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当代经济发展的的回顾与前瞻第一节政府的作用及其职能转变中国共产党是始终是中国政府的实际领导者。在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已经写入了宪法。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一、强大政府的建立与经济发展战略(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建立的经济背景1.历史环境因素2.建立强大政府所具备的历史条件。(二)改革开放前的政府经济职能1.剩余索取和政府投资达到最大限度。2.保证投资和国民经济高效率地运转3.保证高积累下的社会稳定(三)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1年,重心是消解旧的政府职能,即缩小政府管理经济的范围和权力。第一,放权让利,给公有制经济自己活动的空间;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和“三资”企业存在和发展。第二,逐步放松对整个经济的行政控制,退出部分领域让市场机制替代调节。第二个阶段是从1992年至今,即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职能。这个阶段的政府经济职能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国有经济实行彻底的调整和改革,攻克传统体制固守的最后一个堡垒。二是政府积极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政府对经济职能已经由1978年以前的全面直接的“统制型”(或称为“全能型”)转变为间接管理的“调控型”(或称为“效益型”),但是这个转变还远没有完成。第二节收入分配体制的转变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的基本脉络二、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从1978年到1998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中居民的份额不断提高,企业的份额有所上升,政府的份额大幅下降;而1999年到2003年,居民的份额明显下降,企业的份额上升,政府的份额大幅增加。说明国家在分配上采取的调控政策明显向政府倾斜,使其最终可支配收入状况改善。(二)财政收入的比重变化(三)东中西部居民收入的变化(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缩小到逐渐扩大的过程,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表示(五)基尼系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A,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B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三者的关系四、社会保障体系的演进过程(一)试点探索时期(1986年至1993年)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对新招用的工人试行社会保险。第二,为保障失业工人的基本生活,政府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二)全面展开时期(1994年至2000年)⒈确定了养老和医疗保险新的制度模式,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⒉颁布有关社会保障的行政法规。⒊统一了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三)修改完善时期(2001年至2007年3月)从2000年始,中国政府组织专门力量研究提出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并于2001年7月起在辽宁省进行试点,目前已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吉林和黑龙江等8个省。国务院2000年的“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即正在辽宁、黑龙江和吉林三省进行试点的方案)把养老金的个人账户由虚变实,其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具体实施办法一是缩小个人账户规模;二是个人账户实账运营;三是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缴费超过15年的,每满1年增加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但最终控制在当地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的30%。其次,确定下岗与失业并轨时间表。五、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趋势加快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调整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体系相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在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框架内,根据WTO的有关规则,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作法,积极探索社会保障自身发展的规律。第二,加强社会保障立法。第三,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第四,我国《工会法》加强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包扩外资企业在内的新经济组织工会组建工作。第五,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和监督、管理。第六,构建城乡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第三节经济发展与经济波动一、经济发展的特征中国近六十年经济发展最显著地特征之一就是其非均衡性,该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性,二是地区发展的非均衡性。(一)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性农轻重比例不协调。重工业畸形偏快发展。(二)地区发展的非均衡性中国地域广大,地区之间不仅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很大,而且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等因素差异也很大,加上近代以来的工业化主要是从沿海地区率先进行以及其他非经济因素影响,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始终是中国工业化历史进程中呈现的一个主要特点。1.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现实表现2.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很多,我们认为,地区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条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政策和制度才是主要原因。一是投资政策。二是财政制度。三是市场化。四是农业政策。二、经济波动及其经验教训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政府主导下剧烈的双重转型,即经济结构转型(工业化和由此导致的城市化)和体制转型(由旧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体制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再转变为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最后又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剧烈的双重转型,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呈现出较高的速度,但是同时也呈现出持续不断的波动。(一)日趋平缓的经济波动从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今年,如果不算1949—1952年的战后国民经济恢复,中国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11次波动。这11次经济波动,以1978年改革开放划界,此前为6次,此后为5次。我国从1953年起,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从此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先后出现过6次经济波动。第一次经济波动较小,发生于1953—1955年。第二次经济波动也较小,发生于1956—1957年。第三次经济波动很大。在这次经济波动中,经济增长率(GDP)的峰顶是1958年,为21.3%;在其后1960年至1962年连续三年的负增长中,经济增长率的谷底是1961年,为-27.3%。经济增长率的峰顶与谷底之间的落差为48.6个百分点。这次经济过热,导致随后国民收入绝对量的下降,直到1964年才恢复到1957年水平。第四次经济波动也很大。经济增长的峰顶与谷底之间的落差为24个百分点。第五次经济波动也比较大。第六次经济波动又很大。是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出现的第三次负增长,也是最后一次古典型经济波动。1978年以来,国民经济虽然出现了令世界瞩目的快速增长,但是仍然没有能够避免波动。在这27年里,共出现5次经济波动,即1978~1981年,1984~1986,1987~1990,1992~1996,2003开始的新一轮增长。其中1984年和2003开始的两次波动较小;而1978、1987、1992年开始的三次波动则较大,但是都没有出现过去的那种负增长。1978年开始的第七次经济波动,主要是当时党和政府在“文革”结束后顺应人民发展经济、快速改善生活水平的要求和继续贯彻“四化”目标而导致的新一轮“大干快上”。1978年GDP增长达到11.7%;而由于国民经济严重失调,需要调整,到1981年降至5.2%。第八次经济波动发生于1984年至1986年间。第九次经济波动发生于1987~1991年间。第十次经济波动发生于1992~1996年间。第十一次经济波动发生于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及波动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及波动情况表020406080100120140年份1953195519571959196119631965196719691971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国内生产总值(三)经济波动的成因和特点从以上对11次经济波动的叙述,可以看出,这些经济波动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背景已经相去甚远,但是它们的成因仍然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第一,政治动员和预期计划的推动。第二,政治动员和预期计划的背后是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赶超欲望”和“急于求成”心态。第三,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中央“赶超”愿望和计划的“放大效应”是经济过热的体制因素。第四,从经济波动的成因角度看,中国的经济波动则更多地是来自于政府行为。第三节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发展一、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表现二、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分析1.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市化加速阶段,外延型增长仍然有较大空间。工业化中期的需求升级和城市化的加速,必然导致重化工业的扩张。2.受长期形成的赶超战略和就业压力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成为最主要和优先的目标。3.地区之间因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所导致的剧烈竞争,也阻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和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大国。三、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实施1.发展观念转变背景2.发展观转换的表现形式第一,关于发展观念的更新第二,发展方式的更新。第三,关于注重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