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欧洲与北美国建筑第一节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英国是浪漫主义的发源地,最著名的建筑作品是英国议会大厦(1836~1868,见彩图)。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1842~1844,见图)、曼彻斯特市政厅(1868~1877)等。英国议会大厦HousesofParliamentLondon1836-51CharlesBerryandPugin•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大体说来,在英国、德国流行较早较广,而在法国、意大利则不太流行。美国步欧洲建筑的后尘,浪漫主义建筑一度流行,尤其是在大学和教堂等建筑中。耶鲁大学的法学院(1930)和校图书馆(1930)是典型的哥特复兴建筑。•二、古典复兴建筑•采用严谨的古代希腊、罗马形式的建筑,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当时,人们受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崇尚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和记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考古取得的成绩,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珍品大量出土,为这种思想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对一般的住宅、教堂、学校等影响不大。•罗马复兴•法国法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也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中心。法国大革命前已在巴黎兴建万神庙(1755~1792)这样的古典建筑。拿破仑时代在巴黎兴建了许多纪念性建筑,其中雄师凯旋门(1808~1836,又称星形广场凯旋门)、马德兰教堂(1806~1842)等都是古罗马建筑式样的翻版。军功庙EglisLaMadeleineParisVignon,Huvi1806-1842•三、希腊复兴•英国和德国英国以复兴希腊建筑形式为主,典型实例为爱丁堡中学(1825~1829)、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1823~1847)等,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1789~1793),K.F.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1818~1821)和阿尔塔斯博物馆(1824~1828)也都是复兴希腊建筑形式的;勃兰登堡门以雅典卫城的山门为蓝本。•大英博物館勃兰登堡门•美国美国独立(1776)以前,建筑造型多采用欧洲式样,称为“殖民时期风格”。•独立以后,美国资产阶级在摆脱殖民统治的同时,力图摆脱建筑上的“殖民时期风格”,借助于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来表现民主、自由、光荣和独立,因而古典复兴建筑在美国盛极一时。•美国国会大厦(1793~1867)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仿照巴黎万神庙,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希腊建筑形式在美国的纪念性建筑和公共建筑中也比较流行,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1911~1922)即为一例。(见彩图)•美国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四、折衷主义(19世纪上半叶)•折衷主义并没有固定的风格,它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所以也称为“集仿主义”。巴黎歌剧院TheOperaParisCharlesGarnier1861-1874折衷主义的代表作五、中国风Chinoiserie·中国风是一个统称:西方对所有东方文化的狂热追求。·中国园林对英华庭园形成的影响。·御用建筑师:Chambers的特殊作用。KewGarden·东印度公司以及马戛尔尼使团里的画家·东方是一种理想。伏尔泰/魁奈/雨果(Hugo对东西方艺术特点的归纳:西方-理想/东方-幻想)Chambers记载的中国建筑第二节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开始于十八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革命导致社会、思想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同时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正是应用了这些新的技术可能性,突破了传统建筑高度与跨度的局限,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这其中尤其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1.初期生铁结构皇家布赖顿别墅RoyalPavilion,BrightonJohnNash,1815-21民用建筑:生铁技术印度式皇家别墅铁制大穹窿,50t,细铁柱支撑2.铁和玻璃的配合•铁和玻璃两种建筑材料配合应用,在十九世纪建筑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巴黎旧王宫的奥尔良廊(1829-1831,P.Fontaine)•第一座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物——巴黎植物园的温室(1833,Rouhault)•最著名是1851年建造的伦敦“水晶宫”水晶宫CrystalPalace帕克斯顿(Paxton)园艺师1850-1851为1851年世界博览会而建。1852年迁建。1936年毁于大火。长1851英尺(555m)宽408英尺(124.4m)总面积:7.18万m2,采用2.44m为模数。EiffelTowerParisAlexanderGustaveEiffel1889巴黎世博会17月完成,埃菲尔,高328m4部水力升降机机械馆Entrance1889巴黎世博会,四壁屋顶全玻璃,长420m跨115m单跨记录结构:三铰拱,每点120t,探索新结构新形式1910,拆除3.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发展:美国,•特点:以生铁框架代替承重墙,外墙不承重,外墙立面得到了解放。(1858—1868)巴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是初期生铁框架形式的代表。•英国利兹货币交易所、伦敦老火车站等。英国利兹货币交易所伦敦老火车站•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1883-1885,WilliamLeBaronJenney),共十层,它的外形仍然保持着古典的比例。第三节城市规划•一、巴黎改建(19世纪最现代化国家)•目的:城市功能结构矛盾、改善居住环境、拓宽道路、疏导城市交通•执行:塞纳区行政长官奥斯曼•特点:道路顺直宽阔,95km•城市设计•自来水管网,1545km•下水道系统,560km•二、新协和村•欧文:空想社会主义,公社,土地国有•人数:300-2000人,耕地0.4公顷/人•三、田园城市•内容: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特点: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田园城市占地为6000英亩(1英亩=0.405公顷)。城市居中,占地1000英亩;四周的农业用地占5000英亩,除耕地、牧场、果园、森林外,还包括农业学院、疗养院等。••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在这6000英亩土地上,居住32000人,其中30000人住在城市,2000人散居在乡间。城市人口超过了规定数量,则应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田园城市的平面为圆形,半径约1240码(1码=0.9144米)。中央是一个面积约145英亩的公园,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6个区。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必须以电为动力源,城市垃圾应用于农业。E.Howard田园城市展示的是一种模式而不是一种形态。•四、“带形城市”•(linearcity)•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规划原则: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大部分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交通干线:汽车道路或铁路,也可以辅以河道。•城市继续发展:可以沿着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出去。•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因此居民同乡村自然界非常接近。•纵向布局:有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带形城市也较易于防止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环境恶化。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