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读庄子故事:向庄子借智慧阅读庄子,是一件赏心乐事。这是我的体会。我从中学时代就陆续听到有关庄子的一些故事,初步印象都是偏向消极的。人们把庄子说成避世、反智、唯我主义,一副失意文人的模样,但是庄子的一些寓言,从梦蝶、鱼乐,到大鹏、河伯等,又让人觉得轻松有趣。到底庄子在想些什么?我从中学时代就陆续听到有关庄子的一些故事,初步印象都是偏向消极的。人们把庄子说成避世、反智、唯我主义,一副失意文人的模样,但是庄子的一些寓言,从梦蝶、鱼乐,到大鹏、河伯等,又让人觉得轻松有趣。到底庄子在想些什么?当我自己认真学习了庄子,对他书中的每一句话都仔细读了多遍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庄子是我所知古今中外哲学家里面最聪明的人。司马迁说庄子是“其学无所不窥”,这话是可信的。《庄子·天下》中,推崇老子是“博大真人”,而庄子自己就是站在这位巨人的肩膀上,把道家哲学的光华全部展现无遗。为什么说庄子最聪明呢?我们且由一般的误解说起。首先,庄子避世吗?战国时代中期,是个危机四伏的乱世。凭庄子的本事,做官不是问题,但是要付出什么代价?避世并不困难,难的是避世之后转而修炼内心世界,使它广阔到超越天地,以至可以作逍遥之游,享受无比的自得之乐。我们就算生活在治世,不是也常受俗人俗事干扰而心烦意乱吗?我们不是偶尔也想避开人群,让自己喘一口气吗?庄子的示范对我们很有启发作用。其次,庄子反智吗?他所反对的是世间的智巧,如勾心斗角及牟取利益。当然他也承认,在有限的一生中不可能学会无涯的知识。因此,必须分辨什么是真正的智慧——智慧来自对人生整体的观照与洞察,然后找到自己的适当位置,才可以欣赏万物的多彩多姿。再说,庄子是唯我主义吗?真正的唯我主义者,不会费心写下这么精彩的书,里面又有创意十足的寓言与发人深省的语句。他对俗人俗事有所批评、谴责,但态度是温和的,同情不忍多于抱怨责怪。我们看他写过许多精于一技一艺而又入于化境的平凡人,就知道他不是高据讲坛唱高调的书生了。庄子所谓的道,代表万物的来源与归宿。这样的道,包容万物而形成一个整体。人生必修的功课即是悟道,体认自己在道之中,一无所缺;察觉自己像鱼一般,与万物、众人“相忘于江湖”,如此将会孕生宁静的喜悦。借助书中的十八个题目,我们探讨了庄子的重要观点与对现代人生的启示,所介绍的庄子寓言则远远不止十八则。我说过,庄子的思想是一个万花筒,从每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缤纷与瑰丽,同时也不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作概括说明。那么,就让我们以丰沛的信心与勇气,一起来分享与实践庄子的大智慧吧。第一讲让梦想点亮人生(1)做梦,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但是梦到什么内容,却不是你我可以选择或控制的。有些梦境比较清晰,醒来之后各种细节历历在目,叙述起来有如一篇小说;但是大多数梦境只留下一些模糊片段,随着清醒的过程而消逝远去。“庄周梦蝶”也许不是一篇寓言,而是庄子真正做过的一个梦。我们平凡人读起来,难免心生羡慕,因为任何景观到了庄子手中,都可以写出一番深刻的道理,以至“梦蝶”这一幕成为庄子的注册商标,流传千古,至今仍为众人所津津乐道。2“庄周梦蝶”在《庄子》中是怎么说的?我们今天对于做梦这件事有多少了解?现代人能从这段故事中领会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做梦,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但是梦到什么内容,却不是你我可以选择或控制的。有些梦境比较清晰,醒来之后各种细节历历在目,叙述起来有如一篇小说;但是大多数梦境只留下一些模糊片段,随着清醒的过程而消逝远去。“庄周梦蝶”也许不是一篇寓言,而是庄子真正做过的一个梦。我们平凡人读起来,难免心生羡慕,因为任何景观到了庄子手中,都可以写出一番深刻的道理,以至“梦蝶”这一幕成为庄子的注册商标,流传千古,至今仍为众人所津津乐道。“庄周梦蝶”在《庄子》中是怎么说的?我们今天对于做梦这件事有多少了解?现代人能从这段故事中领会什么样的人生哲理?第一讲让梦想点亮人生(2)1.庄周梦蝶这是《庄子·齐物论》里的故事: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真是一只自在飞舞的蝴蝶,十分开心得意!不知道还有庄周的存在。忽然醒过来,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僵卧不动的庄周。不知道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一定有所分别。这种梦境所代表的,就称为物我同化。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生当战国时代中期,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他选择平静度日,一家人在乡下过着穷困的日子。