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干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心理危机与干预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是全人类的共同灾难。2003年初开始在我国局部地区蔓延,给广大家庭和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直接影响到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需要紧急应对的公共卫生事件,包括生物、化学、核和辐射恐怖袭击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严重中毒事件、影响公共安全的毒物泄露事件、辐射性危害事件、影响公众健康的自然灾害,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等。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包括发生重大公共卫生或生物恐怖事件、特大自然灾害、特大生产事故等。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应激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复杂动力系统的一部分,是指当个体认识到自身的资源不能满足环境需要时个体出现的特异或非特异的反应,包括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的改变。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应激事件又称应激源(stressor),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必须作出努力去适应这种变化,通常把能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导致躯体和心理健康变坏的环境变化称为应激源。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灾难自然灾难:地震、台风、水灾……人为灾难:核事故、交通事故……混合情况:战争、恐怖袭击……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应激反应(stressreaction)是指个体面对应激情境或事件时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心理(行为)变化。当应激反应的强度或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对个体的社会功能和/或人际交往产生影响时,构成应激障碍。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危机: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经常会遇到应激或挫折,一旦这种应激或挫折自己不能解决或处理时,则会发生心理失衡,而这种失衡状态便称为危机(crisis)。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危机则是由急性心理应激事件引起的严重心理反应,它受应激事件、对该事件的认知和应对方式、人格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危机定义的构成要素事件:突发性有害性、破坏性个体或群体:认知评价:威胁到需要、安全、意义无力应对社会支持不足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危机干预(crisisintervention)就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9.11后的美国人(1)在911之后,大约1/5的美国人感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重的抑郁和焦虑大约8百万美国人报告自己因为911事件而感到抑郁或焦虑8个月后,纽约的很多学龄儿童做恶梦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9.11后的美国人(2)7%的美国人说他们曾因为911事件去找过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同样多的人因为恐怖袭击而服用处方药物,这比袭击事件发生前要高得多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SARS突发事件的特点1.非典的传染性强,可导致死亡;2.当我们知道危险的时候,灾难还在进行中;3.病毒微小,肉眼看不见;谁是病人,常人难分辨;我们无处躲藏;4.无疫苗,无特效药物,感到无力应对;5.患病后要被隔离,亲人无法救助。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应激反应面临应激情境或遭遇突发事件时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的改变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应激反应:情绪改变麻木否认愤怒焦虑、害怕易激惹内疚、责难噩梦感到被遗弃、孤立悲伤抑郁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应激反应:认知方面记忆问题定向问题注意力不集中思考与理解困难不能不想灾害事件计算、决策困难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创伤事件使人的观念发生改变_1原认为这些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随时可发生人们认为世界会很有序的—无法预料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创伤事件使人的观念发生改变-2这个世界是公正的,善有善报,对人有基本的信任--对别人的信任度降低这个世界是可以预言的,事先可预想到的,自己能感到自己的价值—不能正常评价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应激反应:行为反应工作效率下降发火、常与人争执沉默寡言与人疏远饮酒、吸烟、用药增加对人不信任对环境警觉回避触发回忆的场所与活动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应激反应:生理改变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部不适、恶心腹泻出汗或寒战肌肉抽搐肌肉酸痛头痛耳朵发闷“听觉丧失”疲乏月经周期紊乱性欲改变皮疹过敏烧灼感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SARS流行期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SARS患者;疑似者;接触者;家属,同事,朋友等;一线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易感人群;社会公众。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1.急性应激障碍2.创伤后应激障碍3.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4.意识障碍:谵妄状态5.行为障碍:冲动伤人,自伤自杀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指挥部的建立与职责监测和预警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应急处理技术和检测机构及其任务事件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它物资和技术储备与调度。专业队伍建设和培训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灾难心理社会干预预案》大纲一、目的: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危害,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心理健康。