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从这里开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单元三从这里开始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创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即使在子宫里也是一样的道理。——索莫尔目录: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论基础第一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育学依据第二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心理学依据第三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生态学依据第一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育学依据一、蒙台梭利教育的环境观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溶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玛丽亚·蒙台梭利•1896年:成为罗马大学第一个女医学博士。•1898年:指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运用独创的方法教学,出现了惊人的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主要著作:《教育人类学》、《蒙台梭利方法》、《高级蒙台梭利方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家庭中的儿童》、《新世界的教育》、《儿童的发现》、《有吸收力的心智》。玛利亚·蒙台梭利玛利娅·蒙台梭利(1870年-1952年),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倡导学校应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蒙台梭利教育中的环境观环境反映生命的跃动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1)提供有规律和有秩序的生活环境(2)给予儿童自主选择的自由(3)提供真实与自然的环境(4)营造美的环境与温馨的氛围二、蒙台梭利教育环境观(一)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有准备的环境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二、蒙台梭利教育环境观(二)为儿童提供自然的环境环境中的真实与自然有助于儿童发展探索内在及外在世界所需的安全感,而成为敏锐、有赏识力的生活者。二、瑞吉欧教育的环境观毫无疑问,学校拥有一个自己的“环境”,一种自己的“建筑”,一种自己“对空间、形状、功能的概念和使用”。——马拉古奇两次展览:•“如果眼睛能跃过围墙”•“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瑞吉欧教育的目标: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使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感到自在、愉悦,生活幸福。教育不仅仅追求什么外在的目标,而是更多地注重内在的品质。教育要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使幼儿形成完满的人格。三、瑞吉欧教育环境观1.代表人物瑞吉欧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城市,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洛利斯·马拉古齐和当地的幼教工作者一起兴办并发展了该地的学前教育。其实有一百(意大利)马拉古齐孩子是有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三、瑞吉欧教育环境观(一)重视环境的记录功能在瑞吉欧的教育环境观中,强调环境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要素,是儿童与儿童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儿童与物之间互动的关键因素,是瑞吉欧教育中的“第三位教师”。环境也是记录儿童成长的最佳方式之一,对教师的工作与成长、儿童的自我认识以及家长对儿童、对学校教育的了解这三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三、瑞吉欧教育环境观(二)运用艺术环境的教育功能瑞吉欧注重运用图像等艺术语言环境来发挥对幼儿的教育功能。瑞吉欧——神奇的光影世界三、瑞吉欧教育环境观(三)强调环境知识建构功能•建构主义发展观•瑞吉欧的教育环境观强调知识是在不断建构中形成的,重视环境对儿童发展的教育功能。9岁小姑娘Jesse在英国达人秀的舞台上手握短剑表演了侧手翻、后空翻等武术绝技。三岁习武,精通柔道、中国功夫、搏击等,去年开始学习剑术,小小年纪已经斩获117项武术大奖!瑞吉欧教育中的环境观环境中的教育取向(1)环境是“第三位老师”(2)环境是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要素(3)环境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物之间互动的关键性因素(4)环境是最佳的“记录”方式之一瑞吉欧教育中环境创设的特色(1)校门口:会“说话”的展示长廊(2)教室:分隔的两三个活动空间(3)广场:点子和想法诞生的地方(4)工作坊:双手和心智探索的空间三、华德福教育的环境观我们的一切经验均与大我——宇宙息息相关,正如我们在宇宙周而复始的运动中认识自身,宇宙也透过我们的活动展现其力量。当身为人类的我们反映出这股力量时,我们就能了解人类其实即是宇宙力量的体现。——鲁道夫·斯坦纳•1919年,奥地利哲学家、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以其“人智学”学说为基础,建立世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华德福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建立在对人的本质、人与宇宙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围绕着人、社会和宇宙的和谐发展而进行,在教育过程中,把每一个人都作为一个独立的精神统一体来看待。•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儿童身、心、灵,注重精神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华德福教育中的环境观有生命感觉的美和自然的环境成人在儿童成长的环境中起重要作用讲究自然、感受与内心相协调的环境四、陈鹤琴“活教育”的环境观我们应当把幼稚园的课程打成一片,成为有系统的组织。但是这种有系统的东西应当以什么为中心呢?这当然要根据儿童的环境。——陈鹤琴•“中国幼教之父”。•我国第一个运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进行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活教育”:使教师“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使儿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和“两大原则”(教学原则、训育原则)•核心:让儿童从“做”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四、陈鹤琴教育环境观1.代表人物•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早年就读于清华学院,毕业后赴美留学,接受西方新教育思想濡染。•回国后在“南高师”、东南大学任心理学教授。•20世纪20年代初,基于对自己长子连续808天的跟踪、观察和系统研究,出版了《儿童心理学之研究》、《家庭教育》等著作。•1923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开创了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先河。•1929年,创建中华儿童教育社,并担任主席。