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鲁迅教学目标•进一步学习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鉴赏环境描写的作用•把握小说主题一、知人论世•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我们在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故乡》、《社戏》、《孔乙己》以及今后我们将要学到的《药》、《阿Q正传》等都选自《呐喊》。《彷徨》收入1924~1925年所写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祝福》是我们在中学阶段所学鲁迅小说中唯一一篇选自《彷徨》的。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子君、孔乙己等。《祝福》背景提示《祝福》写于1924.2.7.,最初发表于1924.3.25.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第二个短篇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第一篇。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而农村的劳动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痛苦最大。她们不仅没有地位,而且没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妇,就更受人歧视,甚至连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也被剥夺了。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识字记音:钝dùn响幽微寒暄xuān散满监生绞丝银镯子五更天享用夹着烟霭瓦楞léng朱拓tà陈抟老祖瘦削不堪间jiàn或胆怯谬miù种忌讳安分炮烙草窠鄙薄窈陷执拗强脾气乞丐qǐgài悚sǒng然踌蹰chóuchú不更gēng事俨yǎn然雪褥rù瑟sè瑟有声尘芥jiè堆形骸hái颊jiá新正zhēng沸反盈天yíng贺家墺ào荸荠bíqí絮絮xù呜咽yè驯xùn熟桌帏wéi讪讪shàn敛liǎn怔zhēng怔|咀嚼jǔjué渣滓zhāzǐ瞥piē拗niù不过蹙cù缩诡秘门槛kǎn窈yǎo陷惴惴zhuì歆享xīnxiǎng牲醴lǐ蹒跚pánshān毕竟钝响寒暄烟霭惶急怨府忌讳宽宏(洪)大量驯熟桌帏蹙缩诡秘赏鉴识记字形读出下列生字钝响幽微寒暄散满监生绞丝银镯子五更天享用夹着烟霭瓦楞朱拓陈抟老祖瘦削不堪间或胆怯谬种忌讳安分炮烙草窠鄙薄窈陷执拗强脾气乞丐悚然踌蹰不更事俨然雪褥瑟瑟有声尘芥堆形骸颊新正沸反盈天贺家墺荸荠絮絮呜咽驯熟桌帏讪讪敛怔怔|咀嚼渣滓瞥拗不过蹙缩诡秘门槛窈陷惴惴歆享牲醴蹒跚模样停泊血泊倔强阿弥陀佛勉强苦闷应和懒散铺盖下列生字书写有错误的是毕竞钝响寒喧烟霭惶急怨府忌讳驯熟桌帏蹙缩宽洪大量鬼秘赏鉴草窠缪种走头无路圆蓝百无聊懒秘密神采价廉物美二、思路探究•1、故事梗概•祥林嫂是卫家山人,二十六七岁那年春天死了男人,……,这一年鲁家竟不用雇短工。新年刚过了不久,祥林嫂到河边淘米洗菜,……日子还算安稳。哪知两年以后,厄运再次降临到祥林嫂头上。……但镇上的人却渐渐对她失去兴趣。自从和柳妈谈了天,……她的精神更不济了,记忆尤其坏,最后……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在鲁镇即将进行祝福之时,•提问:(1)这篇小说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呢,还是另有特点?•明确:在序幕后写出了故事结局,属倒叙手法。•(2)这种叙述方式有何特点及作用?•明确:从情节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对读者有较强的吸引力;从小说的矛盾关系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死去,而且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突出了人物的矛盾关系,有利于突出主题。提问:运用倒叙的方法一定要注意衔接,文中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明确:“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祝福》的情节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祥林嫂形象的刻画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四、思考:找出文中关于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比较它们的异同,思考其用意。第一处:初到鲁镇。年龄:二十六七服饰: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容貌: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也白胖了眼神:只是顺着眼这段肖像描写,显示第一次进鲁镇的祥林嫂年轻新寡的身份,但身体健康,也表现她勤劳、温顺、安分、易满足的性格特点。从第一二次肖像描写可以看出祥林嫂在人生路上受到了惨重的打击,内心痛苦又难以表达。这次与上次进鲁镇的情形变化很大,不仅在面貌、眼神上,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第二处:再到鲁镇。年龄:服饰: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容貌: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神: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段运用版画式的人物描写,突出了祥林嫂的身份(沦为乞丐)、精神状况(麻木痛苦、濒于崩溃),遭遇(大年夜街头行乞,无人同情)。第三处:死前与作者相遇。年龄:四十上下服饰: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面貌:头发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眼神: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肖像描写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它的眼睛.”找眼睛论特点初到鲁镇再到鲁镇讲阿毛故事捐门槛不让祝福行乞问有无灵魂顺着眼善良、安分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没有神采,直着眼睛精神有些麻木分外有神又有希望失神眼睛窈陷下去再受打击,濒于绝望眼珠间或一轮麻木忽然发光一丝希望反对再嫁——逃、撞怕被分身——捐(门槛)怀疑灵魂——问行动描写性格倔强,有一定反抗性善良的祥林嫂•以为辛勤劳作能安心生存•以为丧夫失子能博得同情以为捐得门槛能减去罪孽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亚里士多德自幼成孤——做童养媳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守命不成——街头惨死苦命的祥林嫂善良人的一生祥林嫂: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所处的人文环境•讨论: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讨论:他们各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和性格特征?