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沁园春长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导语:古来有才学有抱负之士,一但登临送目,凭高揽胜,必生万端感慨.日月的变迁,家园的忧患,人生的苦辛一齐涌上心头,奔赴笔端.曹操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以显英雄气概.杜甫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叹时运不济,这些的名作,不胜枚举,《沁》一词更以其境界的开阔,气势的恢宏令吟赏者叹为观止.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政治)、战略家(军事)和理论家(思想),诗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他创作的许多诗词,气魄雄浑,意境阔大,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情怀。诗人臧克家说:“他的作品,给传统的诗词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博大渊深的胸怀,厚实的文学修养,高超的表现艺术。”“毛泽东的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作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毛泽东16岁时作1925年的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1925年,中国革命形势迅猛发展,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接近大决战。斗争的焦点是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国民党内一部分反动派,阴谋策划反革命政变,篡夺革命领导权;共产党内,陈独秀认为革命应由资产阶级领导,否认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忽视农民这一最大的同盟军。在这种情形下,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东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毛泽东思潮如涌,挥毫作词,艺术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关于“词”:词是随着燕乐(燕,同“宴”,因常用于宴会而得名)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一种文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长短句”、“乐府”。词在形式上有几个突出的特点:1、每首词都有词牌名,又叫词调名。词调是用来规定这首词的音律的,所以每个词调的字数、字声以及用韵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不能任意改变。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个字以内中调:59-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2、一般的词都分为几段,一段又叫做一片,或一阕。大多数词都是分为上、下两片,单片的词少。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只一段,也叫一阕双调:两段,叫上下阕,或叫上下片三叠、四叠:三段、四段3、句式长短不一。人们根据词句式上的特点,又把词称为长短句。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百舸峥嵘寥廓挥斥遒浪遏飞舟(qìn)(gě)(zhēngróng)(liáokuò)(huīchì)(qiú)(è)生字正音: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为什么要把“独立”提前,能否将“独立”改为“站立”,“直立”等?将独立提前,增强了表现力,好象是一个特写将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独立”不仅仅是表明是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还可以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有“独坐敬亭山”的超脱.“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意境.)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意境何其相似)比较阅读:立时间:地点:抒情主人公:寒秋湘江橘子洲背景、氛围(为全词奠定壮阔的基调)独立——当场只手、砥柱中流的英雄气概衬托看万山红遍(霜叶红于二月花)(异曲同工)此处暗喻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层林尽染“染”:活画出山上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的壮美.“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联想?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击:准确的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的矫健雄姿.“翔”改为“游”更准确点,鱼儿能像鸟一样飞翔吗?“翔”能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从容自如.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漫江碧透万类霜天竞自由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关键字词揣摩立——独立寒秋,表明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染——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万山红遍的情状,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形势,暗示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击——强劲有力翔——自由轻快、从容自如。“意象”简释意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上片,一个重要的动词领起意象动词:看意象: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雄鹰、游鱼、万物、霜天比较:枯藤、老树、昏鸦、瘦马生机勃勃昂扬奋进从空间: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从状态: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以壮景抒豪情象意沁园春长沙(上阕译文)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望层层叠叠地枫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红火;近看碧绿清澈的湘江,无数船只在争相行驶。雄鹰在高空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间地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面对这一派勃勃生机地大千世界,怎能不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你的主人?品味赏鉴上阕:主要写景,写眼前之景。即描绘了绚丽的湘江深秋景色,突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精神。自然地提出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主要抒情。通过追忆往事,表现革命青年的战斗风姿和远大抱负。上下阕的联系: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借景抒情,景情合一。上阕,诗人面对充满蓬勃生气之景发问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通过革命豪情的抒发,艺术地回答上面的问题,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来的全国人民来主宰这个世界。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与蔡和森、何叔衡等领导群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反动军阀进行不屈的斗争。创办“新民学会”,主编《湘江评论》,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和共产党地方组织,领导湖南工农运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回忆往昔,曾经同许多同志在这一带游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那时候,正当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溢;同学们意气奔放,正显得遒劲有力,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下阕译文)结尾说明了什么?革命青年壮志凌云,以天下为己任,当主宰宇宙!——巧妙回答了前面的问题。中流击水: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名词。此处象征了作者在新时代的大潮中,乘风破浪,立志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激励了革命青年要做革命的中流砥柱,发扬革命精神。全词主旨《沁园春长沙》一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壮志豪情。写作特色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语言精炼,表现力强1、意境壮阔,伟人胸襟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同为写秋景,李清照在词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古来文人写秋景,总有“悲秋”情绪,李清照便在此类。本词中,词人描绘了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抒发了词人悲秋伤别的愁苦之情。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教学拓展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毛泽东)毛泽东诗词名句1、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2、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3、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4、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5、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6、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7、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