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山水田园诗剖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山山水水总关情——山水田园诗鉴赏小结一、明确概念田园诗和山水诗往往并称,都属于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作品,但这是两类不同的题材。山水诗主要是写自然风景。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一、明确概念田园诗指以农村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诗人情感、人生理想的诗歌。它既有写农村自然风光的,也包括乡村的民情风俗、农民的劳动生活、农村的阶级剥削和压迫等内容。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二、产生原因一是由于诗人仕途失意或厌恶官场的争名夺利、互相倾轧,渴望远离世俗社会,追求自由闲适的心境,从而把这种理想寄托于美丽的大自然或淳朴的田园风光。二是诗人出于对山河的热爱,赞美大自然雄奇秀丽,表达向往美好生活的激情或抒发豪迈的情怀。三、表现的主题(情感)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三、表现的主题(情感)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F、揭露封建剥削(主要是范成大)G、山水诗是在表现山水之美,抒发观赏山水时的心境、感受H、自然山水中探求人生哲理与超然物外的情趣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生活,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等。2、画面意境——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淡雅幽寂……3、表现手法A、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B、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白描、渲染……C、写景的空间排列次序:由大至小、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由上到下、由高到低……D、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4、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等解题思路解题思路:什么景——意境——情感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围常见问题: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意象——意境——表达情感)2、作者是怎样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侧重表现手法:手法--说明--情感)《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诗歌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这首诗通过描写雨后空山、松间明月、清泉、莲、渔舟等清新自然的景色。(一步)渲染了一种闲适宁谧的氛围。(二步)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官场,过宁静生活,向往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三步)参考答案(2)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一步)诗中描写了月光洒满松间的静态景象,接着描写了淙淙流淌的清泉、嬉笑归来的浣衣女以及渔舟划过莲叶摇动的动态景象,(二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衬托出山间的清幽宁谧。(三步)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6分)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5分)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景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2分)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而“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答题思路:字的解释,写出了什么形象。)(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答题思路:叙述描写景色,表达了什么情感。)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答案示例: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答:诗歌描绘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是由小桥、流水、村庄、岸阁、浮萍、荷花、人家等景物构成的。(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答:同意:此诗赞誉石湖的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不同意: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明证,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