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构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古汉语通论第五节汉字的构造一、传统“六书”说二、六书义例三、“六书”理论的重要性及其局限一、传统“六书”说关于汉字的形体结构,传统理论有六书说。应该指出,古人并不是先定出六书的原则然后才造字的。因为文字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决不是某一个人事先订好了条例再着手造字的。六书只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归纳出来的字体分类。东汉时阐述六书的共有三家。一家是郑众。郑玄在为《周礼》作注时,曾引郑众的话解释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一家是班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道:“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一家是许慎。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写道:“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託事,令长是也。”比较以上三家,三家的不同之处:一是反映在六书的名称上。象形、转注、假借是各家相同的,而此外三种条例均不相同;二是表现在六书名目排列的次第上。现在人们谈及六书,大多用许慎所述名称,而取班固所排次第,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二、六书义例(一)象形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画成其物”,就是描画出文字所表示的那个物体的形状;“随体诘诎”,是说描画时线条随着物体的轮廓形状弯曲。诘诎:弯曲的意思。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物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唐兰将象形字按意义细分为三类:1.象身:人类纯象形字子止女心首耳自人2.象物:即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山水木雨羊牛隹马3、象工:即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舟车弓刀衣鼎斤豆独体象形例:见前所举(略)合体象形例:頁眉果州“象形”是一种最简单的造字法,象形字通常只用于表示有一定形体的物体(名词),很难用于表示意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但它却为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成创造了基础。(二)指事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视而可识”是说一看便可以辨识字体所表现的那个事物;“察而见意”是说细加审察就可以看出所含的字意。指事又叫象事、处事,是一种用记号(符号)标志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指事字大多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笔画,或左右反转或上下颠倒而成。少数指事字则由纯粹的指示性符号组成。1.纯符号指事字四五六九上下2.合体指事字甘曰本亦寸刃3.变体指事字夕月《说文》:莫也,从月半见。司后《说文》:臣司事於外者,从反后。乌鸟臣目指事字能够表示比较抽象的词义,但指事这种造字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普遍应用,不是在任何象形字上都可以用加符号的办法来表示新的意义的;所加的符号有时指示的意义不明确,人们也不容易理解。因此,指事字字数较少,特别是单纯用象征性符号造的指事字,就只有很少的几个。《说文解字》9353字,指事字只有125个,占《说文》的1%。象形与指事的区别和联系二者的共同点在于:第一,都是凭借字形直接记录字义。从记录字义的手段来看,象形和指事记录语言都是从记写语义入手的,文字符号直接同字义发生关系,并不借助于语音。第二,都是独体字。无论象形字还是指事字,都不能被分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形。因此,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二者的区别在:第一,字形结构不同。象形字在形体上纯由单个的象形符号构成,而无论何种类型的指事字,必不可少的构件则是指示性的抽象符号。说它们是抽象符号,是因为这些符号与实物有关而又不等于实物;说它们有指示性,是因为这些符号可以使人们悟出它们所指的位置、方向或其他意思。总之,是否有抽象符号,是区别指事和象形的主要依据。第二,所记概念的性质不同。象形字总是对实体的描摹,象形字所记录的往往是比较具体的一些概念。而当一些事物、概念“无形可象”、“无法画成”时,古人就不得不造出指事字来。因此,指事字所记录的往往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一”字,可以代表一个人,也可以代表一只手,还可以代表一只鸟,……等等。再如“刀”与“刃”的区别。总之,从所记的概念来看,象形字往往比指事字具体、实在。(三)会意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是说并列相关义类的字体,会合它们的意义,来显示新字的意义指向。比,并。谊即义。见:现。指撝:所指,意向从组合的方式来看,会意字可以分为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两大类型。1.同体会意同体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相同的字组合而成。2.异体会意异体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的字组合而成。1.同体会意字从、众、林、森、吅(xuān)、品、磊、鑫吅(xuān)惊呼。《说文·吅部》:“吅,惊嘑也。”(木)—林—森(屮)—草—卉—莽(屮—艸—芔—茻)北《说文》:“乖也。从二人相背。”从《说文》:“相听也。从二人。”比《说文》:“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竝《说文》:“併也。从二立。”林义光《文源》:“象二人並立形。”今作並。2.异体会意字武、信、莫、寒、暴,等等。分《说文》:別也,從八從刀,刀以分別物也。祭《说文》:祭祀也,從示,以手持肉。奴《说文》:奴婢皆古罪人。從女從又,又,手也,持事者也。秉《说文》:“禾束也。从又持禾。”及《说文》:“逮也。从又从人。”