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业强市的战略部署,加快我市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保持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特制订本规划。一、“十一五”制造业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制造业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全市经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制造业强市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以人为本、结构优化、科技兴工、外向带动、重点发展、名牌效益”六大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制造业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全力推动工业调整振兴,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达到2076家,比2005年增加了431家,从业职工人数达到60万人,制造业企业总资产达到2561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近一倍。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064亿元,年均递增18.9%,实现利税389亿元,年均递增17.6%,实现利润250亿元,年均递增16.7%,2010年制造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为72%,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9.2:62:28.8调整到2010年的7.9:55.9:36.2,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5%。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由2005年的575家发展到2010年的1072家,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由31家发展到82家,过50亿元的发展到5家。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入1564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近一倍。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装备水平得到提升,产业和产品结构得到优化。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2028.1亿元,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的37.02%,比2005年的24.9%提高了12.12个百分点。培植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新型系列医疗器械、碳纤维、传真机关键件、热转印打印机、激光打印机、高性能子午胎、通讯光缆、数控机床、航空地面设备等产品已形成一定规模,部分产品居于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发展了一批重要的产品生产基地。我市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轮胎、渔具、木工机械、地毯等生产基地,重要的造船、汽车零配件、镀膜玻璃、家纺等生产基地;培植了一批国内知名品牌。培植山东著名商标75个,其中:“金猴”、“三角”、“双轮”“山花”、“洁瑞”、“华夏”等20个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培植山东名牌产品142个,其中:寒思羽绒服、艺达化纤被、中鲁果汁、蓝星玻璃等19个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3、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到“十一五”末,全市市级以上技术中心达到119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44家、市级67家,分别比“十五”末新增60、5、24、31家;全市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3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61家,市级70家;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船舶、地毯、家纺3家省级行业技术中心,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明显增强。全市共完成技术开发项目6105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08项,填补国内空白351项,承担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1214项。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由“十五”末的26.3%提高到2010年底的31.5%。“十一五”以来,共申请专利14506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479项,共获得授权专利9662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72项。共取得科技成果584项。4、信息化步伐逐步加快。截至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由2005年128家发展到278家,实现销售收入由2005年的357亿元发展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25.2%,实现增加值278亿元,年均增长26.7%,利润38亿元,年均增长25.4%,利税52亿元,年均增长24%。在产品研发、生产控制、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节能减排等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工业软件、应用电子、行业应用方案等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推广。全市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应用普及率达到80%,产品开发、生产周期平均缩短30%,智能控制技术在流程型生产企业中应用普及率达到85%以上,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率达到90%,产品数据管理(PDM)、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等应用率达到90%,电子商务、移动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推进了产业技术、商务模式、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的创新。5、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2010年底,全市万元GDP能耗预计比2005年下降22%。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成效明显。全市百户重点用能企业17项主要产品单耗保持持续下降,至2010年底,实现节能超过60万吨标准煤。资源综合企业快速发展,全市经省、市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达到64家,年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210多万吨,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以化工、造纸、印染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为重点,稳步推进清洁生产,“十一五”期间,完成102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已关停立窑水泥生产线14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24.3万吨,提前并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期间关停6条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落后熟料产能106.6万吨的工作任务。关停“小火电”27.1万千瓦,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十一五”期间10万千瓦的关停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市制造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低。到2010年,全市制造业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只有5家;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仍比较少,科技人才短缺,研发投入不足,产品技术升级的途径仍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为主;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小。缺少国际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化、大型化、成套化的高附加值产品和在国内外能叫得响的名、优、特产品少;产品关联性不够强。产业链条较短,企业间相互配套、协作生产的能力较弱。此外,资源制约和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二)“十二五”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1、国际发展环境分析。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各国经济复苏仍不均衡,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全球市场需求回升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世界将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绿色发展成为一大趋势。不少发达国家在应对危机中提出“绿色新政”,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领域创新发展。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对我国和我市制造业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大。2、国内发展环境分析。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将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也将随之调整变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结构升级的约束增多,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3、我市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党中央把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部署,转方式调结构的决心坚定,政策导向明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为我市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全省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金融危机催生的产业和科技革命,对我市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倒逼机制。另外经过近年来的积累,我市制造业具备了一定规模,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契机,着眼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着力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紧紧依靠技术进步,加快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特色产业优势突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现代制造业体系。(二)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注重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2、创新引领原则。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改造提升工艺、装备水平,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3、内外并重原则。“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利用两种资源,拓展两个市场,加强与国内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4、市场主导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注重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经济、法律和政策手段,引导制造业的调整与发展。(三)目标1、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850亿元,年均递增10%。实现销售收入10000亿元,年均递增12%。实现利税660亿元,年均递增10%。实现利润440亿元,年均递增10%。2、到2015年,我市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信息化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60%,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500亿元。3、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2%以上。4、到2015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0家,行业技术中心达到5家。5、到2015年,全市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过50亿的大企业集团30户,其中100亿元以上的10户,200亿元以上的2户。6、到2015年,节能减排机制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基本建立,制造业单位能耗低于全市单位GDP能耗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降低。三、发展重点“十二五”期间,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调整组织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制造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一)打造现代产业体系追踪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抓住重点领域,打通关键环节,发展龙头产品,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着力培植海洋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新材料。以国家“863”新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为依托,加快推进医用高分子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铝镁合金材料、钛合金材料、功能玻璃、化工新材料等特色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推动我市新材料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重点研发生产复合材料、结构材料、功能材料、金属材料,并加快相关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复合材料,加大节能、长寿命、轻量化、环保型、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品的研究开发力度,重点进行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及其制品研发,加快低成本碳纤维及制品产业化生产,研究开发高性能涂料和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产品、高性能橡胶材料及其制品、聚氨酯汽车材料及制品等产品。结构材料,研究开发高性能陶瓷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弹性体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功能材料,研究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薄膜材料、燃料电池及烧碱用质子膜材料、节能环保纳米轮胎、保温材料、高性能平板显示材料、新型耐热材料、纳米纺织材料技术及其相关产品。金属材料,重点加快铝镁合金材料、耐磨耐蚀材料、非调质钢及其相关产品的产业化进程。(2)新信息。引导优势资源向新信息产业聚集,加速信息产业向高新化发展,突破大规模集成电路、新一代通信网络、传感器与RFID(射频识别)等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信息企业和产业基地,全面发展三网融合、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以北洋电气集团、新北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