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促进教师成长新途径一观念角色转换听课评课创新东辽县教师进修学校张晨根据个人学习及其感悟在新课程下有必要交流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新课程下要注意观念的更新第二个问题:新课程下教师要把握自身角色的转换第三个问题:新课程下的听课评课第一个问题:新课程要注意观念的更新一新课程这一“电脑网络版本与杀毒软件”的更新换代一、学生是人还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这即学生观,新课程必须把学生还原为人。1、学生是人,就要理应受到尊重,就要遵循育人的规律去做。按学生不同年龄段身心发育特点需求提供相适应的成长教育环境。2、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利用好奇心等善于激发求知欲,这即主张“探究式”教学的应有之意。3、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中复合主体的重要构成。要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即具有独特性又有自主性。二、教师是用心还是用力做教育这即教师观,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做有心人,即用心做教育。1、教师角色要更新。即:由长者为教师—知识拥有者教师—传授知识为业者为教师—知识传授权威者为教师—学生学习的参与、促进、引领者为教师。2、教师部件要更新。即:由应试型—素质型(适合研究性、探究性);单一型—综合型(适合综合实践活动)。3、教师知识手段要更新。即:由“一桶水”—“一眼泉”;黑板+粉笔—计算机+网络三、给学生以渔还是鱼这即质量观。是只为应试得高分?还是使学生具有创造力,乃至具有社会生存能力?教育的过程及结果如何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尽其所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是其关键。新课改的质量观应是与“渔”,应包括:1、除必要知识外,还应有学生受用终身的生存发展的本领(例如:三兄弟求访仙人的故事)。2、只能为少数升学者服务不是质量的全部。面向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更要包括那些毕业后务农、打工、就业的学生提供必须的教育和培训(只挑选几穗“大苞米”就可以顶替大丰收了,大面积成熟与否无人问)。3、学生个性、特长得以培养、发挥、张扬(漫画:学生入学时脑形各异,毕业实则统统圆形)。客观上要求必须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以等第形式呈现的导向功能予以保证。四、“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还是“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这即新课改的课程观。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的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1、“要跳出学科看教学”,开阔学生的眼界促成学生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协调发展。2、引导课程结构、教材系统、教学内容的调整做到:“三个面向”(1)、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2)、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3)、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五、是否把知识技能当做一成不变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内容?这即新课改的知识观。即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使人们通过知识技能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构建出新的意义。1、教育要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益、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学习潜能与创新活力。2、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真正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实现质的飞跃。六、是一用把尺子还是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这即对学生评价观。“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是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形象概括。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世界上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只是谁在那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因此要乐于从多角度观察、接纳、评价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即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观。(一)、评价目标多维——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二)、评价方法多样——由只注重终结性、量化向注重形成性、质性转变,由面向“过去”转向面向“未来”。(三)、评价主体多元——一改由单一管理者评,为学生自评与他评。改变育人档案简于动物饲养档案,必须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七、是当阳光还是当猫?这即领导观(或管理观)。在新课改中领导者是开放型还是封闭型?作为老师的老师能否善于当伯乐,凝聚人才;吸引人才;人才兴校至关重要。应象阳光一样照到那里,那里就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生机盎然。具体一点即“三留人”:1、有用武之地人尽其才——事业留人;2、以人为本促进教师成长——感情留人;3、拉开分配档次能者多得——待遇留人。第二个问题:新课程下教师要把握自身角色的转换一角色错位与受众就难以交流互动第二个问题:新课程下教师要关注自身角色的转换一、影响教师角色转换的三要素(一)、社会变迁对教师角色的影响教师角色特征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呈现出一个累积性的发展.外延缩小而内涵扩大的演变规律.演变过程:长者即教师(原始社会)____有文化知识者即教师(奴隶社会)____教师即文化知识传播者____教师即促进者(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随着社会变化教师角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用一句时髦的话:它是与时俱进的。(二)、课程理论更新对教师角色的影响构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体构建起来的教学过程(见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构建,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有利于激发创造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这一理论的支撑是教师角色发生变化的又一要素。(三)、课程环境变化对教师角色的影响。课程所针对的对象、通过的途径、达到的目标及其评价体系等环境的变化,势必迫使教师角色变化。