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考07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07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一)关于命题指导思想1.命题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化学谭程标准(实验)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目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在这两个依据中,前者语言描述较为笼统,比较难把握度,后者相对语言简练,容易确定复习的深广度。因此在后续的复习过程中,应该加大对考试大纲的揣摩。2.考查侧重点: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以化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为考查重点,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较原来强化了以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为背景考查内容点,突出强调了重要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考查。注意发掘考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重视对考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的考查。3.方向性要求:命题既要保证平稳过渡、又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平稳”要求制约试题命制的各种因素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体现新课程理念”强调新课程较原教学大纲的不同点,要给与足够的重视。4.控制指标:试题应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以及适当的难度,难度系数控制在0.6左右。(二)关于试卷结构考试分必考和选考两大部分。在选考的范围内,考生有选择性。可以选做部分题目,只要必考与选考的分值总和达到规定即可。选考模块原则上对应新课程标教学的选修模块,选考内容基本都在选修的范围内,但选修与选考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有些内容虽是选修,如《化学反应原理》,是理科生具备完整的化学知识所必需的,是应该掌握的。尽管它们是选修内容,但也被列入必考范围。化学7个单选题(4分×7=28分)、3个综合题(14分×3=42分)、从3个选做模块中选择1个小题作答(8分),共计78分。(三)关于考试范围:1.必考部分: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较原教学大纲新增加或强化的内容点: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常见金属元素增加了Cu。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较原教学大纲弱化的内容点: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氧化不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要求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晶体结构不做要求。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等不做要求。元素化合物内容仅限于所规定的元素,不要求到族的范围。有机化合物仅限于所规定的几种常见物质,不要求掌握到这些物质的同系物,即就物质论物质,不再延伸。定量实验仅强调了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实验没有提及。2.选考部分: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三个模块各命制一个习题,要求学生只选择一个作答。在这三个模块中,相对于原来的考纲要求,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所要求的考查点几乎是全新的;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所要求的考查点几乎没有任何增减;化学与技术模块所要求的考查点的内容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增加,但该模块侧重的是实际的化工生产细节。(而此类问题的实质是考查学生应用化学反应原理、物质制备和分离知识、晶体知识、绿色化学观点、经济合理性等知识分析生产实际中各种问题的能力。难点在于考生能否看懂生产流程图,一些化工术语也会成为考生答题的“拦路虎”。*新增要求(含选考内容)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重点明确前三周期元素及第四周期常见金属元素如铁铜)2.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3.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4.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5.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6.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7.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8.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9.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10.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四)关于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分别为:了解是对所学化学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理解(掌握)是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综合应用是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五)关于考试能力要求“理科综合”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考查。既重视考查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重要方法,更关注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此处的信息包括学生通过日常生活获取的已有经验和在课堂上获取的已有知识,也包括试题的题干中现场提供的新信息,考生应该具有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提取有用内容点解答试题的能力。即①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②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③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考试能力要求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①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②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考试能力要求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①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②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六)关于试题示例及参考试卷的启示:1.试题示例例1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彼此的结合方式多样,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果分子的组成或结构变了,其化学性质就变了C.构成宏观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存在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如离子键、共价键等等D.储存在物质中的化学能在化学反应前后是不变的命题意图分析:命制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物质构成、性质及其变化实质的理解,考查学生头脑中对化学基本观念的构建情况。并希望通过类似的试题将高中化学教育的着眼点引向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的化学概念、构建重要的化学观念方面。本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观念性知识: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多样的微观粒子在构成物质时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离子键、共价键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观粒子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按照特定的方式结合才构成特定的物质;每种物质都有其自身独有的性制裁是因为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微观组成和结构物质一旦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微观结构乃至微观组成就改变了,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改变了;这种微观组成、结构、微粒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等的改变决定了化学反应是从环境中吸收能量,还是往环境中释放能量。上述观念的学习经历的时间较长,在初中阶段先形成了对分子、原子、化学反应的初步认识,到高中阶段又必修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键、共价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等。因此上述观念的建立有足够的认识基础,题目的解答难度属中等偏易。例2:合成氨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大量运用,满足了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为有机合成提供了足够的原料一氨。合成氨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Na(g)+3H-2(g)2NH3(g)。在298K时:△H=-92.2KJ·mol-1,△S=-198.2J·K-1·mol-1,KP=6.6×105Pa-2。(忽略温度对△H和△S的影响)(1)从平衡常数来看,反应的限度已经很大了,为什么还需要使用催化剂?。(2)试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采取700K左右的温度的原因:。(3)298K,1.01×105Pa,在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氮气、30mol氢气和20mol氨气,开始的瞬间,反应向(正或逆)方向进行,反应一段时间(tmin)后体系能量的变化为(吸收或放出)194.4kJ,容器的体积变为原来的倍,tmin时反应物(若正向进行则为氮气,若逆向进行则为氨气)的转化率为。(4)若将生成的氨气0.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则该溶液的pH为(298K,Kb(NH3·H2O)=1.7×10-5mol·L-1)。(5)若在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使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7(埴、或=),在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使溶液的浓度增大,水解平衡向(正或逆)方向移动。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涉及《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内容,本模块主要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方向、限度和速率问题,在化学平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本题主要考察的内容是本模块涉及到的有关化学反应的限度和速率问题及其相关计算、实际工业生产中适宜外界条件的选择问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盐的水解平衡的移动及其相关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的相关计算。在能力层面上,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本模块主要核心内容的理解和整体建构能力,主要是会从限度和速率两个不同的视解认识和控制化学反应,并会运用这些核心内容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会将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的分解,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整体性结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很好地考察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对所提供的信息的筛选、整合及运用能力。(1)、(2)、(3)、(4)和(5)的第1个空较为简单,(3)和(5)的第2个空属于较难题。2.参考试卷的启示。(1)可能的考点分析:从参考题来看,化学题目虽少但必考部分应该首先确立三个与实际生产生活、化学的研究热点相联系的问题情境,以此为背景设计可能考查的内容点,命制三个大题,估计应该侧重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合物的推断及相关知识、综合实验能力的考查,未涉及到的重要内容点可能在选择题中尽量体现,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选考部分试题的设计应该尽量体现模块本质特点,设计相关情境,找最能体现本模块最本质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题目命制。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朝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向迈进。(2)可能的区分度体现点:由于选考题目由学生选择解答,为保证高考的公平性,三个模块的选考题应该保持相同的难度,命题者要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不会将题目难度故意加大,所以,试题的区分度应该会在必考题中出现。(3)教材参考的可能情况:由于考生所用的教材属于不同版本,并且不同版本对于有关内容的处理可能还存在着差异,因为所有版本都是合法教材,所以在复习和答题过程中就使用我们学过的形式即可。命题者应该会有意避开冲突较大的内容点。(4)题目设计的可能变化:注重化学学科基本理念的考查,即对学科本质内容、基本思维方法的考查,题目的设计意图不仅仅关注学生对纯知识点掌握熟练程度、深入程度和拓展程度,可能会更多地关注知识的实用价值,即学生能够顺利解答该题到底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能起到多大作用。注重于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尽量着力引导考生应用所学化学知识来对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