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龙门石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涉及想当广泛,就美术领域而言,有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艺术等。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石器和陶器制作。战国至秦汉时期出现了用于陪葬的陶质和木质的人物及动物俑像,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佛像雕塑作品开始出现。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雕像作品开始出现。北魏时期:佛像制作在吸收外来艺术的基础上,的雕塑技法结合中国传统体现出丰赡华美,清秀俊美的汉文化特色。唐代时期: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仍然以石窟造像为主。唐代的彩色陶俑以生动的造型和绚烂的色彩多侧面地反映出唐代豪华富丽的社会生活。宋代时期:雕塑造型以彩塑和木雕为主,体现人物的情感和神态尤为细腻真实。元明清:佛教雕塑伴随着技术上的高度成熟也带来了造型上的陈陈相因。缺乏生气;与此同时工艺雕塑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窟,位于洛阳市龙门石窟西山南部,始雕年代说法不一,有说是唐代咸亨三年(672年)开始雕凿,至唐代上元二年(675年)完成,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大龛。奉先寺南北宽约34米,东西深约36米,置于9米宽的三道台阶之上,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露天佛龛,形态各异、刻画传神的造像显示了盛唐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成为石雕艺术史上的奇观。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处,这里香山(东)与龙门山(西)对峙,伊水于山间北流,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阙,史称“伊阙”。隋朝建都洛阳后,因宫城门面对“伊阙”而始称“龙门”。著名的龙门石窟就密布在伊水两岸长达1公里的两山崖壁上,他同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分布在河岸的峭壁上,南北长约1公里,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代,连续营造了400多年,从五代到清代也有少数的雕凿,其中北魏窟龛占三分之一,唐代窟龛占三分之二。现存主要的洞窟有潜溪寺、宾阳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东山看经寺等,共有窟龛2100个,佛塔43座,碑刻题记3600方,大小造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17.14米,最小的仅2厘米。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是北魏、唐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石窟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奉先寺俗称九间房,是龙门十寺之一。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主佛为卢舍那佛,两旁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像。图为卢舍那佛和北壁的造像。相对于北壁而言,南壁的天王、力士造像保存较好。奉先寺中的卢舍那佛,据说是仿照武则天雕塑的。古阳洞的佛像第1443窟即古阳洞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洞窟。六狮洞得狮子形象(浮雕)慈香洞的线刻佛像始平公造石像记造像龛始平公造石像记造像记始平公造石像记拓片魏灵藏造像记造像龛魏灵藏造像记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魏灵藏造像记拓片(旧拓)龙门二十品之魏灵藏造像记拓片(现拓)唐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图为失去脑袋、现存龙门石窟的古阳洞高树龛佛身图为流失海外的龙门石窟古阳洞高树龛佛首图为电脑合成的龙门石窟古阳洞高树龛佛像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