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五章设计改革欧美之间对于机器生产和设计的态度是很不相同的。在美国,针对富有阶层的欧洲风格产品与大众化批量产品之间的分界是十分明确的。前者大都是装饰性产品,其中多数是为满足顾客需求而从欧洲进口的,也有少数是刻意模仿欧洲趣味的复制品。批量生产的商品如鞋类、缝纫机、打字机、自行车以及后来的汽车、家电产品等,在其早期阶段主要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销售给普通大众的电器产品主要依赖于它们技术上的新奇来吸引顾客,而不是取决于任何显而易见的功能上的优点。而在英国,对于传统艺术的关注,使人们对所谓趣味的衰落问题深表关切,从而导致了设计改革的浪潮,其目的是力图重新建立起先前的趣味标准,以矫正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市场扩大所带来的“破坏效应”。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五章设计改革美国建筑师文丘里(RobertVenturi,1925—),1966年提出了建筑学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所有的因素都是杂交的而不是纯粹的”。可以用来说明1830-1914年间艺术与设计的特点。在考察这一阶段设计改革运动时,会发现许多各不相同然而又常常相互交织的议题。各种设计流派交替更迭,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促成设计改革运动发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出于对粗制滥造的机制产品的反感;二是设计上的折衷主义所带来的风格上的混乱。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五章设计改革在19世纪,一个更为直接和严峻的问题是风格上的折衷主义。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随着生产的商品化,需要用丰富多彩的式样来满足和刺激市场,于是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情调杂然并存,蔚为奇观。同时,19世纪的交通已很便利,考古学大为发达,加上摄影术的发明,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古代遗产,以致有可能对各种式样进行拼凑与模仿。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五章设计改革在手工艺设计阶段,手工艺人们用高超的技艺创造了众多精美绝伦的作品,这使得人们总是带着一种怀旧的情绪去看待过去的时代及其作品。工业革命后,商业化的生产借鉴并改造了过去的形式和价值观,以使产品能为更多的人所购买。但由于设计、制造工艺以及材料等诸多原因,这些批量生产的制品的质量难以与手工制品相媲美,特别是那些机器仿制的手工艺品更是无法与原作匹敌。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对比一方面为一些人抨击机制产品提供了口实,另一方面又成了工业发展的障碍,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五章设计改革19世纪依然是装饰的时代。传统上,装饰是手工艺人技艺的一种表现,在珍贵的材料,如金银、高级木材上面的精雕细琢是经济和美学价值在视觉上的反映。但是,由于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引入,许多物品就能用新材料和新的生产技术来制造,以取代先前昂贵的材料和熟练的手工艺。丰富的质感和繁琐的设计曾是质量和独创性的一个标志,现在却成了可以用较低成本大量复制的东西。这类产品已为中产阶层所接受,他们需要能表现其爱好和地位的公共和家庭环境,用堆砌的装饰来体现他们新近获得的财富和地位,这就产生了一种浮夸、炫耀和粗俗的趣味。同样,制造商们也企图用装饰使简单的物品看上去更复杂、更昂贵,以便从中渔利。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五章设计改革机器实际上已经将一个全新的概念引入到设计之中,制造商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样一个信条,即艺术是某种可以从市场上买来并应用到工业上的东西。制造商们在追求新奇中总是从过去程式化的设计中抄袭,其结果就是由于不加区别地运用装饰而产生的风格与功能之间的巨大鸿沟。这种风格上的折衷主义所带来的混乱,反而成了设计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一节19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指定了一个专门委员会,以商议外国进口增加的问题,并试图找到“在民众中扩大艺术知识和设计原则影响的最佳方法”,并特别强调对工业人口进行艺术教育。一些著名的外国专家被邀请到委员会作证,介绍国外的经验。委员会认为,法国和德国的优秀设计得益于它们的学校教育,在学校中,许多优秀的模型被收集起来,用以为工业提供范本。年轻的设计师们受到良好训练,制造商们则模仿范本。这个委员会1836年发表的名为《艺术与产业》的报告中,得出了如下结论:拯救英国工业未来的惟一机会就是向人们灌输对于艺术的热爱。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一节19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这一报告还促成了一项政府倡议以支持成立新的设计学校,同时也促成了第一个博物馆的创建。人们相信,从各个年代中收集的高质量的物品是很有价值的,可以使年轻一代受到熏陶。在皇家学院的倡议下,成立了第一所设计学院,后来改称皇家艺术学院。19世纪初,致力于设计改革的人士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即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新的消费阶层的出现,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的审美情趣处于一种衰败状态,古典的标准失落了,代之以风格上的折衷主义。这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改革热情,以图改变现状,并在设计和现代社会之间建立一种更为和谐的关系。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一节19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关于设计标准下降的责难开始主要是针对批量生产和技术进步的,后来又扩展到与工业化有关的社会问题。19世纪30年代,一些人反对一味沉溺于对未来的憧憬,主张重新评价过去时代的贡献。他们竭力推崇中世纪文化及其相关的天主教艺术,宣扬将哥特式作为一种国家风格和一种统一的审美情趣应用到设计和装饰艺术中去。