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普罗科菲耶夫《魔鬼的诱惑》创作技法作者:袁丽婕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11期摘要:《魔鬼的诱惑》是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小品的其中一首,从创作技法的角度而言,有对传统创作的沿袭,也有自我勇敢的创新,形成普罗科菲耶夫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本文通过其这一首《魔鬼的诱惑》的研究,从曲式,和声,复调,调性,节奏等方面,旨在揭示普罗科菲耶夫在其这首《魔鬼的诱惑》中所应用的创作技法,从而对我们以后的创作能做出一定的启示。关键词:普罗科菲耶夫;和声;复调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是二十世纪苏俄最伟大最优秀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之一。他即传承又广泛吸收了二十世纪音乐中的创新因素,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与风格。普罗科菲耶夫一生中创作了一百三十多部作品,他的钢琴小品之一《魔鬼的诱惑》是一颗璀璨的星,以丰富的音响效果和鲜明的音乐形象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一、主题特征与曲式结构在普罗科菲耶夫的这首《魔鬼的诱惑》中,主题的应用呈现出非常自由的状态,伸展和收缩非常自如。全曲是由一个主题呈现出动机的形态,通过模进,主题的节奏紧缩与扩张,调性的频繁转换等创作手法来进行谱曲,尤其是左手九度音程的使用和作曲家自行编写的一个音阶和右手上划音应用之后将乐曲推向高潮。整个乐曲呈现出三部性结构,以一个动机作为主题进行变化发展。开始时主调在C大调上发展,而后乐曲引入下属方向的F大调上发展。引子部分分为了两个部分进行主题的模进阐述,不同于其他一个结构就可以陈述完整的曲子。引子里边包含了曲子的主要动机。一小节的空拍连接后进入了第一大部分。第一部分可以分为三个段落,在此模进手法将短小的材料体现的淋漓尽致。中间部采用同样的动机进行发展,使音乐的色彩感更加分明,期间更是插入了对主题的展开性材料的使用进而推动音乐的发展。最后的一部分为减缩再现的部分,同样对其主部主题进行阐述,C大调的主持续音引领乐曲结束。二、和声(一)二度音程进行整篇大量采用二度叠置进行,给人以尖锐,既不协和的听觉效果。并且大篇幅的小二度,左右手交替弹奏,来回波动的弹奏,达到新颖的效果。龙源期刊网左手第一拍,通过装饰音,半音上行级进到主音C,减五度音程凸显出既不协和的听觉效果,一下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之后,从第一小节第三拍的bE开始,到D结束。之后又重复一次。可以看出bE—#F为增二度,#F—F,F—E,E—bE都是小二度。乐句的上下迂回进行,二度的连续性使用不仅在远关系转调和离调之间更加得心应手,并且在之后的音乐发展中更加方便于流畅。(二)不协和和弦的连续进行在和声的创新与发展中,普罗科菲耶夫极具独特见解,和声的效果表现力超强,在这首作品中,可以找到很多乐句,音响色调极其不协和,给人听觉上以敏感的,尖锐的,亢奋的,困难的,夹杂与现实矛盾冲突的音响效果。在他的创作中,不协和和弦一直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呈现在他每一步经典的作品中。但是普罗科菲耶夫在其创作中,是这样运作不协和和弦的,即在功能和弦的持续下叠加不协和和弦。普罗科菲耶夫在其作品中,这种手法非常多见。这也属于普罗科菲耶夫在其和声创新突破上的一点,使其在和声调性功能的转换上更加自由,流畅,得体,听觉上耳目一新,极富有敏感性。这种处理正是普罗科菲耶夫的独特之处,凸显出普罗科菲耶夫和声创作中的个性。三、调性普罗科菲耶夫在作品的创作中还运用了各式各样的调式调性,除了传统的大小调式外,还有特殊的调式调性,特殊的调式调性夹杂变化音的使用呈现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受,又同时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普罗科菲耶夫对传统调式的使用也有独特的见解。总的来说,他对调式调性的使用是建立在很多调式上的结合,其中相互运用转换。普罗科菲耶夫在对调式功能体系的发展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复合调性即多个调性交织在一起,使其在纵向上同时结合而使音乐进行发展,使调性思维立体化。这种调性思维的复杂化建立在功能和声时期的复和弦上。这种手法在20世纪初期盛行,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欣得米特等一系列作曲家的作品都涉及到复合调性的使用,后来使传统调性观念彻底瓦解和奔溃。普罗科菲耶夫在基本遵循了古典主义调性的原则上,通过对复合调性的使用,使得调性领域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中不断扩大,造成调性的观念非常模糊,从而推动了调性思维的发展。[参考文献][1]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3]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