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岳阳小学唐雷摘要: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思维,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却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形式化的情境、偏离重点的情境、无思维深度的情境和无趣的情境等,这样的情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帮助作用,反而耽搁了课堂中的宝贵时间,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针对重点创设情境,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注重思考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选取趣味性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词:情境创设问题对策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教师常用的一种策略,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思维,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由此可见,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往往是形式化的、偏离教学的、无思维深度的、甚至无趣的。本文是我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深入分析、思考及提出的对策研究。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情境的创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许多一线的教师也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的进行情境创设。然而,一些热闹的情境是否真正帮助了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其中有很多不容乐观的现象,也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所以,教师需要更加深入、准确的把握情境创设,让它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而不是创设一些流于形式,偏离重点,无思维深度,了然无趣,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情境。1.形式化的情境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当中,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的投身于情境创设大流,在他们看来,不管教学是否有效,只要戴上了情境创设的帽子,就遵循了新课标的要求。于是开始不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就随意的创设情境,或是把“现成的”情境通过多媒体或其他的形式在课堂上再现出来。而接下来的课堂教学都是围绕这样的情境所展开的,试问这种“现成的”情境怎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这种没有目标的情境,是脱离了学生实际的,是流于形式化的。2.偏离重点的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应该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提供条件,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土壤,不能偏离教学的重点。为教学内容提供服务,是进行情境创设的核心与前提。而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却是在兜圈子、猜谜语、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虽然看上去课堂学习氛围“浓烈”,却淡化了数学的本质内容。所以,没有真正服务于教学的、没有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而创设的教学情境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3.无思维深度的情境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而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常常为了顺利完成教学内容,而提出一些无思维深度,甚至假问题的情境。如:在教五年级上学期的“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探究一开始,教师就问:能不能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呢?然后直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来拼,然后极其顺利的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虽然整个探究过程显得非常“成功”,但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被老师提问中的“完全相同”给固定了。为什么要用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来拼?学生不知。这也就在他们的认知上形成了空白,探究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虽然是问题,但却没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提升。4.无趣的情境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能较快、较好的接受教学信息。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因此,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考虑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常常是大同小异,甚至千篇一律。如:新课程(上海版)教材及相配套的教学课件是用小胖、小巧、小丁丁、小亚四个人物的学习或生活的情境图来呈现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常常一味的借用书中这样的情境。而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成长过程中,生活经验在不断丰富,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一二年级的学生会对书上小朋友的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兴趣,而到了中高年级的学生就会觉得很假、很不真实。致使以后的学习枯燥、无趣,甚至无效。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教学情境的有效对策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将知识蕴含在以情境为载体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揭示必要的数学思维和知识发展的过程,这既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又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还是贯彻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数学学科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需要。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学习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情境学习资源,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让学生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自身的学习需要,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如在教“凑整”(上海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这一内容时,我创设美国小朋友到中国购物的情境,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这个”商店不收美元怎么办?(2)请你仔细想一想1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多少钱?并出示出示1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是8.0806元。此时,学生开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始在小组内讨论,学生甲说:“我觉的一美元可以兑换8.081元”,学生乙:“她说的不对,我认为应该是8.08元,因为人民币的最小面值是分”,学生丙:“我跟他的想法不一样,我觉得应该兑换8.1元,因为根据我的生活经验,分这个面值在生活中已经不流通了,所以就是8元1角”,“不对,是8.08元”……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熟悉自然,不仅唤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亲切感也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2.针对重点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创设教学情境既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与探究内容最贴切的情境,让学生及时发现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并很快投入到探究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把学生引导到建立数学模型上来。在教“可能性”这节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有同样大小的球,分别标有1~9这9个数字,请你选择其中的4个球放入盒子里,使以下条件成立:(1)摸出一个球,一定是双数(2)摸出一个球,可能是双数(3)摸出一个球,不可能是双数学生通过在此情境中的学习,不仅知道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还掌握了通过改变条件可以使确定和不确定的事件相互转换。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成功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3.注重思考性创设教学情境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要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提高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解决问题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具有思考性,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一定的发挥。如:我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在进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我共提出三个问题:(1)如何才能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换化成长方形的面积?(2)为什么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它剪开?(3)转化完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变成了长方形的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不仅掌握了如何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解决,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要沿着高把平行四边形剪开,最后也就顺其自然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种有思考性问题情境的创设,也真正的让学生做到了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4.选取有趣味性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数学的趣味性,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在教“循环小数”这一内容时,我创设了如下的情境: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从前有座山……这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怎么数学教师上了给我们讲起了故事,这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通过故事学生也体会到了循环小数的“循环”之意,并且兴趣盎然。相信教师只要用真心投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就不难挖掘出创设趣味性情境的素材。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教学情境的思考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广阔的的数学探索空间。但创造有效的教学情境绝非是把“现成的”情境照搬过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要在实践中多多反思,把创设情境的重点放在“趣”、“实”、“思”等方面,让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让务实高效的教学情境,真正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参考文献:1.余文森教学情境《有效教学十讲》2.吴黎贞浅议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误区与策略《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13.李玉龙邓芙蓉论小学数学情境及有效创设《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2.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