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内容摘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适应经济决策需求和强化经济管理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会计产生的标志是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ucaPacioli)出版的《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SummaDeArithmetica,GeometriaProportionalita)。会计具有“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具有核算和监督基本职能、本质是管理活动”等特征。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进行会计核算与实施会计监督两种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的。会计对象是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企业会计对象按照核算的经济内容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将会计要素作进一步的划分就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我国《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基础,又称会计记账基础或会计核算基础,它是将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确认计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标准。会计基础包括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就应当满足“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八项质量要求和“历史成本计量为主、收入与费用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惯例。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内容摘要】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是我国企业会计的六大会训·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负债按偿还期限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按照来源不同分为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狭义收入(营业收入)与狭义费用(营业费用)相配比就是营业利润。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二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还是会计系统提供信息的基本工具。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也是经济业务按管理要求归类后的名称。。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六大类。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会计科目按照与会计报表的关系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对会计科目编号是为了便于确定会计科目类别和位置,便于查阅和书写,便于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管理信息化的需要。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将其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总账账户称为一级账户,总账以下的账户称为明细账户。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内容摘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最基本的会计恒等式。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等式的平衡。会计恒等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记账方法是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的方法。运用复式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一方面可以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并能完整、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对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截然相反。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这两类账户的内部关系,用公式表示为: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同,收入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相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借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在有关账户之间都会形成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叫账户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对应账户。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汁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指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指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包括:(1)确定账户名称及性质。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科目,分析每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名称及性质。(2)分析借贷方向。在第一步确定经济业务所涉及账户的性质后,根据借贷记账法下不同性质账户的结构,确定借贷方向。(3)检查借贷平衡。检查会计分录应借、应贷账户名称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省无错误。试算平衡是为了保证会计账务处理的正确性,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其公式为:全部账户本煳借方发生额合计7-----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2)余额试算平衡法,其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余额合计数=全部账户本期贷方余额合计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内在联系主要是:(1)二者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2)登账的原始依据相同。区别主要是:(1,)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总分类账户提供综合总括的情况;明细分类账户提供详细具体的资料。(2)作用不同。总分类账户对其所心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和统驭的作用;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世着详细说明和补充作用。平行登记法,是指根据同一会计凭证一方面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登记该总分类账户所属有关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法的要点是:同依据登记、同方向登记、同金额登记、同期间登记。第四章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内容摘要】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主要包括:筹集货币资金,用货币资金购买原材料、固定资产等,然后将其投入生产领域,开始产品的生产。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将其销售出去实现其价值,在补偿了生产过程中的耗费之后,对其剩余部分要在有关各方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进而产生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一是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通常称为实收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二是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属于企业的负债。对于企业闲置暂时不用的资金可以进行股票和债券投资,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获利性,形成交易性金融资产。因此对筹资业务的核算相应设置“实收资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财务费用”、“应付利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账户,掌握上述账户用途、结构、核算的内容以及主要的账户对应关系。生产准备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固定资产的购建、折IH、处置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因此应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IH”、“固定资产清理”、“材料采购”、“原材料”、“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应交税费”账户,掌握上述账户的用途、结构、核算的内容以及主要的账户对应关系,能正确地计算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归集并按照有关标准分配生产费用,形成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应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应付职工薪酬”、“库存商品”账户,掌握这些账户的用途、结构、核算的内容以及主要的账户对应关系。能正确地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进行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确认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办理货款的结算,对于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计算并结转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核算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包装费、广告费等销售费用;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计算缴纳各种销售税金,最后确定产品销售损益。根据上述核算内容相应设置“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琢附加”、“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和“坏账准备”账户,掌握这些账户用途、结构、核算的内容以及主要的账户对应关系。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主要包括:企业利润(或亏损)的构成、期间费用的核算、其他业务的核算、营业外收支的核算、所得税费用的核算、利润实现和利润分配的核算等内容。相应设置“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盈余公积”、“应付利润?账户,掌握这些账户用途、结构、核算的内容以及主要的账户对应关系。’企业利润(或亏损)的构成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一销售费用一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损失为“一”)+投资收益(损失为“一”)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净利润(或亏损)=利润总额一所得税费用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第五章会计凭证【内容摘要】一、会计凭证概述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据以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在整个会计核算中具有其重要作用:(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二、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文件。原始凭证按照来源不同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是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的、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按照格式不同分为通用原始凭证和专用原始凭证。通用原始凭证指由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原始凭证。专用原始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