云霄,世人才承认,意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项第二步:析选项做判断[典例](2013·福建高考)下列与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表明发展的实质,与题意无关,干扰项珍惜美好时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1、发展的普遍性2、发展的概念(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考点一发展的概念区别联系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①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会有变化和发展;②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③三个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和僵化的④事物的发展是由联系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变化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即量变和质变。运动和变化都没有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性质和趋势。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比较运动、变化和发展【误区警示】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提示:错误。发展是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和上升的运动、变化。运动分前进的、上升的及下降的、倒退的两类,不可混淆。三者关系如图:2.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提示:错误。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符合客观规律新事物旧事物是否注:②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新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新的事物(新出现的事物)新事物(新生事物)≠错误标准:以时间先后、一时力量的强弱、表面形式判断★小结: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重点)(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我们应反对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闪记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典例1(2014•新课标全国Ⅰ)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话。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考点整合命题探究核心考点一对点训练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点整合命题探究核心考点一对点训练考点整合命题探究核心考点一对点训练解析习近平主席的观点是要求人们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克服片面性和静止地看问题。同时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①④符合题意,选B。材料没有体现辩证否定的观点,②不符合题意;③“事必躬亲”说法错误,不选。答案B对点训练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一1.(2012•上海高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都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这表明()A.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B.数量变化的运动就是发展C.发展就是产生新事物的运动D.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考点整合命题探究核心考点一对点训练解析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故C正确,A错误。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不是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前进的变化才是发展,故B、D错误。答案C阅读下幅漫画。漫画揭示的哲理是(如果你不尝试做些能力之外的事情,就永远无法成长。)①量变一种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②要主动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③突破规律的制约是实现发展的前提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B1、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从新事物自身看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从新旧事物的对比看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考点二、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原因从社会历史领域看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此它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事物发展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内容】【方法论要求】哲理总结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典例2(2014•四川高考)观察右图,从哲学角度看,图中之人()①否认意识活动的选择性②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③否认意识活动的创造性④否认实践的主观能动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解析“越担心犯错误,越可能犯错误”。漫画强调的是因为担心犯错误而更容易犯错误,这个观点只看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没有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②符合题意;漫画中的人没有看到意识活动能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减少错误,③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中没有涉及实践,④排除。答案C3.漫画《打“气”》意在告诉考生()①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③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要尊重规律④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应该树立信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对点训练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解析①观点正确,但不能反映漫画的寓意;③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②应选,一次偶然失利,并不能决定一生,强调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从漫画的题目上可以看到,精神的力量即意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④正确。答案C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4.近十年来,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城乡收入差距略有缩小,但与老百姓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迫切心情相比,还有较大落差。我们在继续推进改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本解决,必然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同时还得有耐心,不要指望一两年就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材料中的观点()①坚持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②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③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④说明收入分配问题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解析材料中的观点既看到了近十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成效,也看到了这些成效与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坚持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①正确;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②错误,③正确;④夸大了收入分配问题的影响。答案C(2013·上海单科)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对西方元素的追逐走向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并将之与现代元素相嫁接的过程。这表明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A.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C.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D.遵循从意识出发的认识路线训练解析答案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对西方元素的追逐到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并与现代元素相嫁接的过程,说明现代中国文化在曲折中向前发展,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说明具体与抽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B、C两项不符合题意;从意识出发的认识路线是唯心主义的做法,是错误的,D项排除。故选A。。[典例](2013·江苏高考)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颚部因此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设问角度,是什么第一步:审题干找题眼智齿的最终消失是时间不断推移的结果【题组导入】答案:A[典例](2013·江苏高考)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颚部因此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智齿的最终消失是时间推移的结果表明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确项第二步:析选项做判断题干体现的是变化、发展,未涉及联系,干扰项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错误项内部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错误项考点三、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状态1.认识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质变区别性质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特点渐进的、不显著的根本的、显著的呈现状态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结果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了另一事物特别提示:⑴量变说明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由于构成事物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地位没有发生易位,因此事物暂时保持其根本性质不变。⑵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次序上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