在《列御寇》篇中,有人嘲讽他“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jù),槁项黄馘(ɡuó)”,意思是说,住在穷街陋巷,困窘地织鞋为生,饿得面黄肌瘦,这很可能是客观的事实描述。靠编织草鞋养活一家人,实在不容易,所以庄子有时候也要到河边钓鱼、上山砍柴或用弹弓-打鸟。这一天在山间走累了,就找个舒服的树阴,躺下来睡个午觉。他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花丛树林间自在飞舞,他的表情想必是得意而微笑。这时根本忘记了庄周的存在。人为什么会做梦?原因之一是要避开那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譬如,穷人梦见自己发财,就是常有的例子。西方有一则寓言,说一个牧童白天工作劳累不堪,但是一睡着就梦到变成国王,乐不思蜀。而一个国王白天享受荣华富贵,一睡着就梦到变成牧童,苦不堪言。这二人处境相反,说明贵贱固然有先天注定的成分,但是做梦也有身不由己的特色。真实人生有时要靠做梦来调适一番,算是减少一些不公平的比例吧!庄子并没有梦见自己发财,而是梦到了蝴蝶。这表示他向往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是心灵可以摆脱世俗的牵绊,自由地与万物往还。可惜好梦易醒,庄子回到现实世界,发现自己就是那“僵卧不动的庄周”。下面的问题比较有趣: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回首前尘往事,很少人会否定“浮生若梦”这句话。既然如3此,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从“未来”的眼光回顾,不也是一场梦吗?这种看似消极无奈的念头,很快就被点化了,因为庄子接着说:“庄周与蝴蝶一定有所分别。”分别在于:当我梦见自己成为蝴蝶时,在梦中我不会质疑自己真是一只蝴蝶,但是当我醒来之后,却可以质疑自己真是庄周。这种质疑的能力正是人的特色所在。质疑表示人可以思考及选择自己要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譬如,不论生活如何困窘,庄子都可以坦然面对,他在提升心灵方面从不松懈,要努力修炼到与“道”同游的境界。蝴蝶可以自在飞舞,但是没有心灵提升的可能性。万物都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在活动,只有人可以选择如何安排自己的活动。这就是人与万物(包括蝴蝶在内)最大的分别。这种分别是诅咒,还是祝福?庄子的答案很清楚,当然是祝福。所以他最后说:这种梦境所代表的,就称为物我同化。因此,在庄子看来,我与万物可以化为一个整体,这时我像蝴蝶一样可以到处飞舞,没有任何阻碍-或限制。而另一方面,我与万物的分别也很明显,那就是:身为一个人,除了有形可见的身体,还有无形的心智,可以从事思考活动,进而选择正确的修炼途径,让自己的精神真正像蝴蝶一般,无拘无束地活在世间。这时世间的富贵或贫贱,得意或失意,荣耀或耻辱,以及种种相对的价值观,全都失去了对我的制约作用。庄子的思想是一个万花筒,从每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缤纷与瑰丽,同时也不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作概括说明。“庄周梦蝶”是一则简短的寓言,却可以引发一些空灵的遐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第一讲让梦想点亮人生(3)2.梦是什么《齐物论》是《庄子》全书的第二篇,内容相当抽象。事实上,也就在此篇中,庄子已经-描写过“做梦”之事。他说:“一个人,晚上梦见饮酒作乐,早上起来却悲伤哭泣;晚上梦见悲伤哭泣,早上起来却打猎作乐。人在梦中,不知道自己在做梦。在梦中还要问梦的吉凶如何,醒来后才知道是在做梦。要有大清醒,然后才知道这是一场大梦。但是愚人自以为清醒,好像自己什么都知道。”庄子这段话除了强调梦境与现实往往相反之外,也提醒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要有“大清醒”,就是不要以为人间现实的一切就是我们人生的全部。单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可以借用西方对于梦的研究来作个对照比较。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他在《梦的解析》中指出:人会做梦,是因为潜意识的作用。所谓潜意识,是指我们平常清醒时无法意识到的部分,这一部分潜藏于心中,有如冰山在水面下的六分之五的体积,其庞大复杂的内容远非我们所能想象。人在睡眠时,意识不再清醒,有如戒备松懈,这时潜意识就浮现于脑海中,编织各种情节的故事,有时光怪陆离,难以索解。如果追问一个人的潜意识是如何形成的,那么答案是:他在幼年时所有受挫的念头与欲望,由于压抑而埋藏在内心深处,这些东西构成了潜意识的主要内容。