•对祥林嫂有什么样的态度?•这些人是如何将祥林嫂逼上死地的?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的人物鲁四老爷、四婶、祥林嫂的婆婆、大伯、小叔子柳妈鲁镇的人鲁四老爷•1鲁四老爷的身份如何?•2鲁四老爷书房中的摆设是什么样的?•3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惯有表情是什么?对鲁四老爷的侧面描写——书房描写•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指作者通过对其他人物的反应、态度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对联:一边脱落内容:间接描写书籍:内容凌乱残缺(懒散)(虚伪)(封建礼教思想)(不学无术、装点门面)鲁四老爷的激动共有三次•第一次,那是在小说中的“我”刚来到他宅子的时候: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第二次是在得知祥林嫂死的时候,他“且走而且高声”的说她是“谬种”。•第三次是在祥林嫂被婆家劫持后,“可恶!然而……”和后来面对卫老婆子说的“可恶!”“然而……”4鲁四老爷真是懂得和做到“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了吗?5鲁四老爷有过情绪比较激动甚至大动肝火的时候吗?对鲁四老爷的正面描写语言:大骂新党高声咒骂祥林嫂:“谬种”(“可恶!然而……”(行动:皱眉(顽固保守、迂腐守旧)冷酷无情、自私迷信)虚荣、冷漠、顺从)(封建迷信)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文学作品中指作者直接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刻画描写。9、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文学作品中指作者直接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刻画描写。10、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指作者通过对其他人物的反应、态度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鲁四老爷的描写:身份:讲理学的老监生直接描写语言:大骂新党对联:一边脱落内容间接描写书籍:内容凌乱残缺((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顽固保守)(虚伪)(懒散)(封建礼教思想)不学无术、装点门面)鲁四老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迂腐、保守、顽固、落后,反对一切革命变革,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地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和默许的,是导致祥林嫂残死的人物•我: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新道德、新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反对旧道德、和封建迷信,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思考:祥林嫂对她自己有没有责任呢•“反抗”主要表现在:祥林嫂逃出婆家,希望重新生活,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通过捐门槛清洗罪名;对死后魂灵的有无的怀疑则说明了她最后对整个传统的封建观念发生了怀疑•“没有反抗”主要表现在: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以死抗争,只是为了所谓的贞节;面对加诸身上的罪名,努力清洗,却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捐门槛上。•由此可见,祥林嫂本人也是个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的人,她把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当作救命稻草,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恐怖的深渊。因此,我们可以说,祥林嫂也是杀害自己的凶手之一,她的死,既是他杀,也是自杀。但不管是他杀还是自杀,归根到底,是封建礼教将可怜的祥林嫂逼上了绝路。•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先生有关《祝福》的一段精辟的论断所说:“(《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思考: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明确: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主题思想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矛盾,深刻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思想对人的毒害、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的分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描写作用环境描写的分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营造氛围),②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③交代人物身份,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④象征意义和暗示作用。⑤衬托人物心情⑥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⑦深化文章主题⑧交代社会背景,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这部小说还有哪几处环境描写?•明确:•一:开头的祝福场景;•二:祥林嫂死后当晚“冬日雪短……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一节;•祝福前夕柳妈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