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中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1、汉字的起源图画象形字汉字符号化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字(“文字图画”)刻划符号2、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商朝)(西周)(盛行于汉朝)(盛行于隋唐)(秦朝)总趋势:由繁到简?3、汉字的演变举例二、中国的书法艺术1、两个阶段:自发阶段魏晋自觉阶段书法艺术形成的条件:1、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有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条件。2、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2、发展历程时期发展特征代表人物及成就魏晋汉字发展成为自觉地书法历程东晋: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隋唐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苏、黄、米、蔡四大家明代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3、书法特点:(1)书法以笔墨的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2)汉字的书法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将绘画的意境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念和个性的独特艺术。你知道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吗?图一图二图三图四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楷书发展:始于东汉,魏晋得到完善,盛于唐代。魏晋楷书唐代楷书汉代楷书楷书特点:笔画详备,结体严整,极具实用。唐代楷书代表作欣赏欧阳询《化度寺碑》欧阳询,唐初书法家。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劲瘦硬”著称,史称“欧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大,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唐代楷书代表作欣赏(盛唐)颜真卿《多宝塔碑》(晚唐)柳公权《玄秘塔碑》比较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的不同之处?颜体在于点画厚重,结构端庄雄伟,有如关东大汉。柳体则是点画瘦劲,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二人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发展——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名家——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盛唐:张旭、怀素★草书(唐)怀素《自叙帖》草书代表作欣赏(唐)张旭《肚痛帖》草书代表作欣赏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草书结合以上作品归纳:草书的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行书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书体。(东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北宋)苏轼、(元)赵孟頫、(明)文征明等。名家代表——行书代表作欣赏王羲之《兰亭序》之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被历代书家都推为“天下行书第一”。行书代表作欣赏颜真卿《祭侄文稿》:是其为怀念在安史之乱中死于叛军之手的侄子所作,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为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代表作欣赏《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赵孟頫《与中峰和尚书》局部工整,四平八稳,温和典雅行书代表作欣赏问题探究:书法是文字的艺术,但又是艺术的文字,由隶书衍生出哪几种书体?各有何特征?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具有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楷书:草书:行书:“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善,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二、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1、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时期背景代表人物及成就特点新石器时代∕《集体舞蹈图》自然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春秋战国——汉∕战国:《人物龙凤图》汉代:帛画充满珍奇异兽,神仙魔怪……又不失古拙魏晋士人群体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以形写神”凸显个性的文人画时期背景代表人物及成就特点唐代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推动文化发展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阎立本《步辇图》注重创制法度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宋代文人阶层不断长大、理学兴起马远《山径春行图》、夏圭“马一角”“夏半边”文人山水画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繁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风俗画明清时代变化、社会动荡清朱耷《松鹰图》造型夸张、奇特险怪商品经济发展年画、布贴画、剪纸画杨柳青《五子夺连图》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个时期,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了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提高。此时绘画特点主要有:①绘画理论的总结②“以形写神”③文人画出现.魏晋南北朝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步辇图》是阎立本的原作,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件珍宝。《步辇图》画的是1300多年前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重大事件吴道子善于把握住传神的法则,注意形象塑造的整体,所画的衣袖有轻盈飘举的动感,人称“吴带当风”,后人将吴道子称之为”画圣”,这是他的《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天衣飞扬,满壁风动”隋唐:绘画的高峰期宋徽宗·赵佶《五色鹦鹉》宋徽宗·赵佶《竹雀图》宫廷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片段元代王冕《墨梅》欣赏文人画,思考:文人画有何特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以画写意)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徐渭:《牡丹蕉石图》徐渭晚年又号青藤道人。性情奔放,不拘礼节。画法学米南宫。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极佳妙;笔简意赅,善于概括事物的形象,实开明代以来水墨写意一画的新风格。此幅墨韵气势,奔放横溢。其特点更在于他以笔墨形象寄予浓烈的思想感情。郑板桥《墨兰图》郑板桥《墨竹图》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郑板桥其人其事郑板桥辞官回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惟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一夜,天冷,月黑,风大,雨密,板桥辗转不眠,适有小偷光顾。他想:如高声呼喊,万一小偷动手,自己无力对付,佯装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此时,小偷已近床边,闻声暗惊。继又闻:“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罢。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逾墙而出。正欲上墙,又闻:“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一看,墙头果有兰花一盆,乃细心避开,足方着地,屋里又传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2、中国绘画艺术的特征1、宫廷画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山水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2、中国画讲求神似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3、在启迪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注重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三、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原始歌舞是先民节日庆典中的内容,它把歌唱、舞蹈(动作)和器乐(如石器)结合到一起,表达出对天地、神灵、图腾的敬畏。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于是形成了一种巫术活动——“傩戏”。原始社会——傩戏(戏曲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优伶唐代华清宫梨园,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乐工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后来,“梨园”一词被借用表示戏曲。梨园唐玄宗唐代——梨园宋代——南戏这种戏曲流行在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所以叫南戏。历史原因:政治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的场所——瓦肆。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南戏就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戏关汉卿《窦娥冤》元杂剧——推向成熟王实甫《西厢记》昆曲《牡丹亭》剧照明朝地方戏曲——昆曲清朝——京剧——国粹京剧表演归纳: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中国戏曲(原始歌舞、傩戏、春秋战国的“优伶”)发展期:宋金成熟期:元代繁荣期:明清萌芽期:先秦形成期:唐代中后期“梨园”(“宋代南戏”)(元杂剧)(明代昆曲,清朝京剧)形成:a、乾隆末年,徽剧进京献艺,融合兼收其他剧种,形成新剧种——京剧。发展:a、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成熟标志)四、京剧的形成和发展a)角色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b)艺术手段:综合运用唱、做、念、打,c)渲染气氛:用锣鼓、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d)表演艺术: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京剧表演特点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旦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净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丑唱念做打《同光十三绝》程长庚(前排左起第三位)扮演《群英会》之鲁肃。卢胜奎(前排右起第二位)扮演《战北原》之诸葛亮。张胜奎(前排左起第一位)扮演《一捧雪》之莫成。杨月楼(后排右起第一位)扮演《四郎探母》之杨延辉。谭鑫培(前排右起第一位)扮演《恶虎村》之黄天霸。徐小香(中间的一位)扮演《群英会》之周瑜。时小福(前排右起第三位)扮演《桑园会》之罗敷。梅巧玲(后排左起第二位)扮演《雁门关》之萧太后。余紫云(后排左起第三位)扮演《彩楼配》之王宝钏朱莲芬(后排右起第二位)扮演《玉簪记·琴挑》之陈妙常。郝兰田(后排左起第一位)扮《行路训子》之康氏。刘赶三(前排左起第二位)扮演《探亲家》之乡下妈妈。探究: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京剧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固有的并具有综合性的一种表演程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剧艺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