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意义•二、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三、解决措施•四、做快乐的教师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一、教师心理健康是自我健康的需要•二、教师心理健康是家庭和谐的需要•三、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多维的包括对学生的人格、认知、情绪、意志态度、兴趣、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比他教什么更重要------教育家卡尔明格•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生活•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教学1、心理健康影响身体健康: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都是心因性疾病,即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其比例分别占死亡人数的22.56%、21.13%、21.11%,主要原因是: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体验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中,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A型性格——冠心病C型性格——癌症感冒生理疾病的影响因素以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病为例:生物学因素(遗传在内)占25%29%21%生活方式和行为占54%37%50%环境因素占9%24%22%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病90年代WHO的全球调查表明,对于人的健康和寿命生活方式和行为60%起主导作用环境因素17%次之遗传因素15%医疗服务条件8%3、心理健康影响人际关系:4、心理健康与幸福度:人们常常问:“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你体验到的而不是你得到的。”幸福是人的一种主观认识与感受。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一、五成教师存在心理问题职业倦怠将影响学生身心•据悉,目前中国的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基础教育教职工为613万人,学历合格率达99.1%。然而,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最新调查显示,在中小学教师中,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5.8%的教师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2.4%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一部分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职业幸福感较低。对此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指出,教师学历达标只代表他们“会教”,但必须同时“爱教”,才能真正把学生“教好“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心理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心理学专家断言,随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心理疾病不断增多。未来几年,心理疾病对自身生存和健康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人们的生理疾病。在中国,心理疾病造成的死亡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从青少年到中年乃至老年,心理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学习、工作、人际关系及身体的健康。•————中国红十字会全民健康教育项目办公室•一项全国范围的教师心理调查显示,30%至40%的教师经常处于情绪波动之中。北京市曾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存在着烦躁、忧郁、易发火等不良情绪,一些教师因此对学生进行体罚,甚至出现了极端行为。•杭州教科所对30所学校近2000名教师的调查: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毕业班教师和班主任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任教师。•深圳市德育课题组在对全市近千名教师的调查中发现,55.9%的教师有轻度以上的心理障碍,15.8%的教师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班主任的心理问题明显地大于科任教师,21至30岁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大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据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神经症的占10%以上,而在其它职业人群中平均仅为2%左右。由于心理健康知识在大众中尚未普及,致使患神经症的教师大多不被人理解,有的被领导认为是严重的“思想问题”,甚至被当作是“精神病”来对待,把这些辛勤耕耘的园丁无情地推向精神崩溃的边缘。焦虑成教师心理突出问题•从去年10月起,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北京100所城乡中小学的2000多名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而2.49%的老师已经构成了心理疾病。•在一份关于教师工作状态的问卷中,近半数老师认为工作太累,其中37%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86.7%的教师认为自己主要的工作是备课、上课、应付检查和考试。•该课题组对北京100名教师的心理核测发现,焦虑、睡眠障碍已经成为教师心理突出问题。二、部分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研究发现,教师如果出现职业倦怠,往往表现出易烦躁、易怒、情绪紧张,将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教师职业倦怠主要集中表现在三方面:精神疲惫、体力明显透支,缺乏工作兴趣和热情,甚至对上班感到畏惧;对学生抱消极态度;无成就感,老教师渴望退休,年轻教师甚至产生放弃从事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三、内外压力让教师喘不过气•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包括社会压力过大和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内外两方面因素。首先,当今社会,教师承担的职业压力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评聘分开竞聘上岗,教师聘用制,难免加重教师的精神负担,而现实生活中,教师面临工资待遇低、住房难、负担重、压力大等问题,加上教师工作有时得不到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认可,这样就增加了教师的倦怠心理。快乐教师幸福人生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处事态度,是以宽容、接纳、豁达、愉悦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世界。