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依纲而行,科学有效关于现代文阅读的备考华南师大附中徐冰一、关于“必考”2010年考纲表述: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B)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B)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C)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更多资源xiti123.taobao.com王大绩:《考试大纲》的本质与发展从《考试大纲》来看,读,基本在落实一个“精”字,“精”才能准确考查吸纳判断能力;……所要求的“精”,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最简单的解释是,该读的读,抓紧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要做到“精明”地读,不能死记教条,要带着鲜明的目的,专注于把握语言。……应该读的是重要信息,对重要信息要抓紧,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对次要信息要舍弃,要置之不理。重要信息是考查的实质,次要信息是干扰的假象。……解题的根本目的就是将二者分离,“聚焦”于重要信息。尹小平《2008年普通高考语文(广东卷)命题总结》:紧扣考纲要求设计试题。“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主要检测考生基础的阅读能力,在具体考查中着重考查考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观点,能否发现材料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必考”着眼于检测基本的阅读能力,以考查信息阅读能力立意命题“必考”命题特征(1)阅读文本的选择力避艰深难懂,文字要简明平白。有概念,不繁多,含义明确。(2)阅读文本的篇幅一般是超过1000字的文本:07年的《创新与想像》1517字,08年的《诗与直觉》1180字),09的《自由和科学》1064字。2010广州“一模”《论法的精神》约1010字。“必考”命题特征(3)选择题的设置不过多地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侧重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必考”命题特征(4)需要适度的迁移。有的设题,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后期备考建议保持训练,磨练耐心文本多样,强化感觉熟练技巧,限时完卷选择题解答(1)进一步熟知常见的设题误导类型诸如:偷换概念、强加因果、以偏概全、主次颠倒、混淆条件等。(2)细心比较,准确辨析。不仅要能够进行文本与选项的对等辨析(寻找、把握文字表达上的相似度),更要能够准确理解文本与选项的对等转换表达。选择题解答(3)归纳基本经验、技巧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选项与题干之间常常能构成因果关系。只需读出文本作者说了什么,而不要以自己已有的生活认识、经验判断、影响选项。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还要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题干涉及几点(方面)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点(方面)意思。示例:2010广州“一模”第13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类需要制定法律的原因的一项是A.自然状态下的人性如果不加以强制性的限制,就会危及社会。B.自然法的执行缺乏足够约束力,无法确保能够真正得到遵守。C.人的理性是宇宙理性的一个部分,必须受宇宙普遍法则支配。D.由国家制定法律,才能更有效协调社会各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因为)(√)其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简答题解答1、进一步强化统观意识2、进一步强化提升把握文本结构层次的能力3、进一步强化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4、进一步强化答题规范进一步强化统观意识应该对学生再三强调做题前一定通读全文,要强化整理阅读印象的习惯: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主要阐述什么道理;②本文作者的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③本文自始至终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④行文中为显现其文旨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技巧。进一步强化提升把握结构层次的能力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强化结构分析意识,能够熟练地借助分析篇章层次结构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具体点拨上要给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的基本方法,比如:如何抓文中具有提示、总括、过渡、照应作用的标志性语句;如何把握语句衔接的特点,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等。进一步强化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熟练运用“反思”方式——就是利用文本列述的某些现象或作者就某一个问题所提出的说法,以“反思”(对比思维)的方式去推断、想像它们的言下之意,从而得出相应答案的做法。运用“反思”作答……在普通公众的心目中,学者是学术上颇具造诣、道德上堪为楷模的受尊敬的群体。但以上这些专家学者的表现,更像是表演。这种“专家秀”直接玷污了专家学者得以安身立命的良知道义和学术操守。这段文字揭露、批评了某些专家学者的“反面”形象,如果要根据这个材料来提炼、概括关于“专家应该怎么做的”观点,就可以利用材料批评的切入点(注意文中红色字)转化为与其对立的表述。这就是运用“反思”作答的思路。答案:作为专家就应该有良知、讲道义,应该坚持学术操守,远离“利”的诱惑。进一步强化答题规范(1)要求作答语句能够与题干自然衔接(2)学会调整表述角度示例比较: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怎样形成的?(答)可以借助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而更多的是通过意象组合后的升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怎样形成的?(答)中国古诗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暗示作用,更多的是通过意象组合后的升华。示例:《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一文提倡什么观点?作者的理由是什么?