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1950—1953)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西欧(法)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日本作美国战争基地,支持不支持美国的中东政策支持并参与伊战后重建中国抗美援朝反对反对任何借口和形式的侵略发展中国家反对并以石油为武器打击美国反对下表是世界几种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对美国在这几场战争中的政策的态度的变化。战争国际力量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思考:在两极格局下,“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指的是哪些力量?新兴力量的崛起西欧中国日本第三世界新兴力量的崛起(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专题九第二课课标·教学要求1、简要归纳欧洲共同体形成和扩大的基本过程2、了解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3、叙述中国振兴所历经的阶段与概貌,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基本情况。战后初期,有人站在柏林街头,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市,惊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花上二十多年的时间,要想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事实果真如此吗?战后的柏林战后的柏林废墟城市考文垂(英国)废墟城市考文垂(英国)这是什么旗帜?12颗星象征什么?围成圆形有什么寓意?欧共体的旗帜;代表12个成员国;它的寓意是欧洲的团结、统一.1、材料中“根本变化的世界”指什么?2、阿登纳主张欧洲联合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使联合起来的欧洲成为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上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欧洲为什么要走向联合?两极格局取代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防止沦为美苏附庸;重振西欧的世界地位,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材料二:西欧各国普遍较小,各国须扩大市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才能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同时只有加强联合,才能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扭转在与日本、美国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一、“欧洲人的欧洲”---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1、背景:(1)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2)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3)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2、欧共体建立过程(1)经济一体化过程:①1951年建欧洲煤钢共同体(又称欧洲煤钢联营)②1958年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1967年,三机构合并为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怎样走向联合?2、欧共体建立过程:(1)经济一体化过程: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一、“欧洲人的欧洲”---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1、背景:2、欧共体建立过程:(1)经济一体化一、“欧洲人的欧洲”---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扩大1、背景:(2)政治一体化①奉行的外交政策,联合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独立自主②提出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③1975年,欧共体立法机构“”成立。欧洲议会④20世纪80年代后,政治联合和共同防务合作加快欧洲联合有何影响?材料一:1958—1969年间,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6.5%。1984年,欧洲共同体10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超过美国1.43倍。材料二: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材料三:欧盟决不甘愿充当美国小伙伴的消极角色,欧洲作为独立的一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促进了西欧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美苏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战后的日本日本新干线列车东京奥运会大阪世博会日本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现代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国家。请思考:日本能在20世纪60、70年代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日本投降时,国家经济陷于破产,战争中物质财富损失率达36%,全国有119座城市被美国的飞机炸为废墟,236万户住房被烧毁。但到60年代末,日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9万美元,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日本迅速兴起的原因有哪些?二、迅速兴起的日本1、原因:(4)80年代以后,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经济:(1)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外交:文教:(2)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3)重视教育美国大力扶植通货膨胀率极高,失业人数超过五百万,并且罢工不断发生。所有的日本人都在准备沉重的赔偿。他们认为,日本要作为一个军事强国而复兴,那就是愚蠢的;同时他们也认为,人民的生活水准即使要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也不过是对遥远的将来的一个梦幻。但是,到1948年(后),亚洲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不能不影响到日本。……面对着这种新的形势,美国政府不得不把日本重新建设成为一个反对苏联和中国的堡垒,而这样一个堡垒又不得不以极高的速度建成。盟军最高司令部在占领政策上实行了一个较大的转变。——(日)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请思考:美国为什么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1、原因:二、迅速兴起的日本2、表现:(1)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高速发展(2)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3)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4)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占世界第一位;(5)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材料一: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日本对美国贸易出现顺差并逐年增加。在世界市场上,日本的制成品出口额1707.8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453亿美元。材料二: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展“多边自主外交”,与中国恢复邦交,在阿以冲突中支持阿拉伯国家,谋求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发言权,积极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世界当代史》(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联系材料一,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二、迅速兴起的日本1、原因:2、表现:3、影响:(1)由于西欧、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严重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使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力图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重要一极;三、东方巨龙的腾飞(中国的振兴)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2008北京奥运60年前的中国三、东方巨龙的腾飞;(中国的振兴)1、表现:(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大改变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2)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4)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5)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三、东方巨龙的腾飞;(中国的振兴)1、表现:2、影响:①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四、第三世界的崛起——不结盟运动1960年9月20日至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第十五届会议期间,不结盟运动五位发起人的合影。左起:印度总理尼赫鲁、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南斯拉夫总统铁托。铁托尼赫鲁纳赛尔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不结盟运动的标志2003年3月20日不结盟运动13次首脑会议在吉隆坡举行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2.诞生标志:(1)二战后,亚非拉民族国家独立,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2)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3、内容⑴宗旨和原则: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⑵对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给予大力支持⑶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则坚决反对⑷呼吁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4.不结盟运动的影响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探究四:《大国之思》—新星崛起启示录1、各国、各地区的崛起模式不同说明了什么?日本发展中国家欧洲中国——联合谋发展——政策促发展——探索求发展——斗争求发展符合各国国情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探究四:《大国之思》—新星崛起启示录2、中国从日本的崛起当中能得到什么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抓住机遇,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重视教育和科技……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居世界首位日本引进技术的模式是:“一号机组进口,二号机组国产”3、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崛起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中国今天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和平崛起探究四:《大国之思》—新星崛起启示录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欧洲的联合——欧洲日本的崛起——亚洲不结盟运动——亚非中国的振兴——亚洲美国——美洲苏联——欧亚实力迅速上升实力相对下降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出现考查欧共体成立的原因、过程、影响分析欧洲一体化对当今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考查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考查中日关系的发展及影响分析、理解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原因理解不结盟运动兴起的世界格局的影响(2012年江苏单科)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20题)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材料一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材料二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三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与意义。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因素有哪些。(6分)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