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来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买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凤阳花鼓词》明清时期(14C——19C中期)世界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开辟新航路;工业革命中国经济上:农耕文明的鼎盛与高度成熟工业文明的萌动政治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第六章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的建立“靖难之役”1368年朱元璋(1328-1398)朱棣(1360-1424)1399年南京北京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明史•太祖本纪》材料:自古建立都邑,率在北土,不止我朝(明朝),而我朝近敌为甚。……我朝定鼎燕京,东北去辽阳尚可数日,去渔阳百里耳。西北去云中尚可数日,去尚谷亦仅倍渔阳耳。近敌便则长时封殖(巡逻)尤勘,常时封殖则一日规画措置尤亟,是故去敌之近,制敌之便,莫有如今日者也。——《古今治平略》从材料中你能看出明成祖“定鼎燕京”是基于何种考虑吗?巩固边防,加强北方防御力量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材料: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分大都督府为五,而征调隶于兵部。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吏部。——《明史·职官志》明朝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分别是哪些部分?它们之间关系如何?有何作用?(05上海卷)明太祖与窦章: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问题:(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答: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2)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答:殿阁大学士。(3)这则村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答: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朝中央集权皇帝内阁中央(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五军都督府地方(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民政提刑按察使司刑狱都指挥使司军政藩司臬司都司锦衣卫东厂(明成祖)西厂(明宪宗)材料:朱元璋“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明史》材料:“朕有天下,仿古为治,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大明律·序》《廿二史札记》载,“凡守令瓴贪酷者,许民赴就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府州县卫之左,特立一庙,以祀土地,为剥皮之场,名曰皮场庙。官府公座旁,各悬一剥皮实草之袋,使之触目惊心。”材料一:(明大学士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日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宋濂具以实对。帝笑曰:“诚然,卿不欺朕。”——《明史》材料二:钱宰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朱元璋朝见钱宰问: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但是我何尝“嫌”你,为什么不用“忧”字呢?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科举制度隋朝诞生唐朝完善北宋发展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设进士科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由高官主考严密了考试方法严格了考试程序减少了考试科目增加了录取名额贡院特点:命题范围:儒家经典上的文句考生观点:程朱理学的释经观点,不许有个人见解答卷文体:固定格式的八个部分“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其所最切者,惟四子一经之笺,是钻是窥,余者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木强不能对”。——宋濂《銮坡集》“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材料1:(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明史纪事本末》材料2:是年(1610年),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越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明通鉴》回答:(1)据材料1明太祖设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暂罢科举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2反映出明后期科举存在什么问题?(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说明了什么?目的:实心求贤,巩固明政权。原因:科举录用的人没有办事能力。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是统治者钳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说明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反映出科举存在严重的徇私舞弊问题。专制制度的加强改官制定法律设厂卫行八股中央:废丞相,设六部尚书地方:废行省,行三司分权军事:废大都督府,改五军都督府《大明律》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八股取士2.(04天津15)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设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对五军都督府职权表述正确的是A.五军都督府掌京师军权,兵部掌地方军权B.五军都督府掌地方军权,兵部掌京师军权C.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权,无调兵之权D.五军都督府有调兵之权,无统兵之权(2000年全国、天津、江西卷)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A废除丞相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D地方设“三司”(2003年广东卷)明朝掌管地方民政、财政的机构是A布政使司B行省C按察使司D都指挥使司(2002年上海卷)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2000年上海卷)与秦朝御史大夫职权相似的明朝中央机构是A按察使B都察院C大理寺D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