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7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一根本、三基本”)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P54【考纲展示】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化进程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6、我国的宗教政策〖民族宗教复习指引〗主线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地位。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表述。把握以下时事热点:①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②结合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认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③结合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文化的保护工程,认识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点理论〗•一个关系→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两种政策→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三个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四个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四个优越性考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国情: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考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内涵: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形成原因:①国家性质决定(消除阶级根源);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③宪法和法律提供了法律保障;④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的传统;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措施:思考(国家、公民)国家角度: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键。②要坚持和完善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③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制度保障。④社义民主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法律保障。公民角度: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少数民族的民俗习惯,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结合书P75考点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含义、表现2、民族团结原则:含义、重要性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含义、原因、措施•【特别提示】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时、同步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方面的繁荣,也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繁荣。但考查中常以经济方面为主,所以注意抓住“经济发展”判断“民族共同繁荣”。4、三原则的关系考点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1)含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2)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3)表现: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考点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特别提示】•1、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优劣之分。•2、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民族平等的目标已经实现;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间发展程度是一样的。•3、民族平等不仅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平等;民族平等不仅是指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平等地履行义务。【误区警示】我国各民族已经真正实现了平等,因此,各民族之间已不存在差异。•在我国,由于消除了民族不平等的根源,真正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真正平等,各民族之间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但是,各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心理状况和思想感情。民族间这种差异将会长期存在。各民族应当互相尊重、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因此,认为各民族之间已不存在民族差别的观点是不对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差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民族平等否认民族差别的存在,不利于正确解决民族问题。考点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误区警示】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就不应给予少数民族帮助和照顾•在我国,各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已经实现了真正平等,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因而影响了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所以,对少数民族要给予帮助和照顾,采取一定的特殊政策。这不是违背民族平等原则,而正是为了实现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考点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团结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的局面。2、民族团结(1)、含义:(2)、重要性(民族团结的意义)P73坚持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①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②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④是国家统一的基础(2)、依据(为什么要共同繁荣)各民族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①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②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③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3、各民族共同繁荣(1)、含义:怎样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A、国家的政策支持。如给予财政支撑、税收优惠等政策。B、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这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键。C、发达地区要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援,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D、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三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人民币票面印有汉、蒙、维、藏、壮五种文字以下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一个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2、为配合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国家从2000年起对民族地区采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没有因为玉树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而放弃救援。4、2987名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5、青海玉树共接收全国救灾捐赠款物41.9亿元,包括捐款35.1亿元,物资折款6.8亿元。各民族携手同心,抗震救灾。6、要用三年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把玉树建成高原生态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青藏高原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2010重庆卷)国家制定了许多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例如:①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项目;②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给予政策倾斜;③保证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应比例;④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饮食、年节等方面的习俗。其中体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变式训练】(2010·江苏卷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一事实表明①积极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关键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A.①③B.②④C.①④D.D•(14新课标)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2010—2013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11年高考江苏卷18)2010年8月,江苏举行“七彩假日——民族团结‘手拉手、一家亲、一世情’”夏令营活动是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实际行动。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①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文化基础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④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013年北京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一理论强调了()•A.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B.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C.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D.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14天津卷)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47个聚居民族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正是这种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这表明•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C•(2014安徽卷•5)“历史告诉我们,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美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这说明,民族团结是•①社会稳定的前提•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③民族平等的基础•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B考点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1、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①前提:国家统一领导。②范围: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③内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考点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4、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的职权具有两重性,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5、自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①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③内容: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参见修改)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注意:它不包括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3、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②法律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注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党的机关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双重地位:既是地方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双重职权: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行使自治权。6、自治权的地位、含义、内容①地位: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②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③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宪法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以下权力: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等等”(注:最新修改)【特别提示】注意以下几点•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而不是所有的国家机关。•2、自治权是

1 / 7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