徐锴曰:“及前人也取《说文》:“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禮》:獲者取左耳。《司馬法》曰:載獻聝。聝者耳也。”异体会意字例伐兵受德即逐戒从廾从戈,意为两手执戈,表示戒备、警戒。隻huò甲文作,是“獲”的初文,从又从隹,合起来象一手抓获飞鸟,表示擒获。后来用“隻”表示量词,现代简化字改为“只”。合成会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叫“意符”。在文字的象形程度化较高的商周时代,会意字的意符基本上都是由它的形象来会意。例如“隻”、“取”、“及”等字的“又”,它是通过形象来表示手的动作,而不是通过“又”独立成字时所具有的字义来会意的。战国秦汉以后,文字的象形性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有许多新造的会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意义来会合成意的。“不正”为“歪”,“少力”为“劣”,“不用”为“甭”,“小土”为“尘”,“不好”为“孬”,“上下”为“卡”等之类。总的说来,后一种会意字的产生时代较迟,数量也少得多,不宜用这种方式来分析解释商周时代产生的会意字。(四)形声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以事为名”是就形声字的形符而言,意思是根据事物的类属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字作为形符;“取譬相成”是就声符而言的,意思是选取一个读音相譬近的字作为声符,再与形符相配而成一字。譬,譬況,相类似,即字音相同相近。注意:形声字的声符表示的是古代的读音,语音也是发展的,不要以现在的读音去看待它。(形声又叫象声、谐声)。瑗(yuàn)《说文》:“瑗,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从玉爰声。”疆疆界,从土,彊声。徒《说文》:“徒,步行也。从辵(chuò)土声。”A.形声字的形(意)符和声符组合的位置:a.常见的结构如下:左形右声:河杜缔赂江棋谓理材左声右形:鸭颈欺救攻胡功甥放上形下声:空箕崮罟震室草界龚上声下形:贡恭基照忠壁舅裳婆内形外声:辩哀问闽辩赢雠闻内声外形:囿围匣街裹阁闺衷b.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所谓“自然结构”,指表面上的分合关系。如,“雖”字:从表面上看似乎应分成“虽”和“隹”两部分,但它的造字结构却是从虫唯声。《说文》:“雖,似蜥蜴而大。从虫,唯声。”有的是形符偏于一隅的,如:條、倏、脩、修——分别从木、从犬、从肉、从彡(shān,与修饰有关),攸声。條:小枝。倏:迅疾。脩:干肉。穀、轂、彀、縠——分别从禾、从车、从弓、从糸(mì),殻声。是“殻”的变形。轂(ɡǔ):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彀(ɡòu):使劲张弓。縠(hú):有绉纹的纱。勝、滕、腾、謄——分别从力、从水、从马、从言,朕声。“謄”简化为“誊”(誊写)。栽、裁、载、哉——分别从木、从衣、从车、从口,声。有的是声符偏于一隅的,例如:旗、施、旌、旂——都从yǎn,分别是其、也、生、斤声。yǎn,旌旗的飘带随风飘舞的样子。施:《说文》:“旗貌。”(旗帜飘动的样子)。旂(qí):旗上有许多铃当,用以命令士众。從、徒——从辵(chuò),分别是从声、土声。辵:忽行忽止。由彳、由止会意。有的是形符藏在声符中间,例如:哀——从口,衣声。鳳、風——分别从鸟、从虫,凡声。辯、辧、瓣——分别从言、从刀、从瓜,辡(biàn)声。赢、嬴、羸——分别从贝、从女、从羊,(yínɡ)声。有的是声符藏在形符中间,例如:裏、裹、衷——皆从衣,分别是里声、果声、中声。戚——从戉(yuè),尗(shū)声。B.字形的变化汉字在发展的过程中,字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表现在形声字中,主要有省形、省声和讹变三种情况。所谓省形,是指形声字的形符被减省。耆——从老省,旨声。亭——从高省,丁声。釜——从金省,父声。所谓省声,是指形声字的声符被减省。如:毫——从毛,高省声。豪——从豕,高省声。融——从鬲,蟲省声。所谓讹变,是指形声字的形体发生了变化。如:贼,从戈,则声。责:从贝,刺声。这些字虽然在楷书中讹变成了同一个部首,但在古文字中其字形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C.形符的表义功能形声字的形符具有表义的功能,这是指形符与形声字的本义有关联,如“贪”,从贝,今声,本义是贪图财物。贝,古时曾作为货币,“贪”以贝为形符,表明它与财货有关。但是形符表义,只是标志词义的类别,由于它涵量大,包容广,故常常是概括的而不是具体的,是多角度的而不是固定的。“水”作为意符,可以表示形态,如:水的液体,如“汗、酒、浆、尿”;也可以表示与水有关的行为,如“泳、潜、洗、浇”;还可以表示由水组成的事物,如“江河湖海”;又可以表示水的状态,如“流、淌、涸、溢”等;另外,还可以表示与水有关的现象,如“湿、润、潮、渴”等。形符标志词义,尽管粗疏,却能指明辨视的方向,提示思考的线索,有助于理解所写词的词义。如从“心”的字,多与人的思想感情有关。D.声符的表音功能形声字的声符具有标志词的读音的功能。例如“中”标示着“钟种肿盅忠衷仲”等字的读音。但从词的现有读音来看,许多声符已经与它所标示的读音不一致了,有的甚至相去甚远。如“工”是“江”的读音,“各”是“赂”的读音,“台”是“治”的读音,这些词的读音与它们声符的读音都相差甚远。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是在造字之初,有的声符与所标示的词的读音就只是近似,而不是完全相同;二是因为语音变化较快,有些形声字在造字之初本与其声符语音相同或相近,但后来读音起了很大的变化,就看不出“形声”的痕迹了。由此可见,有些声符难以准确地标示出形声字的读音。E.亦声字亦声字:形声字的声符本来是用于表音的,但是,有一些声符也兼有表意的作用。“娶”《说文》:“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琀”《说文》:“琀,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含亦声。”“琀”是古人在死者口中所放置的玉。因为含在口中,所以叫做“琀”。“含”在字中不仅表音,同时也兼表意。婢:女之卑者也。从女从卑,卑亦声。忘: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诏:告也。从言从召,召亦声。思考:亦声字是归入会意字还是形声字?会意与形声的区别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形声字有一个偏旁与字音有关,会意字则没有具有这一功能的部件;二是形声字的形符和会意字的构件的表义功能也并不完全一样,一般来说,形声字的形符所表示的是字的类别(即意义范畴)

1 / 8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