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2/23/2020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1977年)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出现浓重的灌输味。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2/23/20201958年7月,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反映河南省信阳地区人民抗旱事迹的《英雄的信阳人民》,主创孔令铎、庞一农;1958年10月1日,摄制的天安门前举行国庆大典的新闻片。这是中国最早的两部电视纪录片。1963年,第一部介绍长江沿岸风貌的纪录片——《长江行》——30分钟1964年,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换了的新疆》1965年,我国第一部风光题材的电视纪录片——《芦笛岩》比较震撼的作品:《收租院》——王元洪2/23/2020文革开始后的禁播许多作品都不同程度地烙刻着那个特殊时代环境所特有的历史印记。但仍然有一些优秀作品。1.主要反映工农业建设成就和颂扬革命传统;eg: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粮食生产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2.北京电视台的记者、编辑不畏艰险,深入基层,拍摄出一批比较优秀的作品;eg:《三口大锅闹革命》、《大庆在阔步前进》3.北京电视台派出多名记者赴外国采访。eg:《澳大利亚掠影》、《访美纪实》2/23/2020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年)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2/23/20201977年9月,摄制了《毛主席在中南海住过的地方》1977年12月中旬,摄制了《周总理的办公室》1.纪录片栏目的创办《祖国各地》——《三峡的传说》、《大连漫游》等193部电视纪录片,10/20/50分钟2.中国电视史上两个“第一”的纪录:中国电视第一次对外开放协作和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中(15集),日(14集)1980年,中日二度合作的《长江》大型系列片——《话说长江》——又一高潮2/23/20201985年5月7日,中日双方合拍《黄河》系列,40万公里/200小时/30集,中央电视台于1988年2月20日播出。1988年12月,中日双方合拍《望长城》系列。日方称《万里长城》。关键词:纪实性手法;主持人角色;长镜头开创了中国电视纪实性纪录片的先河,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23/2020我国独立制作1986年7月,《话说运河》,28集,中央电视台首次独立创作,一等奖。关键词:边采边播;主持人去现场;电视双向传播。1987年11月,《唐蕃古道》,19集,一等奖,1983年动议,各台合作。1988年11月,《蜀道》,25集,或同类一等奖,1982年动议,各台合作。2/23/2020纪录片栏目的发展《祖国各地》——最早——山川风光、名胜古迹、传播地理、历史、文化知识;《兄弟民族》——各兄弟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以及建国后的发展和变化;《世界各地》——世界各地风景名胜;《国际见闻》——《地方台50分钟》——播出国内生产的优秀纪录片2/23/2020纪录片题材的拓展1.社会、经济和改革题材的电视纪录片:《牧马姑娘》、《华夏石油赞》;2.人物纪录片(名人和英雄人物):《雕塑家刘焕章》;3.弘扬革命传统题材的纪录片:《让历史告诉未来》、《长征——生命的歌》;4.散文风格的纪录片:解说词融入教浓厚的感情色彩,文学味较浓;5.政论性纪录片:《邓小平访问日本》、《友谊的春天》等。2/23/2020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年)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选择上有了国际化的意识,在主题的立意上站在了人类的高度。平时成为这一时期纪录片的主要创作理念,它的主要特征是要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不仅是纪录片在语言形态上回归本体,更是作为纪录者对纪录对象的姿态的一种转变。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个体意识也明显增强,表现在纪录片的选材和创作上出现个人化的倾向。在创作对象个体化的同时,却也不自觉地淡化了他们与社会的关系。2/23/20204、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迄今)第四时期,“市场”和“社会责任”是两个核心词汇。市场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观众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全面回归社会、走向社会化,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基本特征。人虽然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主题和关注中心,不过已经悄悄有所调整和变化。首先,是在人的选择上已经不再倾向于封闭环境中的、弱视的、偏远的人群,而是选择主流的、处于现实中心的、社会化程度高的人群,新闻的因素越来越被某些纪录片所重视;其次,对于人的关注,开始由原来简单化的环境和关系描述,转向把人放置于事件当中、把背景因素放大的新的叙述结构。重新开始关注现实的主流社会,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继回归真实以后最富有价值的一次回归。它使得这一时期的作品主题显得更为大气,思想张力也明显增强。2/23/202020世纪90年代,栏目化运作的纪录片的创作开始进入进一步拓展和创新的阶段。1992年之后,《生活空间》出现,定位“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栏目化播出的短纪录片形式之后,全国推广——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黑龙江电视台《生活三原色》(9个小栏目)1994年7月1日,山西黄河电视台《黄河轶事》1994年11月11日,山东电视台《家》(《寻常百姓家》、《生活有滋味》、《家庭万花筒》)1995年以后,全国普及。2/23/2020纪实主义风格依然主流1993年1月,大型纪实系列片《广东行》。同年,《远在北京的家》将跟拍手法与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对比手法:《沙与海》、1994年山东电视台的《走进荒原》2/23/2020人类学纪录片得到国际认可1993年的《最后的山神》表现了一个游牧民族的内心世界和一代又一代的更迭带来的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精致的画面、准确的镜头和巧妙的蒙太奇思想构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2/23/2020历史文献纪录片1993年,中国第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毛泽东》问世。以伦理评判取代了政治评判,以审美标准取代意识形态的标准,毛泽东人格的魅力卓然而立。①历史人物:《邓小平》、《周恩来》、《朱德》②历史事件:《改革开放20年》等。③现代民族命运:《百年中国》④一本兵书:《孙子兵法》2/23/2020尽管中国电视纪录片面对市场还显得准备不足、缺少经验,一度出现尴尬、无所适从的境况。但是,市场的因素不仅改变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制作的机制、流程,也改变了中国纪录片的形态,甚至动摇了传统的中国纪录片观念。正是市场化因素的引导,使得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无论是主题表征、风格形态,还是传播途径等等,都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也正是市场的因素,使得中国的纪录片开始面对现实的传媒环境,并学会在其中求生存求发展。可以说,市场化是中国电视纪录片迈向成熟的关键一环。2/23/2020随着时代变化,经历了几个时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出现了不同的承载职能,形成了不同的意识,产生了不同的视角,以及不同的话语权、话语方式和主题表征。这四个时期纪录片职能依次渐变的轨迹是:国家政治和阶级斗争——唤起民族激情——体察纪录平民生存状态——关注纪录社会主流现实生活;各个时期纪录片服务和关照的观念依次为:国家、阶级意识——民族、集体意识——百姓、个人意识——市场、社会责任意识。而纪录片视角的变化,则从一个侧面对中国电视纪录片本体与社会关系的演变作了注解和印证。四个时期中纪录片的视角依次出现了如下的渐变轨迹:敬畏——反思——平视——审视。2/23/2020在四个不同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话语权、话语方式也有相应的变化:在第一时期国家拥有绝对统一的话语权;到第二时期则出现群体化的话语方式;而第三时期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个人化的话语方式;第四时期则出现市场占据话语权的现象。不同的主题表征,可以说,成为不同时期电视纪录片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关系的一个总呈现,与不同的话语权和话语方式相对应而出现的各个时期纪录片的主题表征,依次为国家政治的主题、民族精神的主题、人的主题和多元化的主题。2/23/2020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观念以及形态的演进,与中国社会思潮以及技术发展的历程虽然略有错后但基本保持同步。然而,中国电视纪录片所纪录的内容与社会时代的变革则差距较大,在第三时期甚至有些背时。中国纪录片观念和形态与国际纪录片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几乎难以同日而语。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虽然是社会思潮和技术整体力量促进的结果,然而在局部的走向方面却有着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意性,这也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尚未成熟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