四、陈鹤琴教育环境观•20世纪40年代,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院,倡导“活教育”学说,提出三大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南京师范学院首任院长。•1979年被推选为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1982年12月30日,在南京逝世。四、陈鹤琴教育环境观(一)幼儿园审美环境的创设•爱美是儿童的天性,透过天性培养儿童的情感、陶冶儿童的性情。四、陈鹤琴教育环境观(二)幼儿园科学环境的创设•教师让幼儿通过栽培植物、布置园林、从事浇水、播种、锄草、饲养动物等工作,使幼儿通过双手和感官不断感知自然,获得新知。•“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科学活动。四、陈鹤琴教育环境观(三)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陈鹤琴“活教育”的环境观关于幼稚园环境的布置以“儿童的环境”为中心的课程观关于幼稚园环境创设的原则第二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心理学依据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小偷,而不管他们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华生一、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环境观(一)机能主义心理学概述核心思想: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功能、功用而不是心理的结构、构造,认为这种机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产生显著的实际结果。思想基础:生物进化论和实用主义哲学,进化论强调的“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思想,以及实用主义强调的“有用即真理”思想成为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内核。(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环境思想早期代表人物詹姆斯:强调心理生活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主张意识的机能是指导有机体达到生存的目的,而意识的选择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杜威:认为人总是生存于某种环境中,有机体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环境,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经验,这种经验使人与环境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机能主义心理学对环境创设的贡献把人与环境的关系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避免了单纯关注人的心理结构的研究倾向,更具现实性;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提供了一种考察人与环境关系的独特视角,即从功能分析的角度理解人的心理活动,这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取向。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环境观(一)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行为主义是一种机能主义,是唯一彻底的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早期行为主义者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而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由刺激——反应的联结构成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行为主义者就是操作主义者。”行为主义后期的理论有所变化,开始在内部心理过程是否存在的问题上有所松动,尝试用所谓客观的方法描述内部心理活动。(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环境思想华生:环境决定论;从行为塑造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行为就是“刺激—反应的联结,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预测刺激”。斯金纳:从强化控制的角度提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班杜拉:从三元交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认为环境是一种儿童学习的潜在课程,在指导幼儿学习时,除了重视个人的能力发展以及情绪反应、认知过程外,还应注重设置良好的环境。三、格式塔心理学的环境观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惠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勒温等。(一)格式塔心理学概述•主要哲学基础:康德先验论、胡塞尔现象学。•思想基础:科学界“场论”思想、马赫的理论和形质学派理论。•认为人类有一种天赋倾向,就是将其知觉世界组织得越简单越好。•“简化原则”:当视野范围内有模糊两可的对象出现时,知觉者会把它感知为与其所获得的信息相一致的最简单图形。•理论要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继承了古代整体论的思想传统。主要哲学基础: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基础:科学界的“场论”思想、马赫的理论和形质学派理论。认为人类有一种天赋倾向,就是将其知觉世界组织得越简单越好。(二)格式塔心理学的环境思想首先,格式塔心理学提供了一个视角,即把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强调整个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人们对整个环境的知觉。其次,格式塔心理学突出了人们对于环境的理解,即突出了环境的主观层面。观点: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是一分为二的,环境对于人来说不是纯粹的客观实在,环境的作用如何最终取决于人们如何认识和理解环境。这一观点对如何创设幼儿园环境有很大的启示。根据勒温对“心理环境”的阐述,我们可以把幼儿在幼儿园活动室中的“心理环境”用图1-5、图1-6表示:图1-5幼儿在活动室中的心理环境图1-6由图1-5演变而来的幼儿(J)的心理环境及其外援幼儿的心理环境具有如下的主要特点和功能:幼儿的心理环境受自然、社会两种环境诸因素的影响。幼儿的心理环境,对环境中的诸因素具有选择功能。被选择的诸因素会成为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和内容,而不被选择的因素会成为心理环境的“外缘物”,但有可能是潜在的“影响物”。无论是被选择的因素,还是未被选择的因素,其影响作用都有可能是“两极”的,即被选择的因素不一定都是有利因素,而未被选择的因素也不一定都是不利因素。两点启示:幼儿对环境的选择性,正表明了幼儿并不是被动接受环境影响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个性化的。这也正是幼儿主体性的真实表现;幼儿对环境的选择,往往表现出较低的目的性水平,乃至带有盲目性,这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四、精神分析学派的环境观(一)精神分析学派概述•产生于19世纪末,既是一种神经症的治疗方法和理论,又是一种潜意识心理学体系。•20世纪20年代,该理论逐渐扩展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核心理论:人格理论。•强调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在道德教育上提出了“人格化”的

1 / 9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