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复习PPT课件完整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考点1:分封制与宗法制1.分封制:①含义②目的③分封对象④权力⑤义务⑥作用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③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⑤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⑥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2.周初实行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3.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4.(2006上海)《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性独居五十三。”可见同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DBC5.(2003上海)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的长子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其中殷民指的是A.夏人的后代B.商代的后代C.周朝的百姓D.少数民族6.《齐太公世家》中记载“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姜尚于齐营丘”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王室子弟是西周初年实施分封的唯一对象B.分封的根本目的是赏赐功臣C.分封制不注重血缘D.受封以后,齐要必须定期朝贡7.《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A.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落,分封制受到了破坏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8.“封建诸侯,以蕃屏周”是对西周分封制的一种描述。这里的“封建”的含义是A.封建思想产生B.奴隶社会的一种等级制度C.封建社会政治制度D.分封诸侯建立侯国BDCD2.宗法制:①目的②含义③实质④最大特点⑤影响⑥与分封制关系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②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着重分析大宗和小宗的关系)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⑥与分封制关系(1)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2)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3)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1.在西周的某一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该国国君C.卿大夫D.士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右图,说明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A.分封制B.父系家长制C.庶子继承制D.嫡长子继承制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共同特点是强调A.等级关系B.政治关系C.臣属关系D.血缘关系4.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里的“礼”主要是指A.礼仪B.政权C.风俗D.政治制度5.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妾一般称谓妻(正室)A.三哥(20岁,弱智)B.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聪慧)妾二(侧室)D.二哥(22岁,残疾)BDDDA6、下列关于西周的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宗法制是权力分配的原则B.其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C.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间接演变而来D.容易导致诸侯割据纷争7、下列关于西周的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按军功分配政治权力B.周天子对诸侯实现集权统治C.长子优先继承权D.中华民族尊祖敬宗习俗8、下列制度中,对我国社会人际关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礼乐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三公九卿制9.中国人对与父母同辈的称谓非常多,比如有“伯伯、叔叔、舅舅、姑妈、姨妈……”等,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大A.分封制B.宗法制C.等级制D.礼仪制10.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A父子B兄弟C平等D大宗与小宗ADCBD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内容以及特点作用关系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完善和巩固分封制;保证王权的平稳过渡规定权利和义务特点:形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明确大宗和小宗的关系特点:嫡长子继承制①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扩大了统治区域;③但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①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②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③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3.分封制与宗法制比较4.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祭祀)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高考题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B井田制C郡县制D行省制3.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这里的“礼”主要是指A等级B教化C习俗D祭祀CAA4.“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拟)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拟)焉。疑(拟)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考点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中央官制的建立(1)权限(2)有何特色?分权;位高权重;内外兼管;不得世袭;军权皇控2.郡县制郡县制下的地方官与分封制下的诸侯王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是A.统治区域的大小B.辖区人口的多少C.权利地位的由来D.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分封制郡县制以血缘为基础以地域为划分基础,无必然血缘关系诸侯官位、封土世袭地方容易出现割据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垂直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官员由皇帝任命,主仆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经济根源:封建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渐形成。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思想根源: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政治根源:巩固统一;适应地主阶级加强对人民控制的政治需要。(2)最主要特点皇权至高无上3.影响积极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促进民族融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经济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文化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局限①政治上,皇权专制,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易成暴政,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等②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③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不利于科技文化自由发展.(不利近代科学的发展)④对外关系,(闭关锁国政策)巩固练习: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2.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提高了政令执行的效率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3.下列反映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是①秦铜权图②半两钱③宜侯夨铜簋④虎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主要特点是A.皇位世代相传B.皇权至高无上C.皇帝掌握从中央到地方大权D.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考点3:汉代到宋元的政治制度演变一、汉到宋元的中央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1)演变:汉初继承三公九卿制,丞相位尊权重;汉武帝时,形成与“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决策);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形成和发展,相权实际上被分散;宋代增设“参知政事”分散宰相权力。(2)焦点问题: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3)趋势: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是汉代到宋元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主旋律。巩固练习:1、据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秦亡后,县令、长在汉初继续留任B.秦朝每县掌治100个亭C.汉朝县扩大辖区,掌治100个乡D.汉代县制大体沿用秦朝制度2、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A.御使大夫、刺史B.丞相、参知政事C.太尉、军机处D.郡县、行省3.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些材料直接反映了A、皇权至高无上B、三公九卿皆听命于皇帝C、秦律严苛细密D、法律、命令、大小事务全4.由皇帝控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表明A.封建统治出现民主化的演变趋势B.宰相位尊权重的地位进一步加强C.宰相由一人到多人,权力被分割D.汉代宰相掌握实权,唐代宰相形同虚设5.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措施是①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③汉武帝时“中朝”的设置④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6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之有关的措施包括①西汉设置“中朝”②唐朝实行三省制③明朝设立内阁④清朝设立军机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汉到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怎样演变的?(1)演变: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即在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部分地实行分封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2)焦点问题: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3)趋势:在分权的基础上,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考核和监督),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4)影响:短期来看,可以缓解一些矛盾,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从长远来看:①造成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②地方缺乏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巩固练习:1.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能够反映出图一图二A.郡县制不利于统治被逐步废除B.封建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2.下图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对地方控制情况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反映它们关系变化的是3.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编户齐民制度B、推行郡县制度C、实行郡、国并行制度D、逐步削弱王国势力4.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①行省制②州郡县制③郡县制④道州县制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④②①D、②④①③5.下列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是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为进一步加强皇权而实行的B.行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总领一省军国重事C.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D.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如何理解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度?(1)由来:(2)概况:(3)影响:严重中央集权和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