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全然进入“人曲合一”的境界——《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一、发现一道风景师:不用我说大家也一定清楚,《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是吧?生:(齐答)是。师:但是,关于“二泉映月”,还有一点,如果我不提醒,大家就不一定清楚。其实,“二泉映月”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著名的风景。不信,你去书上找找看。就是这篇课文,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还真不少。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师:谁找到了?把你找到的风景读给大家听一听。生1:(朗读)“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水声。”师:好一个“水面月光如银”。这是一处,继续找。生2:(朗读)“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师:“二泉”之名就是这么来的。大家注意听,你再读一读。生2:(朗读)“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师:没错,这泓清泉,就是“二泉”。好,已经找到两处了。请继续找。生3:(朗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师:这段文字藏得很深呐,目光不敏锐,是很难发现的。哪两个词在直接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生3: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师:好,又发现了一处,已经三处了。还有别的发现吗?还有吗?生4:(朗读)“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师:阿炳看不见了,但你却看见了。你看见什么了?生4:我看见了“月光似水,静影沉璧”。师:“静影沉璧”指的是什么?生4:指的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泉水中。师:你们谁知道“璧”的意思吗?生5:“璧”就是美玉。师:是的,一轮圆月倒映在泉水中,就像一块怎样的美玉呀?生6:洁白的美玉。生7:透明的美玉。生8:像大圆盘一样的美玉。师:现在明白“静影沉璧”的意思了吗?生:(齐答)明白了。师:整整四处,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虽然这道风景散见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但还是被我们一一发现了。王老师已经把描写二泉映月的优美词语都摘了下来。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师:谁来读一读?(停顿了较长时间,让学生在心里读读)把两个词语连在一起读,一组一组地读。好,第一组谁来读?生1:(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师:读词语,正确是第一位的。好,这八个字,你读得完全正确。读正确之后,你能不能读出一种感觉来。这两个词,放在你面前,他们带给你一种什么感觉?读的时候,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1:(再次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师:很好,有感觉了。你注意这个“茫茫”,一眼望去,茫茫无边。你再注意这个“月夜”,它应该是静静的,没有喧闹,没有嘈杂。有感觉吗?再读一遍。生1:(再次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师:好,很好!就是这种感觉。“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咱们一起读——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师:齐读不一定非得大声。轻轻地、缓缓地读,更能给人以一种“茫茫月夜”的感觉。再读一遍。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师:很好!带着这种感觉,谁来读读第二组词语?把感觉读出来。生2:(朗读)“一泓清泉,静影沉璧。”师:太好了!听了她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看到了什么?生3:我看到了一股股清泉流到了一起。生4:我仿佛看到一泓清泉在缓缓的流淌着,发出了美妙的声音。生5:我看到有一轮金黄的圆月倒映在清澈的泉水中。生6:我看到水面非常非常的平静,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好像一块洁白的美玉。师: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意境啊!来,咱们一起读——生:(齐读)“一泓清泉,静影沉璧。”师:好,第三组,谁来读?生7:(朗读)“流水淙淙,蜿蜒而来。”师:这声音就萦绕在我们的耳畔。你读——生8:(朗读)“流水淙淙,蜿蜒而来。”师:这声音继续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着。你读——生9:(朗读)“流水淙淙,蜿蜒而来。”师:这声音一遍又一遍的萦绕在我们的耳畔。你读——生10:(朗读)“流水淙淙,蜿蜒而来。”师:好!最后一组,咱们一起读。生:(齐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师:很好!就是要读出这种感觉来,读出这种节奏来。你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这八个词语变了。变了,变成了什么?生1:变成了一首小诗。师:是呀,变成了一首诗,变成了一首小小的诗,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来,谁来读一读这一首小诗?生2:(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师:读出了什么感觉?生2:读出了月亮照在水上很优美的感觉。师:读出了优美的感觉。你来读读这首小诗。生3:(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师:读着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3:我体会到了一种很优美、很安静的感觉。师:谁再来,读出你自己的感觉来。生4:(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师:什么感觉?生4:清幽的感觉。师:优美的,安静的,清幽的,可能还会有别样的感觉。来,我们一起读这首小诗,读出你自己的感觉来。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如银的月光,那么皎洁、那么明亮;一泓清泉,缓缓地流淌着,那么清澈、那么纯净。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是那么圆润、那么空灵。但是,同学们,这如银的月光,这清澈的泉水,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什么?