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灾难心理社会干预预案》大纲二、原则:1、发展灾难社会心理监测和预警机制,为政府有效处理紧急事件提供决策依据。2、以专业技术为指导,发挥各部门优势,融心理社会干预于灾难救援各种活动中。3、组织当地专业技术力量,形成灾难心理社会干预支持网络并在灾后积极开展救援工作。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灾难心理社会干预预案》大纲三、内容:1.社会心理监测、评估与预警。向政府提供处理与社会行为相关的群体性不良事件(如恐慌、谣言、信息混乱等)的应对策略。构建中央社会心理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凭借现有卫生体系网络,运用常规心理社会行为手段,平时收集公众动态数据,如人群的流动性、社会行为特点;灾后监测人群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变形指数,及时预警通报。并向有关部门提交分析报告和建议。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灾难心理社会干预预案》大纲2.对灾难直接相关人群提供心理救助,提高应对能力。根据灾难级别,快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个体和群体心理评估和干预,实施应急处理工作方案。制定的方案应包括:针对个体和群体的危机干预策略;现场控制策略,以及应急处理队伍心理健康管理技术,等等。另外,要求熟悉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灾难心理社会干预预案》大纲3.对普通大众提供心理支持,稳定社会情绪,预防发生群体性不良事件。根据社会心理测评结果的有效信息,组织专家,利用各种途径,提出具体方案,针对社会心理的变形指数,组织具体实施,为政府提供指导意见。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灾难心理社会干预预案》大纲四、参与部门和人员:1.参与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卫生、民政等部门)部队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研究机构、大学其它部门2.参与人员: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精神科医师、心理卫生人员)灾难救援人员(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战士等人员)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灾难心理社会干预预案》大纲四、流程:见:附件。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心理预警检测指标系统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团市委、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与京湘科技联合推出指数由六个方面构成:1.疫情风险认知2.紧张度3.疫情控制预期4.一般情绪5.应对行为6.未来经济发展预期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心理预警检测指标系统应对能力风险认知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干预的方式:媒体宣传----对大众集体晤谈----对高危人群治疗性干预(心理、药物)----团体、个体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激与干预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面对SARS,多数人恐惧、害怕980名工科大学生心理反应共提取出“回避行为”、“心理恐慌”和“思念亲人”三个主因子“我时常打电话询问家里人的健康状况”(66.4%),“我比以往更想念亲人”(57.2%),“听说周围有人感冒、咳嗽、发热,我就紧张”(16.3)。(江苏盐城张文海等)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面对SARS,多数人恐惧、害怕2003年5月8日-5月21日在搜狐网站进行调查,有1229名网民填写了调查问卷。心理行为反应(%):积极取向54.5较为消极40.5消极取向5.0丛中《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要消极心理行为反应(%)医院是最容易传染非典的地方78.7看到身边的人咳嗽,我急忙躲开,因为我害怕他会传染我非典58.5我每天都十分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害怕自己染上了非典54.2总想找机会逃离疫区26.4我担心如果真的染上非典,会被别人瞧不起,会被亲人遗弃20.8最近身体出现了很多不适,如食欲不振、心慌、胸闷、多汗、手抖、失眠等15.4丛中《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公众心理行为反应三个阶段:轻视阶段:认知缺乏、歪曲重视阶段:恐慌、反应过度等恢复阶段:乐观、麻痹大意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公众心理行为反应第一阶段:轻视阶段(4月20号之前)认知缺乏:不知道SARS是怎么回事无防护认知歪曲:知道一些,但不正确无防护或错误的防护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公众心理行为反应原因:1、非典是一种新型传染病,无知识和经验储备2、媒体报道较少、滞后3、否认:不愿意相信灾难真的会降临4、侥幸心理:认为自己身体好、抵抗力强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公众心理行为反应第二阶段:重视阶段(4.20-5.12)警觉度增高:恐慌,怕感染、怕传染,疑病自信心下降:从众,轻信传言依赖、抱怨他人自责、自我不接纳过度控制:乱用药物、消毒剂、上街戴口罩逃离疫区封锁道路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公众心理行为反应原因:1、每个人都是易感者,有致死危险2、无确定感、不可把握和控制3、缺少应对知识和经验4、缺乏应对措施5、不良的人格基础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公众心理行为反应第三阶段:恢复阶段(5.12-6.11)适应:警觉度降低,厌倦过分乐观:认为危险已经过去恢复正常生活:忙工作,疏于防护后遗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神经症等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公众心理行为反应原因:心理疲劳认知歪曲寻求新异生存压力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社会公众心理应激干预医务卫生人员是主力军,要主动出击大众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团体、家庭辅导,健康教育个别辅导联络会诊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干预策略1.政策和法规引导2.科学和知识的指导3.信息支持4.健全机制、提供保障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干预要点1.了解非典性质,掌握情况,心中有数2.介绍、提供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3.有症状及时就医4.若有接触,自我隔离5.接纳自我:恐惧、紧张、焦虑2006年3月2日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

1 / 9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