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是体内含有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人体里的液体不都是体液,如汗液、泪液、尿液、消化液。2.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3种组分。血浆与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单向渗透进入淋巴,淋巴回流形成血浆。血细胞生活在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在淋巴,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在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在淋巴和组织液。3.内环境的成分有水、无机盐、蛋白质、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血红蛋白、呼吸酶、载体、消化酶等成分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神经递质、溶菌酶可以是内环境的成分。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3个方面。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与浓度成正比。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的pH为7.35~7.45,主要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6.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一种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状态,包括成分和理化性质两个方面。7.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失调将直接导致细胞代谢紊乱。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如尝梅止渴)和条件反射(如望梅止渴)两种类型。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通过观察神经节、突触连接、小蝴蝶可以判断反射弧5个部分的顺序。3.神经元由胞体、短的树突和长的轴突构成。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双向的。静息时电位是外正内负,主要是K+外流导致。受刺激时,电位会变成外负内正,主要是Na+内流引起。K+外流、Na+内流是通过离子通道进行,属于协助扩散;钠-钾泵将Na+泵出、将K+泵入属于主动运输。5.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3部分构成。常见的突触有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产生,并作用于突触后膜。7.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其合成主要与高尔基体有关。分泌方式是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作用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作用后会立即被分解。8.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除感觉功能外,还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功能。下丘脑有体温、水盐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有关。脑干有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和心跳。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各级中枢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9.语言功能是人类大脑皮层特有的功能,分为H(听)、S(说)、V(读)、W(写)四个区。10.人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的联系有关(海马区),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1.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12.人体的内分泌腺主要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胸腺等。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运输到全身。13.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儿缺乏会患呆小症,成年人缺乏会得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分泌过多会得甲亢,表现为食量大增、消瘦、亢奋等。甲状腺激素的本质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缺乏时可以口服。14.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侧重骨的生长和蛋白质合成。幼儿缺乏会得侏儒症,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成年人分泌过多会得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缺乏时不能口服。15.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分泌不足会尿崩。16.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持第二性征。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17.血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血糖的去向有氧化分解为CO2和水、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成非糖物质。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正反馈:打破平衡,促进或增强,如排尿、流血;负反馈:维持平衡,如体温、水盐调节。】18.胰岛素能通过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来实现降低血糖。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I型和II型),常表现出“三多一少”症状,多食(葡萄糖氧化分解障碍,细胞供能不足)、多尿和多饮(尿液中含葡萄糖,带走大量水分)、消瘦(细胞供能不足,脂肪、蛋白质等分解加快)。19.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水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实现升高血糖。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20.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是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涉及激素依次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相关激素的分泌,称为反馈。21.激素调节的特点:①微量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TRH的靶器官是垂体,TSH的靶器官是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TSH之所以只对甲状腺起作用是因为甲状腺细胞表面有与TSH特异性结合的受体。22.激素的作用是传递信息。激素的受体有的在细胞膜上(如水溶性的肾上腺素、胰岛素等),有的在细胞内(如脂溶性的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激素之间的作用有时表现为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有时表现为协同作用,如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23.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但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24.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人体的产生主要靠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以骨骼肌和肝脏为多),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的毛细血管。体温下降时,要让产热大于散热来恢复正常体温;体温升高时,要让产热小于散热来恢复正常体温;人体温恒定时,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如持续高烧39℃。25.人体水盐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当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26.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7.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3个部分组成。28.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组成,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前两道防线是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称为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专门针对突破了前两道防线的病原体,称为特异性免疫。29.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来作战,称为体液免疫。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体是专门抗击抗原,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特异性,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产生过程中涉及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分泌的过程属于胞吐。体液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均能识别抗原,但吞噬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是非特异的。浆细胞可以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记忆细胞的作用是记住入侵抗原的特征,当同一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产生相应的效应细胞来进行免疫,这个过程称为二次免疫。二次免疫特点是比初次反应迅速、强烈。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可以识别抗原,并产生淋巴因子,增强B细胞的增殖分化。30.T细胞靠接触靶细胞作战,称为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31.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2.过敏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特点是: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33.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该病毒是RNA病毒(逆转录病毒)。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只会保留部分体液免疫)。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34.免疫系统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有疫苗、免疫抑制剂、免疫检测(抗原-抗体杂交)、免疫治疗等。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生长素的命名者是温特,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IAA),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而引起植株增高,合成原料是色氨酸。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有横向运输(只能发生在尖端,而且得有单侧光刺激)、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逆浓度,耗能)。3.胚芽鞘长不长看有无生长素来源,弯不弯看生长素分布均不均。4.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两重性,即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横线以下)时抑制生长。5.生长素(类似物)能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杂草与农作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杂草较敏感,浓度过高会被杀死。6.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部位运输,导致侧芽部位浓度过高,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生长因此受到抑制。去掉顶芽即可解除顶端优势,如果树剪枝、棉花摘心;也有保持顶端优势的,如获得木材。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根的向地产生原因是因为重力作用导致生长素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地侧,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向地侧生长受抑制。根的向地性也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7.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与生长素生理效应类似的化学物质,如2,4-D,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花蕾期)、促使扦插的枝条生根等。8.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材料最好是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带芽不带叶),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生根的长度或数量,无关变量有枝条的生长情况、枝条的数量、处理时间等。本实验可以用清水组作为对照组。若在0.4、0.6的浓度下生根效果较好,可以将在0.4-0.6之间划分更细的浓度梯度来寻找最适浓度。若枝条不生根可能是因为浓度过高或枝条倒插导致。在正式实验前通常要进行一个预实验,为进下步实验摸索条件,节省人力、物力、财力。9.赤霉素主要是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合成,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与水稻的“恶苗病”有关。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尖合成,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主要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种子休眠。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10.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的不同在于,其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容易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