生1:一片黑暗。师:一片什么?生2:一片黑暗。师:一片什么?生3:一片黑暗。师:是的,“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生:(齐答)黑暗。师:“一泓清泉,静影沉璧”,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还是——生:(齐答)一片黑暗。师:“流水淙淙,蜿蜒而来”,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依然是——生:(齐答)一片黑暗。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永远只是——生:(齐答)一片黑暗。点评:王崧舟老师曾说:“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配器、音响的和谐。”确实,他所倾力营造的格调总是那么和谐,而节奏和旋律又灵动自如,富于变化,或浓或淡,或徐或疾,跌宕起伏,错落有致。有时清新淡雅,如小桥流水,轻柔宁静,有时又如沧海横流,汹涌澎湃。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重点处,重要环节上,他总是不惜浓墨重彩,极尽渲染。这时,他往往采用回环往复的一连串的排比的方式来重锤敲打,推波助澜。这一串又一串的排比,一咏三叹,循环往复,紧扣着文章的中心,紧贴着文章的重点,犹如大江奔涌,飞流直下,以势不可挡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强烈地撞击着孩子们的心灵,在他们的心中铭刻上了难以磨灭的痕迹。也许,这浓浓的情韵,美好的情怀,诗化的语言,魅力四射的语文课,将成为孩子们心中永远珍藏的甜蜜的回忆。二、体验一段人生师:黑暗,黑暗,除了黑暗,还是黑暗。置身于黑暗世界中的阿炳,在那个中秋之夜,在那个二泉池畔,他在想些什么,他又在听些什么?默读课文,请把你的目光聚焦到阿炳的身上。生:(默读课文,寻找刻画阿炳心理活动的文字。)师:中秋之夜,二泉池畔,面对这淙淙的流水声,双目失明的阿炳思潮起伏、思绪万千。请问,他想到了什么?生1:他想到了师父说过的话。师:是的,师父曾经跟他说过这样的话——生1:(朗读)“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师:他还想到了什么?生2:他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师:(板书“坎坷”)请为“坎坷”换一个词语。生3:苦难。生4:痛苦。生5:穷困。生6:屈辱。生7:悲惨。生8:可怜。师:(对以上词语一一板书)同学们,他的苦难、痛苦,他的穷困、屈辱,他的悲惨、可怜,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生:(默读课文,寻找有关词句。)师:谁来读读你的发现?生1:(朗读)“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师:我们一起读读这段文字。生:(齐读)“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师:这段文字当中,有阿炳的苦难和痛苦吗?生:(齐答)有!师:有阿炳的穷困和屈辱吗?生:(齐答)有!师:有阿炳的可怜和悲惨吗?生:(齐答)有!师: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地去看,这段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变成了怎样的画面?“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生:(闭眼听老师的朗读。)师:同学们,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经有五六十年了。他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时代。你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是怎样艰难地行走在卖艺的路上;也许,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中午,拉着二胡的阿炳,突然晕倒在地上,事情将会怎样发展;也许,在卖艺的路上,阿炳不小心撞上了一摊水果,你又将看到什么?也许,一个粗鲁的大汉硬拉着阿炳去给汉奸唱堂会,但是,阿炳他……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下来。生:(各自写话,用时约5分钟。)师: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1: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拿着胡琴在街上卖艺,当他不小心撞到小摊时,即使他连声说“对不起”,无情的摊主也不肯放过他,硬是把他一天辛苦赚来的钱全部都拿走了。师:留给阿炳的,是人世间的冷漠和屈辱啊!说说你看到的场面,好吗?生2: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不小心碰翻了人家的水果摊,虽然说了“对不起”,还趴在地上一个一个地拣水果,但是,凶狠的老板还是对他拳打脚踢。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帮助他,只是在一旁讥笑他。师:为什么?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对待阿炳?生3:因为他是一个瞎子。生4:因为他只是一个卖艺的人。生5:因为这时候的社会十分黑暗。师:你们还看到了怎样悲惨的画面?生6:我看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别人吃着团圆饭时,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拉着二胡,穿着破烂的单衣,吃着别人剩下的饭菜,睡在牛棚里,没有被子,没有床,没有枕头。师:只有寒冷,只有饥饿,还有那无尽的黑暗和凄凉。生7:我看到一个气势汹汹的大汉,一边拉着阿炳,一边说着:“快去给我家老爷拉曲子去。”阿炳说什么也不肯去。大汉急了,抡起拳头就往阿炳的脸上、身上打去。阿炳被打得鼻青脸肿,鲜血也一滴一滴地从脸上流了下来。但阿炳死也不去给那个老爷拉曲子。师:是的,他要用死来捍卫做为一个人的尊严啊!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看到了阿炳的生活,走进了阿炳的世界。那里有着太多的苦难和痛苦,有着太多的穷困和屈辱,有着太多的可怜和悲惨。但是,面对苦难和痛苦,阿炳可曾放弃对音乐的热爱?生1:没有放弃。生2:没有放弃。师:面对穷困和屈辱,阿炳可曾放弃对光明的向往?生3:没有放弃。生4:没有放弃。师:面对可怜和悲惨,阿炳可曾放弃对幸福的追求?生5:没有放弃。生6:没有放弃。师:一边是苦难、是屈辱、是悲惨,一边却是热爱、是向往、是追求,这就是阿炳的坎坷经历啊!(板书:一段人生尽)而这一切,伴随着淙淙的流水声,伴随着师父很久以前的教诲声,一幕一幕地在阿炳的脑海里出现了。十多年的坎坷经历,在这一个中秋之夜,终于化作了这样的心声——(大屏幕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生1:(朗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师:想到自己被水果店的老板辱骂和毒打的那一幕——生2:(朗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