二、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角色的新变化即新课程中教师的新角色(一).教师转变拥有知识的权威者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改变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进行单向度的知识灌输.把学生看作消极的知识容器的教学行为。(二).变天经地意的管理者,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特征。其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因为:首先,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2,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以被动摇了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渠道多样化了。3.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自我调适,自我选择。.(三).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1.开发教育资源;2.调整课程进度和课程结构;3.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四).教师作为研究者20世纪70.80年代英国学者劳伦斯.斯坦豪斯从课程实施的角度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论。他认为,在以过程原则为基础的课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他促使教师在教学上采取探究的方法而不是讲授的方法.研究并不是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专利,为了提高教学实践的质量和深入认识自身的专业行为,教师有必要进行研究,教师作为研究者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具体的教学情景,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都有积极的意义.(五).教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者据统计大学生患心理疾病患的占18%,中小学生占40%,所以教师同时又必须是学生心理咨询者。(六).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反思性实践既要反思又要行动,这种反躬自省对于教师发现自身不足.通过反思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效果和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不论成功的课还是失败的课都有必要反思,看到成功找到问题。.第三个问题:新课程下的听课评课一新观念新角色通过课堂主渠道实现的途径第三个问题:新课程下的听课评课一、新课程改革与听课评课面对的挑战和应对(一)、面对那些挑战?1、新一轮课程改革——听课评课宏观背景的大转变(1)、课程功能的转变(2)、课程结构的改变(3)、课程实施的转变(4)、课程评价的转变(5)、课程管理的转变2、新一轮课程改革宏观背景对听课评课的要求(1)、新的知识观要求听课评课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取向(2)、新的学生观要求听课评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3)、新课程观要求听课评课引导新课程回归生活世界3、听课评课微观世界的解读——课堂教学改革(1)、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2)、积极探索新的学习形式,例如法国“做中学”(3)、确立新的学习方式,例如自主、探究、合作4、课堂教学改革对听课评课的要求(1)、新课程听课评课要有新理念一是促进学生发展;二是促进教师成长;三是“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2)、新听课评课要有新标准一是优质的课堂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与统一;二是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机统一(激励性、自主性、探究性三个策略体系);三是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情绪、交往、目标达成三状态的和谐统一。(学习目标三定位:知识目标——学会了吗?能力目标——会学了吗?情感目标——学得有情趣吗?)5、校本教研——听课评课途径的创新(1)、教研员角色的转换一是教师实验新课程的合作者、参与者,与教师互促互进;二是课程专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中介。(2)、校本教研的新途径(模式):“(专家\教研员\或其他人员)听课——(专家\教研员\或其他人员)评课——(教师)再上课——(专家\教研员\或其他人)再听课评课”教师的收获是双重的:一方面知道了如何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也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3)、校本教研对新课程听课评课要求:建立说课、听课、评课的相关制度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即课前计划与准备、课堂的反馈与评价、课堂的调控与调节、课后的反思,实质——反思)。林崇德教授从认知心理学、教师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概念,强调教师的教育工作,多一分反思与监控就多一分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一程。(二)、作出那些应对?1、重建听课评课的新理念(1)、关注学生发展;(2)、强调教师成长;(3)、重视以“学”论“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听评课堂教学质量。即: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2、听课评课的功能由甄别分等转向促进发展3、听评课的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4、重建听课评课的标准(1)、重建新课程听课评课标准——学生维度(2)、重建新课程听课评课标准——教学过程要素维度优秀案例点评[案例1-1]数学课改后听课评课的改进的方向——福建德化第五中学的探索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的基本理念是:(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案例1-2]在新课程背景下重建听评课制度——山东高密市向阳中学的探索(1)、领导干部听评课汇报制度;(2)、追踪听评课制度;(3)、示范听评课制度;(4)、学科同步研讨听评课制度;(5)、外出学习汇报听评课制度;(东辽县渭津镇中心校在建立了类似制度的同时,并将其列入期末考核占40%权重,不合格者评先、评优、晋级一票否决。)[案例1-3]新课程背景下怎样评语文课——浙江宁波市李兴贵中学的经验学生课堂表现观察表(略有更改)观察指向观察内容观察印象课堂摘要好较好一般较差态度情绪准备、神情兴趣、注意力自信心、好奇心进取心学习行为听课、记录练习、讨论发言、质疑同伴合作二、新课程怎样听课评课(一)、新课程听课基本类型与要领1、六个基本类型:(1)、检查型听课(突然性;真实性;灵活性)(2)、评比型听课(筛选性;公正性;比较性)(3)、观摩型听课(示范性;推广性;学习性)(4)、调研型听课(目的性;探讨性;选择性;导向性;反复性)(5)、“临床指导式”听课(由哈佛大学的教育学家科根和戈德哈默始创。是指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学管理人员深入到课堂,“诊断”教师教学中的困难,帮助教师改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