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说课乳山一中李振梅备课程序与教学设计导图课程标准与高考大纲要要求课程标准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解读:本条目要求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这里强调了通过物理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物理规律,注重了“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体现,同时要求学生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等物理规律,这是“知识与技能”的课程目标体现,对学习结果的要求。最后要求学生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这是较高水平的属于“理解”层次的要求。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意见(考纲详细解读)教材分析对比旧人教版、司南版,等几种版本,现人教版教材将静摩擦力安排在滑动摩擦力之前研究,其他版本都是先研究滑动摩擦力,个人觉得不同的设置各有利弊,人教版这样安排的意图是针对高一学生认知规律及摩擦力发生的先后顺序安排的,人教版教材分析如下人教版教材分析人教版教材分析实验题六年高考汇总(山东)年份及题号考察点2007年23题电阻的测量(滑动变阻器):仪器选取、实物连接和实验方案设计等2008年23题电阻测量(磁敏电阻):实验原理图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图像数据分析等2009年23⑴⑵题⑴力的合成:实验操作的考察;⑵电学实验:图像绘制及分析,原理图设计等2010年23⑴⑵题⑴牛顿第二定律:误差分析、实验方案对比;⑵多用电表的应用及电路故障的排除2011年23⑴⑵题⑴动摩擦因数测定;牛顿运动定律应用及误差分析;⑵电学:图像绘制及方案的比较2012年21⑴⑵题⑴动摩擦因数计算,误差分析,(2)电学:仪器选取、实验原理图设计近六年高考物理实验题考查特点(1)实验内容选材广泛,不再局限于大纲规定的分组实验;(2)实验类别形式多样——除了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测量类实验和验证性学生实验等传统实验类别外,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体现新课改要求的实验类别正大量涌现。(3)对教材上学生实验的考查多以新的形式呈现(4)重视对非热点实验的考查(5)重视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6)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重视体现实验素养的考查。学情调查课前进行问卷调查,设置了知识上、方法上的多个因素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在初中学习的摩擦力大多是滑动摩擦力,学生对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能列举出简单的生活事例,初中初步探究了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的定性有关,基本掌握初步的探究过程,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探究本节课以设计、评估实验方案为突破口,将实验操作过程移到下一节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规律并应用解决生活问题,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是静摩擦力规律的探究,关注探究过程,针对高一学生的基础,其实验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较弱,所以设计实验尽量从基本的,贴近生活的,易理解的入手,让学生能从多方面体验感受,降低教学起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从多个目标落实学生的表达、观察、分析、对比、简单计算、设计、评估、交流、合作等多方面的素养养成,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对比视频,体验感受生活事例,学生能初步写出摩擦力定义中的一部分,经交流、补充、完善、归纳出摩擦力完整的概念,在揣摩定义的过成中,能迅速圈出关键词,寻找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并能说出自己存在的困惑,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能通过毛刷实验,在观察、体验的过程中正确理解相对运动趋势与相对运动。同时能根据定义及生活经验将摩擦力进行分类。•2、通过毛刷实验学生能感受静摩擦力的存在,能在所观察到实验现象中理解相对运动趋势的含义,并能归纳出静摩擦力的方向。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能设计出测量静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方案,并能在熟练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说出依据、写出关系、归纳规律、理解最大静摩擦力这一难点。•3、通过小游戏、体验感受滑动摩擦力的存在,能在所观察到实验现象中理解相对运动的含义,并能归纳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能设计出“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及压力的大小关系”的实验方案,并能在实验评估过程中不断思考、补充、完善、获取最佳实验方案,能初步养成对科学探究的习惯。评价设计【目标评价】1、通过观看对比视频,体验感受生活事例,80﹪以上学生能初步写出摩擦力的定义的部分,经交流、补充、完善、归纳出摩擦力完整的概念,在揣摩定义的过成中,90﹪以上学生能迅速圈出关键词,寻找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并能将摩擦力进行分类,90﹪以上学生能完成目标1评价。【目标评价】2、在探究过程中不断评价学生对学习目标2中的各方面目标的达成度,利用目标2评价验收学生对静摩擦力的大小规律的应用,预设80﹪以上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2中的目标。【目标评价】3、在探究过程中不断评价学生对学习目标3中的各方面目标的达成度,80﹪学生能能设计出“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及压力的大小关系”的实验方案之一,并有70﹪以上的学生能在实验评估过程中不断思考、补充、完善、获取最佳实验方案,能初步养成对科学探究的习惯,80﹪以上学生能完成目标3评价。教学方法、重点难点【学法指导】探究实验法,问题带动法,体验感受法,理论分析法,对比分析归纳法等【重点】静摩擦力的有无判断以及静摩擦力的方向的判断;静摩擦力的规律;最大静摩擦力;【难点】相对运动趋势,相对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滑动摩擦力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估教学过程设计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