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四川眉山三苏祠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亦有一女,名唤小妹,人称苏小妹。嬴政拜吕不韦为相秦王用李斯谋政荆柯刺秦王秦灭六国战国后期,全国实现统一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秦经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六国曾“合纵”抗秦,但各有打算,联合并不巩固。秦王政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全面发动了对六国的剿灭战。公元前230年秦灭邻近的韩;公元前228年秦再灭赵;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21年秦南下灭齐。秦灭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进入了秦汉封建大统一的时代。秦全胜而速败,其暴灭被后人做足了文章。秦何以统一六国,史家又语焉不详。苏洵的史论《六国论》,是鞭挞强秦暴行而剖断六国痼疾的第一文。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作者所处的北宋可谓积弱积贫,对内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严重集中,社会矛盾尖锐。对外国势日弱,北有大辽,西有西夏。为求苟安,宋真宗景德元年起,每年输辽10万两白银,20万匹绢;宋仁宗庆历2年起,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庆历3年起,宋朝每年送西夏绢10万匹,茶3万斤。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写《六国论》的。六国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立论,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是为其所针砭的现实服务的。1.注音释义赂lù:贿赂。厥jué:其,他的,他们的。暴pù:暴露。草芥jiè:喻细小而无价值的东西。厌:满足。与yǔ:亲附、亲近。洎jì:等到……的时候。谗chán诛:受诬陷被杀。数shù:天数,命运。劫jié:挟持。2.词类活用不能独完义不赂秦李牧连却之礼天下之奇才日削月割并力西向保全,形容词作动词。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使……退却,使动用法。礼待,名词作动词。一天天、一月月地,名词作状语。向西,名词作状语。六国被灭,并不是(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就在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使自己的力量亏损,(这)是被灭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灭亡,因为不行贿赂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就在贿赂秦国。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lù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国凭借攻战获得土地以外(接受诸侯的贿赂),(不打仗)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把秦国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得到的土地比较,它实际多到百倍。把六国诸侯(贿赂秦国)丧失的土地,与战败丧失的土地比较,它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就是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这样,)本来就不通过战争来决定(胜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儿土地。子孙对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它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来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以至于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抛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齐国不曾贿赂秦国,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自己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被灭,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的时候,(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因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假若与秦国相比,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吞食六国都咽不下了。真可悲叹啊!有这样有利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因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他国的积威胁迫啊!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着这样大的国家,跟随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的下面了!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①论燕的灭亡: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截取历史的一个偶然为论据。强秦灭六国及燕,是统一大势之必然。“以荆卿为计”只是作为导火索,加速了燕的被灭。②论齐的灭亡:与嬴而不助五国。秦昭王用谋臣范雎“远交近攻”的计策,使秦国崛起,历代秦君沿用并以为国策。六国中,齐、燕距秦最远,故秦用兵灭其国稍迟。③论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用武不终。前人论史,往往取诸一端,所论不一定全面,但求持之有故而不及其余,以使言之成理。这种论证,无非是自圆其说。1.下列字词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洎jì下咽yē弥mí繁B.赂lù劫jié草芥jièC.暴pù霜露殆dài尽获邑yìD.胜负之数shù厥jué与yǔ嬴【答案】A/咽yàn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①暴秦之欲无厌学而不厌②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③始速祸焉不速之客④革灭殆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⑤或曰:六国互丧或未易量⑥却匈奴七百余里李牧连却之A.①②B.③④C.①⑥D.④⑤【答案】C①满足。⑥使……退却。②爱惜吝惜。③招致约定。④几乎危险。⑤有人或许。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是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②思厥先祖父③可谓智力孤危④刺客不行,良将犹在⑤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⑥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⑦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①②B.②⑥C.④⑧D.⑤⑦【答案】D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盖失强援,不能独完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答案】CA.保全,形容词作动词。B.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D.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名词作状语。5.对“为”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而为秦人积威所劫(介词,表被动,被)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介词,表目的,为了)C.邯郸为郡(动词,成为)D.以荆卿为计(动词,作为)【答案】B/动词,治理。6.下列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A.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百倍译文:诸侯(贿赂秦国)丧失的土地,比起战败丧失的土地,它实际也要多到百倍。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译文:想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儿土地。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译文:等到李牧因谗言终被杀害的时候,赵国都城邯郸成为了秦国的州郡。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译文:用侍奉秦国的心思来向天下的奇异之士敬礼,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答案】D/礼遇天下的奇异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