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一、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要有健全的机体、精神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2、医院感染:指住院与门诊病人、医院职工、探视者或陪护者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性疾病。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4、生物富集:污染物经生物体吸收后可在其体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富集,使得生物体中该污染物的含量明显高于环境汇总该物质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5、公害: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对公众造成的在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和生活方面的危害。6、公害病:指与公害有因果关系的地域性疾病。7、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及二次污染物臭氧、过乙酰硝酸酯和醛类等混合形成的淡蓝色烟雾称“光化学烟雾”。8、介水传染病:指由于饮水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引起的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血吸虫病和阿米巴痢疾等。9、地方病:指在某些特定地区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10、地方性氟中毒:由于人们长期摄入过量的氟而导致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11、职业性损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健康损害。12、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漂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之一,可引起尘肺等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13、矽肺:因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矽肺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14、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强噪声后听阈上升10-15dB,脱离噪声环境数分钟内即恢复正常。15、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后听阈上升超过15-30dB脱离噪声环境后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恢复正常。16、暂时性听阈上移: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属于暂时性听阈上移。17、局部振动病: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白指。二、填空和选择1、第一次卫生革命的目的控制传染性疾病,第二次卫生革命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止。2、医学模式有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近代机械论医学模式、现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员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与2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4、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以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5、高血压的流行情况主要有: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突发性、普遍性、非常规性7、环境污染的来源: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性污染、其他(微波电磁波、沙尘暴)8、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9、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光化学氧化物10、生活饮用水的基本要求:流行病学上安全、化学组成上对人体无害、感官性良好、水量充足,使用方便。11、职业性损害包括: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性外伤。12、汞慢性中毒的三联征:易兴奋征、口腔、牙龈炎和震颤13、中暑分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三、简答1、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影响因素答:1生物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2、三级预防的基本内容答:1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是预防医学的最终奋斗目标。2第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时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预防措施,对传染病的二级预防还应有早隔离、早报告措施。3第三级预防,也称临床预防,着眼于健康,力求减轻疾病的不良后果,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后遗症,防止伤残。3、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答:1限制钠盐摄入量、2合理营养,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的摄入、3控制饮酒、4控制体重、5适度的体力活动、6其他,如戒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危害答:1人群健康和生命严重受损、2造成心理伤害、3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4国家或地区形象受损及政治影响5、环境污染对机体健康的危害答:1直接危害,又分为危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2间接危害,又分为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6、公害病的特点答:1在公害影响区域内的人群有与公害相关的共同性症状和体征,2病区内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发病,甚至累及胎儿,3除急性中毒外,大多具有低剂量、长时期危害、陆续发病的特点,4公害病必须经过科学的鉴定和国家法律的认可,具有严格的法律意义。7、职业病特点答:1病因明确且唯一,控制致病因素可减少或消除发病,2病因大多数可定量检测,且接触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之间有明确的剂量—反应或者剂量—效应关系,3在同一职业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4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5大多数职业病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发现愈晚,疗效愈差,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8、职业病的诊断答:应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一定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并由3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进行集体诊断。诊断原则:1职业史、2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调查和评价、3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9、铅中毒的临床表现答:职业性铅中毒为慢性中毒。1神经系统:表现为类神经征和周围神经损害,类神经征是铅中毒早期常见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昏、乏力、肌肉关节的酸痛及失眠、多梦和记忆力减退等。周围神经损害包括感觉型、运动型、混合型。感觉型表现为指端麻木,末端呈手套或袜套样感觉,运动型表现为握力下降,伸肌无力或麻痹,严重者腕下垂。铅可引起神经纤维节段性拖髓鞘。严重者会出现中毒性脑病。2消化系统,轻者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腹痛、腹泻、便秘。较重者出现腹绞痛,为突然发作,呈持续性绞痛,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查体腹软,有轻度压痛,无固定痛点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口腔卫生较差的为出现“铅线”。3血液系统,引起低色素正细胞型贫血,4其他,肾脏损害,月经失调,流产及胎儿发育不良,母源性铅中毒。10、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答:1呼吸系统疾患:①肺尘埃沉着病,又称尘肺,是生产性粉尘引起的最常见、危害程度最重的肺部疾患,②粉尘沉着症,粉尘沉积于肺部,引起一般性异物反应,继发肺间质非胶原纤维增生,③有机粉尘所致肺部疾患,如棉尘病,④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⑤呼吸系统肿瘤,2局部作用,粉尘对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引起鼻炎、咽炎,也可造成角膜损伤、堵塞皮肤毛囊、汗腺等。3中毒作用,可进入血液引起中毒。11、食物中毒的诊断和事故处理?p136简答:一、诊断: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进行的。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2.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3.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5.食物中毒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诊断资料,由于采样不及时或已用药或其他技术、学术上的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三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二、处理:1.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2.停止食用中毒食品。3.采取病人标本,以备送检。4.对病人的急救治疗主要包括:a.急救:催吐、洗胃、清肠;b.对症治疗;c.特殊治疗。5.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a.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B.追回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C.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6.对中毒场所采取的消毒处理.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12、社会支持与健康p148社会支持通常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的系统。社会支持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对人们来讲并不陌生,但作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专业概念,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甚至于学科内部从来未达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