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授课时间2018年月日星期第节课章节名称第五章“邓小平理论”的教学分析与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明确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明确,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检验,邓小平理论已经被证明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教学重点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教学难点1.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改革开放理论5.“一国两制”理论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分析法和讲授教学法等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主要内容、逻辑结构、课时建议本章从内容来看,包括三节。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主要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介绍了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具体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本章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入手,总结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进而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依据本章的教学内容与逻辑结构,教学可以依照教材内容以节为教学模块展开教学,第一节、第三节教学各安排1课时,第二节教学安排2课时为宜。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要从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三方面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使世界进入“冷战”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各国间逐步由对抗变成对话,国际局势日趋缓和。资本主义国家高科技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第三世界的崛起,民族民主力量的成长壮大,使世界的格局、态势和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苏联的解体、东欧的演变,彻底瓦解了美、苏称霸的两极格局,世界开始向多极化发展。目前,世界已处在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新旧格局转变交替的时期。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了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对时代主题的转换作出了科学判断。他明确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中国要“利用国际和平环境更多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这对加速我们的发展比较有利”。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革命,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式已发展为内涵性扩大再生产。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新变化,资产阶级国家已不再单纯作为上层建筑支持和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再生产过程,而是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直接参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并担负起对社会生产的领导;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调节的加强,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力相应得到发展,资本主义尚处在相对稳定和发展状态。邓小平正视资本主义的这种新变化,他认为资本主义实质上没有变,但可以与它们发展友好往来关系,学习和吸取其“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上述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论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成为制定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的依据。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是同对社会主义的反思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加上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影响等种种原因,社会主义各国发生了这样和那样的失误、挫折。在此大背景下,邓小平倡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他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解放生产力。上述对社会主义现状的认识,成为中国改革的前提条件,成为一系列改革政策、措施的直接依据。自现代大工业产生以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促进了资本、劳动力、生产资料等要素在国际间流动,使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真正达到世界规模。于是,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世界工业与农业的分工日渐削弱,而新型的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世界各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各工业部门内部的专业化分工正日趋加强,社会生产、再生产部门内部的某些环节和领域正在国际化,世界经济联合与调节进一步加强。这种新的世界经济状况和特点,邓小平同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面向世界,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半封闭的发展战略和体制,就必须“改革开放”。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起着革命性的作用,它不但影响经济,也影响政治思想文化,往往成为一种新的理论产生的科学根据。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蒸汽机时代,列宁主义产生于电气化时代,邓小平理论则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回应与概括。20世纪50—6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群为主要内容的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兴起。突出的标志是核技术、合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以科学理论的革命为先导,以教育革命为条件,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人类进入了快速发展和不断调整变革的新时代。这一空前规模的社会进步浪潮,深刻而又重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它一方面冲撞并洗礼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决策方式等;另一方面又使当今时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等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成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大较量。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把握了这种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提出要实现现代化,科学是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号召“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可见,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客观的必然性。我们分析这种必然性,不仅要看到国内因素,还要看到国际因素、时代条件,更要看到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时代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总之,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有其坚实的时代和历史的基础,反映了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不仅植根于当代中国的实践,而且深深地植根于时代和历史的客观必然性之中。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邓小平理论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三大、“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等历史节点逐步形成,并最终被写入党章、载入宪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此后,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三大: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南方谈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邓小平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理论也逐步走向成熟。党的十四大:十四大报告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明确指出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党的十五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深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宪法修正案正式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3.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实践的角度看,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的结果。首先,这是源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引发的思考。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一系列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实现了由一国到多国的扩展。一方面,这使社会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曾创造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奇迹;另一方面,这些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经过民主主义改造后,都先后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在没有现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人普遍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模式。但在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持续的大规模的和平建设时期后,苏联模式的弊端就逐步显现出来了,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为了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端,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的探索。在20世纪50年代初,先是南斯拉夫,之后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在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仅有几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也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弊端,也开始进行探索自主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的历史背景就是我们党要以苏为戒、以苏为鉴,提出要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这种宝贵的探索终因50年代末期开始的并不断增长的党内“左”的思想而打断。东欧一些国家的探索也由于种种原因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而失败。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对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没有成功乃至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未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这也是苏东剧变的深层次原因。其次,这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特别是十年“文革”引发的思考。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的20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遭遇了重大的曲折。面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民经济的现状,人们不禁会问,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那么美好的一个社会,而现实的社会主义却是这样。现实的社会主义还是不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经历了20年曲折发展的人们首先提出的问题。如果说,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那么残酷的现实必然会使人们提出第二个问题,既然按照苏联模式搞社会主义不行,那么按照什么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因此,“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20世纪历史向社会主义提出的重大课题,也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先要讨论和搞清楚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最后,这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困惑引发的思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有一些人,包括当时党内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对随着改革开放所产生的一些负面的东西不能正确认识,进而产生了对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政策的怀疑态度。在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严重地影响到了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因此,为了使改革开放能够继续向前推进,就必须从理论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