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教学第五讲中国国防中国国防教学内容:1、中国国防概述(国防历史、主要启示)2、国防法规(国防法规体系、公民国防权利和义务)3、国防建设(国防领导体制、国防建设成就、国防建设目标和政策)4、我国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民兵)中国国防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国防的历史和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2、熟悉国防法规的基本内容;3、明确国防的动员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内容与要求;4、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一、中国国防概述(一)国防的含义、构成要素及地位和作用(二)中国国防史的发展概况(三)中国国防史发展总结和启示§1.1国防的含义、构成要素及地位和作用1、国防的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活动。”2、国防的构成:A、国家武装力量;B、兵役制度;C、国防动员或称战争动员;D、国防科技工业;E、国防教育;F、人民防空(简称民防)。3、国防的地位和作用:A、它为国家的安全提供保障;B、它为国家独立自主提供基础;C、它为国家繁荣发展提供条件。§1.1国防的基本要素1、国防的主体:即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国防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最终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2、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3、国防的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4、国防的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1.2中国国防史的发展概况1、中国古代国防2、中国近代国防3、新中国国防一、中国古代国防国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萌芽于部落斗争,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一)先秦时期的国防我国最早的国防始于夏朝,从夏禹开始国家机构、战争、军队都具有相当规模。这时期国防的主要特征就是从深挖壕沟转到了“筑高墙”。商汤灭夏桀后不忘武备,有了最早的征兵制度即“登人”。商代中期有了常备军,并形成了以土为本的国防观。周朝初期有1000多个大小国家,经过800多年的兼并战争,到秦王赢政统一中国时已全部吞并。一、中国古代国防古代国防的主要特点:1、军事理论日臻成熟我国古代兵书之多,堪称世界之最。西汉初年,张良、韩信整理兵书,共得182家,今存的有《孙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兵法》等。这些著作均被后世称为兵学教科书,至今仍饮誉中外。其中《孙子兵法》被誉为世界兵书鼻祖,在世界上享有极大影响,唐代传入日本,清代传入法国、德国、俄国和英国,目前仍被一些国家列为军事院校的必修课程。2、军队建设奠定了基础并得到发展。一是常备军的建立;商朝后期出现了右、中、左三个师的战斗编组,周朝的常备军起初为6个师,后发展到22个师。二是步兵的分离;由于武器质量的提高和战区的变化,步兵逐渐从车兵中单独分离出来,出现了单独的步兵作战及编制。三是骑兵、舟师的出现;一、中国古代国防3、征兵制度的建立。秦朝时规定17-60岁的男子都必须服兵役两年。一年守卫京师,称“正卒”,一年守卫边防,称“戌卒”。到了汉朝,则不论贵贱,男子20岁都要登记服兵役。4、修筑庞大的国防工程----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相互防御,各在形势险要处修筑长城。长城的修筑先后经历了27个世纪,全长10万公里,它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以土为本的内陆型国防观的标志。一、中国古代国防(二)秦、汉至清朝中前期的国防三次卫国战争1、元末明初的反倭寇斗争2、郑成功收复台湾3、抗俄斗争二、中国近代国防1、清朝后期的国防:“五次对外”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民国时期的国防:军阀混战与中华民族的觉醒;日本的入侵及中国人民的抗战;解放战争及新中国的成立。3、近代广东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林则徐和销烟运动;广东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洪秀全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二、中国近代国防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协定达1182个,主要的有英国98个、俄国89个、日本76个、法国55个、德国37个、美国20个。共赔款2700万元、白银13亿多两;丧失领土30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没有一个主权属于中国的港口,中国人民倍受外敌凌辱。此时的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之中。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进北京的60年间,由于列强的入侵和清王朝的腐败,中国进入了有国无防的时代。三、新中国国防1、历史回顾:第一阶段:1949-1953年是奠定基础时期第二阶段:1953-1965年是突飞猛进时期第三阶段:1965-1978年是克服干扰并取得一定成绩时期第四阶段:1978-至今是国防建设的新时期2、新中国保家卫国的斗争:抗美援朝斗争、反击印度入侵的斗争、反击苏联入侵的斗争、保卫西沙群岛的斗争、反击越南侵略斗争。§1.3中国国防发展史总结和启示1、综观历史,国防是服务于政治阶级的,当统治阶级处于上升时期,政治修明,国防就可能强盛;当统治阶级走下坡路,政治腐败,国内四分五裂之时,国防就削弱,就崩溃。2、综观历史,强兵必先富国,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因此,发展经济应当优先于发展国防;另外,国防建设必须量力而行,保持适度,实行“平战结合”的国防政策。3、综观历史,是采取积极的进取的国防战略指导方针,还是采取消极的畏缩的国防战略指导方针,是决定国防能否真正强大的关键。§1.3中国国防发展史总结和启示4、综观历史,把国防战略与外交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掌握国防主动权的需要,是获得强大国防的保证。5、综观历史,保持一支数量足够,质量精良的常备军队,是巩固国防的基础。常备军是国防的象征,是国防事业的基本支柱,没有一支数量足够的常备军,就没有国防的起码保证。6、综观历史,武器装备以及由此决定的兵种战法,对于国防强弱、战争胜负历史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7、综观历史,军功制度与军人待遇对于维系军心、鼓舞士气、提高军队战斗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看,当军人待遇菲薄、地位卑下、前途未卜之时,他们很难具有一往无前、浴血奋战的品格。