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习心理过程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上海市蓬莱路第二小学章豫杰摘要:一个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就会对体育学习感兴趣,能增强学习体育的毅力,克服体育学习中的困难,从而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在众多的非认知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兴趣这一非认知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兴趣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的社会实践培养起来的。兴趣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还存在另一条路线,这就是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的依次发展。从教师这一角度我们是从引趣→激趣→增趣这三个层面来设计学法和教法,培养其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使之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关键词:体育锻炼习惯学习心理过程前言近日由本市权威部门进行的一项上海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令家长和专家忧心冲冲:尽管上海孩子的个头在不断“窜高”,体重在持续增加,但他们的体质却在走下坡路。在反映人体速度、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等主要体质水平的测试中,无论男女,7至18岁所有年龄段的平均成绩都比1995年有所下降。与此同时,青少年肥胖症比例上升,而糖尿病等传统上的“成年人疾病”竟已“现身”15岁以下人群。前言营养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体质水平的“负增长”只有一个解释:体育锻炼不到位,营养的增长并没有转化为身体素质的提升。需要追问的是,上海青少年体育锻炼到底“缺”在哪里?缺失一:体育课列入“小三门”;缺失二:体育教学效率不高;缺失三:社区体育淡忘青少年。据了解青少年体质下降在全国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并已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去年,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出台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首次提出把“体质健康”作为学校体育的目标,本市中小学“二期课改”也在增加体育课时、提高体育教学效益等方面进行探索。而我校为了能让《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效的实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想从孩子的学习心理过程这一角度来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孩子自觉主动的去锻炼身体,相信有了这些好习惯,他们的健康状况会有所改善。前言我们小学教育工作的对象正处在思想观点、文明习惯与意志品质等发展的最佳时期。他们的心田是奇异的土壤,今天播下思想的种子,明天得到行为的收获;今天播下行为的种子,明天得到习惯的收获,今天播下习惯的种子,明天得到性格的收获;今天播下性格的种子,明天得到成功的喜悦。人们由于实践活动和行为方式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一个人只要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具备良好的性格,才能形成、发展其健康的个性。前言从心理机制来说,体育锻炼习惯是一种定型化和自动化的条件反射,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强化和积累而形成的。它是指学生在较长的体育学习时期内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形成和巩固下来的一种行为定势。俄国教育家多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殖,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它的利息。”这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日后乃至整个一生的学习都会发生积极的影响。一个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就会对体育学习感兴趣,能增强学习体育的毅力,克服体育学习中的困难,从而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反之,不良的体育锻炼习惯不仅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还会因此引起学生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不求上进。前言学习心理过程是指人在学习中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即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主要是人脑),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合在一起简称为“知情意”。认识、情感或意志这三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在一起。在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的效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有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作为一个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非认知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作用。研究对象与方法好奇心引趣兴趣求知欲体育锻炼习惯增趣激趣研究对象:蓬莱路第二小学全体学生研究时间:2004年9月~2005年6月研究方法:行动探究法、教育叙事法结果与分析小学生体育锻炼中的不良习惯的分析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分析小学生体育锻炼中的不良习惯的分析实践探究发现,小学生的体育习惯表现出种种不良倾向,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首先是体育学习的动机不正确,他们往往抱着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后做做游戏、玩一玩放松一下的心态参加体育课学习,把体育课当成了游戏课,把体育活动当作玩耍取乐,因而他们对体育游戏表现出兴趣,而不愿参加课堂组织严密、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相对较大的学习活动。其次是他们的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活动往往需要教师的监督,不会主动地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使自己的行为能服从于一定的学习要求。其三是学习的自制力不强,学习过程容易受干扰,不能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来约束自己产生与学习任务相反的行动。其四是他们的学习不能持久,缺乏坚韧的意志毅力去克服学习活动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分析1、认真活泼的学习氛围的习惯2、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3、互相学习,集体合作的习惯4、自主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结论与建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一年的探究,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人数较之于前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有所增强,90%的学生初步形成了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兴趣、态度、情感等非认知因素并不是孤立分割的,往往是粘胶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不能分项独立地进行,而因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综合考虑,进行实施。在教学中要把重视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因素摆到与认知因素同等重要的位置,认真落实到每一节课上,才能把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因素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参考文献张万兴,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手册,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