做梦时,受压抑的欲望就会显现出来。弗洛伊德即根据这套理论来为人治疗心理疾病。我们在电影上常可看到西方世界的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医师,他们的办公室总会摆着一张长沙发,让病人躺在上面诉说自己做过的梦。通过对梦境的分析与解释,使病人察觉自己小时候所压抑的欲望,希望从此不再受其困扰。4弗洛伊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他的错误在于把“性的压抑”当成最主要的心理症结,这就未免犯了过于简化的毛病。他的一个学生提出,“自卑”应该是更为普遍的人类幼年经-验。这一系列的主张,都是把做梦归因于潜意识的作用。不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似乎是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说法。奥地利-美国科学家奥托·洛伊(OttoLoewi,1873—1961),在研究中碰到一个难题,久久不能索解。一天夜里,他忽然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抓过一张纸匆匆地写了些东西,又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梦境都忘了,半夜记下的东西乱糟糟的,怎么看也看不懂,这使他非常懊丧。幸运的是,又一天夜里,同样的梦境又出现了。这一次他详细地作了记录。他的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后来,这项研究使他获得了193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这个故事可以这么解释:当洛伊睡觉时,潜意识突破了封锁线,把白天所想不通的环节连起来,然后在梦中展示出来。这样的梦与一个人小时候的遭遇并无瓜葛。综合上述各种说法,可以知道做梦是怎么一回事了。它是潜意识的作用,但未必都来自受压抑的欲望,也可能是日有所思而夜有所梦的结果。如果花一点时间分析了解自己经-常做的梦,应该可以比较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庄子对梦蝶所作的简单描述,包含了一些深刻的哲理。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线索,可以带领我们进入道家的世界。第一讲让梦想点亮人生(4)3.幻想、梦想与理想人的生命不可能摆脱时空的限制,譬如庄子生在战国乱世,又困处于弱小的宋国,但是他的心智可以选择一种思想作为归依之所。他学习老子,推广道家,在学术上成就斐然。种种评价,不论好坏,都是后代的事;对于庄子本人而言,每天的生活才是真实的人生内容。他深知人间的险恶,对自然界情有独钟。人对自然界可以采取四种态度:竞争、利用、保护与欣赏。这四者不可偏取或偏废。譬如,我上山游览遇到毒蛇或黄蜂,这时只能考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采取一切手段来保护自己。其次,像庄子一样,钓鱼或打鸟,是利用自然界的资源来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农夫耕田而有收成,也属于此类。人类的生命从来就是利用或依赖大自然的。再进而推到保护层次。这一点对古人而言比较陌生,因为古人的科技水平有限,对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破坏大都是可以复原-的。至于欣赏,则是重点所在。自然界依其自身的规律运作,显示了无心而有秩序的美感。这种美感唤醒了众人,让他们在厌倦于人际往还的复杂关系时,可以稍事休息,以轻松的心情去欣赏大自然的一切。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辛弃疾推而广之,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何止是青山绿水,一花一叶也都有动人的姿彩。至于鸟兽虫鱼,除了孕生美感,还可亲切互动,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李义山说:“庄生晓梦迷蝴蝶。”在这里,“迷”字与其说是执着与依恋,不如说是欣赏与赞叹。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总会想办法加以化解。人的想象力提出了化解之道:幻想、梦想与理想。“幻想”一词表示不切实际,或者说是有意逃避现实。我念中学时数学不好,不免幻想自己数学都考满分。一般而言,这称为“白日梦”。但是,不管白天或夜晚,如果睡着了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所做的梦,就可以说是“梦想”了。梦想不完全是不切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