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TD-LTE关键技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TD-LTE关键技术LTE无线技术要点1个架构:E-UTRAN扁平架构2个帧结构:FS1(FDD)、FS2(TDD)3个关键技术:OFDMA/SC-FDMA、MIMO、小区间干扰抑制4种资源分配方式:下行集中式、下行分布式、上行集中式、上行跳频。5个物理过程:小区搜索、随机接入、功控、测量、共享信道过程6+1个天线端口:下行4天线MIMO、MBSFN、Beamforming上行单天线7+2个传输模式:下行7个MIMO传输模式上行单天线+MU-MIMO8个物理信道:PDSCH、PDCCH、PBCH、PCFICH、PHICH、PUSCH、PUCCH、PRACH2目录TD-LTE无线关键技术1个架构2个帧结构3个核心技术4种资源分配方式5个物理过程6+1个天线端口7+2个传输模式8个物理信道3扁平RAN架构4LTE接入网络的简化5目录TD-LTE无线关键技术1个架构2个帧结构3个核心技术4种资源分配方式5个物理过程6+1个天线端口7+2个传输模式8个物理信道62种帧结构72种TDD帧结构的融合8TD-LTE帧结构上下行配比9TD-LTE帧结构特殊时隙结构10目录TD-LTE无线关键技术1个架构2个帧结构3个核心技术4种资源分配方式5个物理过程6+1个天线端口7+2个传输模式8个物理信道11LTE所依赖的3个核心技术OFDMA/SC-FDMA简洁的宽带扩展能力获得高峰值速率的“正交传输”MIMO技术的“最佳搭档”MIMOLTE高频谱效率的主要来源小区间干扰抑制解决OFDMA同频组网的潜在问题缩小MIMO带来的数据率差异性12为什么宽带数据接入要采用OFDM和MIMO?OFDM和MIMO的优势正是数据业务所需要的——峰值速率和短时用户感受OFDM是正交系统,无用户间干扰,有利于MIMOMIMO是目前提高峰值速率的主要手段用户希望“网速快”,哪怕只在某些环境下快也行OFDM和MIMO的劣势是对数据业务相对次要的因素——覆盖和公平性OFDM系统的小区间干扰和高峰平比将造成更严重的小区边缘性能下降使用MIMO的环境主要出现在小区中心或热点但Internet用户已经习惯了“尽力而为”的QoS/QoE13目录TD-LTE无线关键技术1个架构2个帧结构3个核心技术——OFDMA/SC-FDMA4种资源分配方式5个物理过程6+1个天线端口7+2个传输模式8个物理信道14OFDM是新技术吗?——不是OFDM(正交频分复用)的本质就是一个频分系统,而频分是无线通信最朴素的实现方式多采用几个频率并行发送,实现宽带传输生活中的频分系统:CDMA是具有较深理论内涵的技术,很难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解释。15OFDM是新技术吗?——是传统FDM系统中,载波之间需要很大的保护带,频谱效率很低。OFDM系统允许载波之间紧密相临,甚至部分重合,可以实现很高的频谱效率——子载波。如何做到这一点?依赖FFT(快速傅立叶变换)为什么直到最近20年才逐渐实用?有赖于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的发展。16OFDM发射机结构OFDM发射机的两个核心模块:IFFT(逆FFT):将大量的窄带(子载波)频域信号(频域上映射的信号),经过IFFT后形成时域信号加入循环前缀(CP):将每个OFDM符号的尾部一段复制到符号之前17OFDM调制的核心操作18OFDM是为了用于多径衰落信道而设计的19应对频选衰落:窄带并行传输化零为整,简化接收机的信道均衡操作避免符号间干扰和天线间干扰相互混杂,有效分离信道均衡和MIMO检测20应对符号间干扰:插入CP21OFDM的优势22OFDM的潜在问题23OFDM参数设计需要设计的参数:频域:子载波间隔、资源块大小CP长度、时隙/子帧长度24OFDM子载波间隔Δf设计Δf不能太小:必须能容忍需要支持的车速下的多普勒频移(器件相位噪声相对影响很小)Δf不能太大:T过小,则CP开销过大典型Δf值:10-20kHzLTE:15kHz(符号长度66.67μs);WiMAX:10.98kHz;UMB:9.6kHz25OFDMCP长度设计CP不能太小:必须能覆盖主要多径的时延扩展,容忍一定的定时误差。CP不能太大:开销过大CP可以采用多个选项:LTE:常规CP:4.687ms扩展CP:16.67ms超长CP:33.33ms26复用和多址的概念27从FDM/FDMA到OFDM/OFDMA28目录TD-LTE无线关键技术1个架构2个帧结构3个核心技术——MIMO4种资源分配方式5个物理过程6+1个天线端口7+2个传输模式8个物理信道29MIMO的定义广义定义:多进多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既可以来自于多个数据流,也可以来自于一个数据流的多个版本。