8、强大的国防必须有强大的海防。二、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的地位和作用(二)《国防法》(三)《兵役法》(四)《国防教育法》§2.1国防法规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国防法规是国防法律、法令、条例、规则和章程文件的总称,是国家按照国防建设的需要,运用国家权力,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建设等关系进行有效调整的主要手段,是指导国防活动的行为准则,也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2、作用:巩固社会制度,保障社会建设,发展社会经济;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保障国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维护国家的军事利益不受侵害。§2.2国防法1997年3月14日,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其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国防的一致性2、体现了我国国防的正义性3、体现了我国国防的人民性4、体现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发展的协调性5、体现了基本军事法律的综合性§2.3兵役法1955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1、我国现行的兵役制度:世界上的兵役制度有两种:一是国家利用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必须服兵役,带有强制性,称为义务兵制。二是本人自愿从军,以军旅为职业,称为志愿兵役制、雇用兵制。我国新《兵役法》规定:中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2、公民服兵役的形式和期限:形式:⑴、现役:公民从入伍到退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所服的兵役;⑵、预备役:公民在军外所服的兵役:A、民兵:基干民兵28岁以下,普通民兵28岁以上;B、士兵预备役。期限:义务兵为两年;志愿兵为3到30年统称为士官。目的:让更多的人服兵役;提高素质,接受训练;§2.3兵役法3、兵员的征集动员和有关规定:(1)平时征集:兵役登记→初步审查→体格检查→应征服役(2)战时兵员动员:A、现役军人停止退役、休假、探亲的军人必须立即归队;B、预备役人员随时准备应召服现役;C、各单位和乡镇政府组织本单位的预备役人员按规定时间和地点报到。§2.4国防教育法1、为什么要加强国防教育?①产生战争的根源依然存在,其中美国对中国威胁最大。在经济上遏制,在政治上演变,在军事上包围。②加强国防教育是大势所趋。③国防教育的困难较大。2、国防教育的方针和原则:方针: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原则: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三、新中国国防建设(一)国防领导体制(二)国防建设成就(三)国防建设目标和政策§3.1国防领导体制国防领导体制:是指国防领导的组织体系及相应制度。它包括国防领导机构的设置。职权划分,相互关系等;它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设有最高统帅。根据1982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中央军委领导全国武装力量§3.2国防建设成就1、建立和进一步完善了军事理论。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我军从解放初的一支单一的以步兵为主力的陆军经过50多年的艰苦努力,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发展。不仅掌握武器比较齐全,而且有原子弹、氢弹等尖端武器。我们还发展了海、陆、空三军等诸军兵种。(2)面向21世纪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立起了包括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如在军事电子方面我们有指挥自动化、情报侦察、预警探测、电子对抗与通信等;在船舶工业方面有核动力潜艇、常规潜艇、导弹驱逐艇、导弹护卫舰、导弹快艇等作战舰艇以及新型鱼雷、水雷、反水雷等新装备;在兵器工业方面有歼击机、轰炸机、直升机、运输机、教练机等60多个型号1万多架军用飞机;在航天科技方面,已拥有地地、地空、海空和空空导弹,有运载火箭、各种应用卫星等,在核工业方面,我国不仅可以生产制造原子弹、氢弹,还掌握了核潜艇技术,形成了核威慑力量。4、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实现了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走上了和平时期稳步发展的轨道: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精兵之路。(2)实行了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3)注重了宏观指导,合理布局,边海防,大中城市和重点地区的民兵工作得到了加强。(4)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参战支前、保卫边疆、发展生产、扶贫帮困、抢险救灾,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集合了国防动员机构,一旦发生战争,能很快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军队从总部机关到各军区、集团军、师团均设有动员机构和动员军官,省军区、人武部即是同级党委的军事部门,又是政府的兵役机关,是集后备力量建设与动员工作于一体的机构。(6)加强国防教育,恢复并加强了对大学、高中、初中等在校学生的军训工作,使之正逐步纳入到整个国民教育中,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5、实现国防现代化。6、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7、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不搞侵略,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军事联盟,不在国外驻军和建立军事基地,反对军备竟赛,主张有效裁军和控军,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争端。中国国防政策核心和实质:捍卫国家独立、主权、统一和安全,促进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周边稳定。返回§3.3国防建设目标和政策1、实行积极防御,坚决保卫国家利益。我国国防的唯一目的是保卫自身的安全,捍卫属于自己的利益。2、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现阶段,要解决中国面临的所有问题,关键要把经济发展起来,经济发达了,才能更好的搞好防御。有了强大的国防作为后盾,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