快乐教师,从“心”开始——心理健康概述一、健康与心理健康•1、健康健康社会适应身体发展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开宗明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心理健康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即“五快”、“三良”•“五快”•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三良”•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2、生理健康•就是指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能保持良好的劳动与工作状态,没有疾病(躯体疾病)。3、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在社会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应社会生活变化节奏,能与人正常交往。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能够预防心理障碍或异常行为出现。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志•(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二、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标准•1、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内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所保持的最佳心理状态。2、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2)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3)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4)良好的人际关系。•(5)积极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心理问题的分布现状•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多于高中教师,城市教师多于农村教师;从性别上看,女教师的焦虑倾向高于男教师,男教师的职业稳定性低于女教师;从年龄看,中老年教师的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倾向比较明显,而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偏执等方面。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比男教师差。•江苏省盐城市某小学一名30多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疑问,竟然自杀身亡。据其家人事后介绍,这名教师自杀前几天一直休息不好,头昏脑胀,心情很不好。•湖南省邵阳某校,优秀教师张志红,因不满领导对他工作的调动,竟将校长的两个儿子和班上一位最优秀的学生杀死,最后自焚身亡;•一个小学女教师仅仅因为一次不自愿的工作调动和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矛盾,开学不久便服毒自杀;•一位因体罚学生而被学校开除的体育教师,并没有因失去这份工作而懊丧,反而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他说:“我心里终于可以解脱了,我不用再承受社会给予我那么大的重压了,我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活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什么是职业枯竭?•“枯竭”(又译“崩耗”),原指火箭耗尽燃料后仅凭惯性继续向前冲,直到与空气摩擦烧毁或坠落地面。•“职业枯竭”: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状态,表现为对生活或工作失去目的性和应有的热情,而有一种被榨干的感觉。看看你自己的职业枯竭状况1.你的工作效率衰退了吗?2.在工作上,你的进取心降低了吗?3.你已对工作失去兴趣了吗?4.工作压力比以前大?5.你感到疲惫或虚弱吗?6.你头痛吗?7.你有胃痛吗?8.你最近体重减轻了吗?9.你睡眠有问题吗?10.你会感到呼吸短促吗?11.你的心情常改变或沮丧吗?12.你很容易生气吗?13.你常有挫折感吗?14.你比以前更加疑神疑鬼吗?15.你比以前更无助吗?16.你使用太多药物来改变你的情绪吗?17.你变得越来越没有弹性吗?18.你变得更加挑剔自己和别人的能力?19.你做得多,但真正完成得很少?20.你觉得自己的幽默感减少了?职业枯竭的六大症状1.生理耗竭(生理症状)2.心智枯竭(认知能力下降)3.情绪衰竭(压力)4.价值枯竭(自我评价)5.去人性化(人际关系恶化)6.行为症状(自伤和他伤行为)自我调节认知改变疏解压力改变情绪风从哪里来?——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压力与挑战1.无奈的升学率:永远的绳索•(1)首先,要承受社会的压力。•(2)其次,要承受学校的压力。•(3)再次,要承受家长的压力。•(4)此外,还要承受学生的压力。工作压力与工作成绩2、异化的教师形象:老师不是人•教师角色的错位•先知:老师是权威,无所不知•圣人:老师是道德楷模•法官:对学生的争执作出裁判•侦探:必须对班级情况了解•保姆:学生的事情教师要负责•告密者:让社会知道学生的现状•替罪羊:教师要为教育问题负责3、学历的进修与培训:彼伏此起•教师聘任制•教师末位淘汰制•绩效工资制•岗位责任制•职称方面的竞聘上岗•计算机培训(省2级——全国教育技术考试)•……4、自我调整能力强弱•(1)教师自我心理调控能力的不足与心理问题排解、疏导渠道的缺乏B=P/E其中B指症状出现率;P指内外压力总和;E指自我强度(个体对内外压力的承受能力)心理健康程度与自我强度成正比;与内外压力成反比。(2)不良认知•①绝对化概念•②非黑即白,走极端•③以偏概全•④自我中心•⑤不恰当归因(3)性格问题性格与疾病关系表病名性格特征心血管疾病愤怒被压抑、好高骛远、急躁、忙碌、好胜(A型性格)结肠炎抑郁、强迫性、吝啬溃疡感情受挫折、依赖、雄心勃勃哮喘过分依赖、幼稚偏头疼固执、好胜、谨小慎微、死板、嫉妒癌症怪癖、多愁善感、孤独、苦闷、绝望、暴戾(E型性格)(4)个人生活经历•家庭结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多给教师一些实际的鼓励和待遇,•少给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多给教师一些体谅和宽容,•少给一些指责和批评;•多给教师一些理解和尊重,•少给一些压力和不公……第四章教育拷问:谁来拯救“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教师压力管理与自我调适(一)生活像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合理情绪疗法二、自我调节•ABC理论——认知和情绪调节的理论基础心理健康的认知理论•观点:一个人思想与信念是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A(Activatingevents):诱发事件。•B(Beliefs):个体遇到诱发事件后相应的信念,即对事件的看法、解释与评价。•C(Consequences):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艾利斯的ABC理论事件行为解释发生事件主观认识心理行为反应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我们的遭遇,而是源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应该牢记Ø困扰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Ø只有我们自己的思维才能赋予事件“好”或者“坏”的定义;Ø负性的情绪后果并非源于所发生的事件,而是源于当事人对事件所持的想法和态度;一个例子激发事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