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介绍•《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的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出自于左丘明之手。《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国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国语》的思想比较复杂,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栖:本义是鸟类的停留,泛指停留,居住。这里指退守。《史记》“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这就形象的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和凄惶。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退,与“烛之武退秦师”的“退”用法相同•知:管理翻译•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和国君同姓的人,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大夫:古今异义词,古:古代的官职;今:对医生的称呼•待:防备•乏:古今异义词,古:物质不丰富;今:体力不足•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发洪水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夫:句首语气词,表示将要发表议论爪牙:古今异义词,古:勇猛的武士;今:坏人的帮凶或党羽无乃后乎:这是表推测的习惯句式,实际上是一种委婉的表示肯定,译为“恐怕……吧”然后:古今异义词,古:这样以后;今: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何后之有:与“何厌之有”一样,都是宾语前置,“何后”是前置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复指宾语,连同宾语一起前置,不译翻译划线部分如果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第一段写了•退守会稽•勾践求贤•文种定计•向吴求和勾践对战败的态度是怎样的?•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写出了勾践对战败的深深的的自责,是一种诚恳地纠正错误的态度知:了解暴露:古今异义词,古:在野外受日晒雨淋之苦;今:隐藏的事物,缺陷等显露出来中原:古今异义词,古:原野;今:黄河中下游地区我没有估计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去同强大的吴国结仇,以致使得我国广大百姓战死在原上这是我的过错,请允许我改正!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错误的?采取了哪些措施?对内措施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对外措施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恶,忧,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不好的事”“愁事”“喜事”宦: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宦,“使……做帝王的奴仆”第二段写了•向民谢罪•安抚百姓•卑事夫差•忍辱负重•至于:古今异义词,古:到达,至,到,于,引进处所;今:到达某种程度•广运:东西为广,南北为运•帅:同“率”,率领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取:同“娶”丈夫:古今异义词,古:男子,男孩;今:女性的配偶免:同“娩”三人:古今异义词,古:三胞胎;今:三个人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释:减免•政:通“征”,指赋税徭役•洁,美,饱:形容词的使动,使……干净,使……美丽,使……充足•摩厉:同“磨砺”,使动用法,使……切磋•庙:名词用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活用为动词,礼待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了粮食肉类到各地巡视,遇到那些漂流在外的年轻人,就供给他们饮食,还要询问他们的姓名。第三段中勾践的复国计划有•奖励生育,发展人口•扶贫助弱,招揽贤才•发展生产,以身作则•让利于民,民富国强完成课后习题第二大题并且预习最后两段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耻•与:助词•姑:姑且这时,全国的父老兄弟都向越王勾践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诸侯之中受屈辱,如今我们越国也已经上了轨道,请允许让我们报这个仇吧!”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封:疆界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越国百姓是否忘了他们的国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没有•从“国之父兄请曰”“今越国亦节亦”“请战之”“请复战”等可以看出越国百姓无法忘记昔日所受的耻辱,因此他们才会两次请战,为的就是要早日洗雪国耻。百姓第一次请战的理由•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因为勾践与民休息、体恤百姓的措施,深得民心;越国国力大增,百姓忠君爱国;越国上下精诚团结,雪耻心切勾践不答应请战,他怎么样说?他那样说的目的何在?•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目的;是自责以消民怨树形象。百姓第一次请战,士气还不足,并且还没到拼死面战的地步。勾践欲擒故纵,再次把以前战败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显得非常的仁厚,使国人更加爱戴他,使他们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顶峰。由此可以看出勾践是一个极有城府的人百姓第二次请战的原由•“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答应请战是怎么说的?•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我听说古代贤能的国君,不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却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现在吴王夫差有穿着用水犀皮做成的铠甲的士兵十万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担心他的士兵不懂得什么叫羞耻,只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为何要这么说?•①“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这一句突出勾践是贤君而夫差不是,说明可战的原因之一。②“今寡人将助天灭之”。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应,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天就会知道而惩罚他,反之,上天就会保佑他。现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灭他,勾践如此说,就为自己挑起复仇战争找到了更合理的借口,国人会更加卖力和拥护他。③“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赏罚分明,纪律严明。勾践明确了军纪,以此鼓舞士气,为战斗找到了理由。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恩惠象这个国君呀,可以不为他效死吗?战争的结果如何?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遂灭吴。重点应该放在怎样“灭吴”这件事上,可课文真正写到“灭吴”是在哪些地方?•只有最后两段,而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那作者把大量的笔墨放到了勾践灭吴之前的准备工作上⒋作者为何要这样写?这是一篇历史散文,作者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描写和记录“勾践灭吴”这个历史事实,而是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教训,这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作者之所以花这么多的笔墨去写灭吴前的准备工作,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这篇课文寄寓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得民心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战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分析勾践这个人物形象胸怀大志,处变不惊谦虚诚恳,宽宏大量,知人善任不忘国耻,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卑事仇敌不是单纯的复仇者,而是城府很深而且有胆识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