英国建筑师帕金(AugustusW.Pugin,1812—1852)对于19世纪前期哥特式复兴有重要的影响。帕金(图5-2)出身建筑师世家,其父是一位狂热的哥特式爱好者。帕金从15岁起开始设计家具和用品,1834—1836年间,他因设计英国议会大厦的全部内部装修而名噪一时。帕金对于设计标准的失落深为不安。在其1836年出版的《对比》一书的扉页上,他以嘲弄的口吻批评当时的设计状况:“6节课就能教设计哥特式、朴素的希腊式和混合式风格”,“在事务所中当差的小孩偶尔也能设计”。在后来的一本书中,他指责了那种“伪装而不是美化实用物品的虚假玩意儿”。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一节19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但是,他为这些流行病所开的药方却极富虔诚的天主教色彩,把回归到中世纪的信仰作为在建筑和设计中获得美和适当性的惟一方法。他将中世纪想象成完美的社会、和谐的时代,以此与“压抑民众”的工业社会形成鲜明对比,并把哥特式作为反抗异教文化和拯救审美情趣的惟一风格。对帕金来说,哥特式的复兴代表了一种具有精神基础的设计运动,这种精神基础在一个价值观迅速改变的社会中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他的这些思想使他成了后来工艺美术运动的先行者。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一节19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帕金在19世纪首先将设计原则具体化,这对后世颇有影响。他坚信设计基本上是一种道德活动,设计者的态度通过其作品而转移到了别人身上。因此,理想越高,艺术水准也越高。帕金反对那种“纯美”的观点。他认为设计应适于使其实现的材料,设计者的技巧在于结构的具体化与表达,每个时代应有其自然形成的风格来表现其生活。帕金曾说过“应寻找最方便的形式而后去装饰它,使最小的细节也具有意义并服务于一个目的。”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一节19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帕金曾说过“应寻找最方便的形式而后去装饰它,使最小的细节也具有意义并服务于一个目的。”他主张自然的装饰应该程式化并加以几何化的处理,以加强其表现形式。1850年,他所设计的面包盘包含了许多符号,在盘中饰有一个程式化的麦穗图案,隐喻装饰符合于功能。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一节19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帕金与19世纪的改革者们为伍,但在许多重要的思想和实践方面又与众不同。他写道,任何可以产生舒适、清洁和耐用特点的发明都应被采用。“我们不应束缚发明的进程,但应将其限制在合理应用的范围之内”。帕金还是政府设计学校的激烈批评者,他写道:“我对于设计学校能产生任何好的作品不抱希望。它们是复兴真正的趣味与感情的障碍。由于模仿延续多年的陈腐模式,使学生的头脑受到限制,而不具有设计任何有创见和适宜的东西的能力。”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一节19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帕金的设计改革思想得到了一群艺术家的响应,他们之中没有一位受过设计师的职业训练,其中心人物是柯尔(HenryCole,1808—1882)。柯尔本人是一位水彩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政府官员。他改革了英国邮政系统,负责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并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圣诞卡。1845年,英国艺术协会举办了一次竞赛以促进设计,柯尔的茶壶设计获奖。这把茶壶的形式臃肿,其装饰介于自然主义与文艺复兴式样之间,似乎更倾向于后者。特别是壶口,好像直接取材于16世纪的溢水口,而把手则可能取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盏灯,饰以潘神(人身羊足,头上有角的畜牧神)的头像。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一节19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1849年,柯尔创办了《设计杂志》,该杂志在其3年历程中成了宣传柯尔思想的喉舌。柯尔及其同事在有关设计的道德准则和装饰的重要性方面与其同时代的批评家们有许多共同观点,但他们认为,通过将艺术价值与实用性和商业性生产结合起来,就有可能进行实际上的改革。在一份早期的《设计杂志》中,编者写道,设计有两重性,首先应严格满足其实用性;第二是美化或装饰这种实用性。但是,许多人已把设计一词与其第二重含义,而不是其完整的正确定义等同起来。这样,装饰就与实用相脱离,甚至背道而驰。这一问题的根源是由于设计与生产过程分离。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一节19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柯尔后来的一篇文章在这方面阐述得更为具体:“只有当装饰的处理与生产的科学理论严格一致,也就是说,当材料的物理条件、制造过程的经济性限定和支配了设计师想象力驰骋的天地时,设计中的美才可能获得。”《设计杂志》刊登了大量反映柯尔观点的设计,其中一些是简单的物品。例如一只铜制的煤斗,其曲线给人一种使用方便的印象,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也处理得较好。编者评论道:“这是适当地改善产品的使用性能,又不失其优美线条的一个范例。”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一节19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设计杂志》呼吁装饰应被适当地控制。“装饰不能被认为是简单的叠加,而应有其自己的必要性。”这一观点具体反映在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装饰艺术是机器技术的完美性所必需的要素。对于装饰的爱好是我们的天性,我们都是有感情的,我们不禁要去装饰。机械装置就像是没有肌肤的骨架,没有羽毛的鸟,只是机件的组合。简而言之,就是缺乏使产品成为令人悦目的物品的必要因素。”尽管实用性一直被强调,但装饰也被作为一种必要的功能,问题是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协调。南京工业大学周波工业设计史TheHistoryofIndustrialdesign第一节19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雕塑家贝尔(JohnBell)设计的两组洛可可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