点拨:在文中,作者主要是谈愚昧、黑暗如何危险禁止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有何危害。如果照搬原文语句就不能切合讲“提倡”的角度的。例:本文提倡不要借口危险思想来禁止言论自由。从“提倡”一词的使用要求看,如此说法不能成立。这就需要调整表述角度,进行转化性表述:提倡思想、言论自由。二、关于“选考”设置选考,是新课标高考卷的最大特色,它实践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与鼓励。文学类文本阅读以形象思维为主,注重审美体验;分析鉴赏题主观性、开放性强。实用类文本内容少“虚”多“实”,浅显易懂,信息阅读的特征仍较明显。文学类文本阅读2010年考纲表述: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考纲表述: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D)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D)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D)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F)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F)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解读(F)文学类文本阅读学生阅读的典型问题归结:1.不善于品读、涵咏文本(联系语境去辨识,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相关背景去领会);2.不懂得归纳概括,不善于把具体形象的描述转换为抽象、概括的语言;3.不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知识、鉴赏技巧;4.缺乏明确的审题意识及规范答题意识。备考建议(1)注意小说、散文阅读文本选择的多样性。如小说,不要只是关注于事件内容描述具体、情节曲折变化、写实风格类的作品,还应该有目的选择侧重人物心理刻画、情节包含某些寓意、带有象征意味,看似“散文化”的作品。通过阅读指导,要让学生能够了解、熟悉这类作品的常见特色。备考建议(2)指导学生进行小说阅读时,不能只关注于梳理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手法技巧运用这些基本层面的阅读思路点拨,还应注重引导学生懂得关注细微描述,学会涵咏关键语句,从而能够准确领会作品文意、主旨。备考建议(3)进一步强化掌握小说、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等相关基础知识,能够准确认定,比较熟练地运用。实用类文本阅读2010年考纲表述: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考纲表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C)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C)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C)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D)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D)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D)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F)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F)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F)实用类文本阅读之“难”从命题方面看:命题选材看似多样,其实存有诸多顾虑;不易达到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高度均衡。从备考方面看:阅读文体多样化,备考内容牵涉面广;相应的知识体系建构不足,明显牵制学生的准确理解和深度思考。备考建议(1)通过强化阅读的“共通”意识,引导学生做好基础铺垫阅读的文本虽然不同,但其中阅读的思路、解题的认识及方法当有共有、相通的地方。诸如:结构安排、主旨把握、选材特点、语言表达、手法运用等。再诸如:问标题用意、问人称使用、问语句内涵等。“标题”作答示例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请结合全文分析。(科普文)【参考答案】:文章主要说明了DNA内部的不稳定性是物种进化的“推动力”。正是这一不稳定性,引发了DNA的一次次变异,决定了地球物种的进化,而生物学上又找不到更完美的词来准确表述它,只好用“错误”一词。(说明“错误”)DNA的这种“错误”在产生变异过程中,又因外因的不同充满了各种偶然性,而且人类的智慧很难设计这种“错误”,因此,它具有人类难以掌控的绝妙特性。(说明“绝妙”)“标题”作答示例: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何将“读书种子总是有的”作为文章题目。(论述类)【参考答案】版本目录学是中国的传统学问,也是读书的学问。研究中国传统学问的人需要版本目录学的学问,版本目录学的传统不仅需要继承,而且需要发展。因此,研究版本目录学的人不会消失。这个题目也表达了作者对版本目录学研究前景的乐观信心。“标题”作答示例作者以“父亲与我”为标题有什么用意?请谈谈你的看法。(小说)【参考答案】作者以“父亲与我”为标题,表明文章是写“父亲与我”的故事;(表层意思,关乎内容)以“父亲与我”来表达两种不同的生活和世界。(深层含意,关乎作品主旨)备考建议(2)通过题目示例,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常考点“传记”阅读常考什么?“新闻”阅读的常考点?“报告”、“科普文”呢?“传记”题目示例09广东卷19题:文章是从哪几方面叙写黄侃的?请各举一例。2010年广州“专题训练”:文章介绍了马君武担任大学校长前哪几方面的情况?邓肯曾被誉为“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请根据文本,分点概述邓肯作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本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表现传主袁隆平“又有追求又能自在”的?“传记”题目示例09全国课标卷: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08山东卷: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08江苏卷: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新闻”题目示例2010广州专题训练:好的新闻,除了对相关的人或事进行客观报道之外,叙写的字里行间也往往融注着作者充沛的情感。请联系文本,分析作者在本新闻中所流露的感情。访谈开始时,主持人用“智慧钓鱼”引起话题有什么好处?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2010汕头质量测评:有人认为,这篇通讯角度单一,只从“避险意识”一个角度来写叶志平,而学校教学质量高等方面仅一笔带过,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