按照这个定义,各种多天线技术都可以算作MIMO技术狭义定义:多流MIMO——提高峰值速率多个信号流在空中并行传输按照这个定义,只有空间复用和空分多址可以算作MIMO特例:SIMO(单进多出)和MISO(多进单出)30MIMO技术的分类从MIMO的效果分类:空间分集(SpatialDiversity)利用较大间距的天线阵元之间或赋形波束之间的不相关性,发射或接收一个数据流,避免单个信道衰落对整个链路的影响。波束赋形(Beamforming)利用较小间距的天线阵元之间的相关性,通过阵元发射的波之间形成干涉,集中能量于某个(或某些)特定方向上,形成波束,从而实现更大的覆盖和干扰抑制效果。空分复用(SpatialMultiplexing)利用较大间距的天线阵元之间或赋形波束之间的不相关性,向一个终端/基站并行发射多个数据流,以提高链路容量(峰值速率)。空分多址(SDMA)利用较大间距的天线阵元之间或赋形波束之间的不相关性,向多个终端并向发射数据流,或从多个终端并行接收数据流,以提高用户容量。从是否在发射端有信道先验信息分(CQI不算):闭环(Close-Loop)MIMO:通过反馈或信道互异性得到信道先验信息开环(Open-Loop)MIMO:没有信道先验信息31空间分集基本原理32空间分集的分类通过天线之间的不相关性(天线间距通常10λ以上),采用多个天线发射或接收一个数据流,避免单个信道衰落对整个链路的影响。分集的目的是提高链路质量(BLER),而非提高链路容量,但可以通过改进链路预算,增大小区覆盖。接收分集:采用多个天线接收一个信号流,避免单个天线陷入深度衰落。——最广泛采用的MIMO技术发射分集:采用多个天线发送一个信号流,避免单个天线陷入深度衰落。简单分集:多个天线发送完全相同的样本(不需要标准化)编码分集:多个天线发送一个数据流的不同版本(如不同相位)选择分集:在同一时间只选择一个信道较好的天线发送(经常用于终端侧,适于只有一个发射功放的终端)波束分集:由预编码赋形波束,而非实体天线进行分集操作发射分集一般采用开环方式,所以非常适合在广播信道/控制信道中及高速移动场景中采用(此时尚无法获得信道反馈)。33空间分集算法最常用的发射分集技术包括:空时块码(STBC,Space-TimeBlockCodes)空频块码(SFBC,Space-FrequencyBlockCodes)循环延迟分集(CDD,CyclicDelayDiversity)天线阵元之间采用不同的发射延迟,加强信道的频率选择性,以获得更大的频域调度增益和频率选择性增益。34空间复用基本原理35空间复用要求的天线类型36空间复用的干扰问题可以看到:空间复用的应用效果取决于是否能有效区分多个天线,如果天线间干扰过大,甚至性能差于单天线发送。解决方法:事后处理:干扰消除(性能好的算法复杂度较高,如迭代干扰消除事前处理:自适应MIMO(在天线相关性较高的场景,降低复用流数,甚至退化到单流,此时多余的天线还可以用来进行空间分集或波束赋形)37空间复用的应用场景拉大天线间距也不能保证天线信道之间的低相关性,还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散射体为多个天线提供足够的信道差异:富散射环境:基站或/和终端周围的散射体很多,存在相当数量的NLOS径,角度扩展较大,比较容易生成信道差异。非富散射环境:基站和终端周围的缺乏足够的散射体,NLOS径很少,角度扩展较小,很难生成信道差异。观点:MIMO只能用于室内?MIMO只能用于微小区?对传统网规的挑战:选址的原则可能改变。38空间复用技术分类解决空间复用适用性,灵活实现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波束赋形的切换和整合,需采用闭环自适应MIMO方法:开环(Open-Loop)空间复用不管信道条件,采用固定的复用流数。由于MIMO信道的相关性有各种差异,能够支持的复用层数也不同。所以开环空间复用的流间串扰有时很难消除,性能很难保证,可能造成多流并行传输的性能比单天线传输还差。闭环(Close-Loop)空间复用发射端事先掌握信道的先验信息(通常通过基于SoundingRS的信道探测获得),采用适合无线信道现实条件的复用流数。可以灵活支持各种MIMO信道相关性,实现各种流数,保证空间复用的传输性能,简化接收端的干扰消除操作。最常用的闭环空间复用技术:预编码(Precoding)技术通过预编码矩阵动态配置各发射天线的发射权值和相位,形成和信道条件相匹配的流数(通常用信道相关矩阵的秩指示)的“波束”(和“波束赋形”的波束生成方法相似,但内在原理不同)。39预编码空间复用码本预编码:主要用于FDD系统,系统将可能会使用的典型预编码向量变成一个“码本”(codebook),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RS对信道进行探测,在码本中选择最适合的预编码向量,将其编号(PMI)反馈给基站,基站根据PMI从码本中选择对应的预编码向量进行传输。非码本预编码:主要用于TDD系统,由于上下行信道具有互异性,激战可以通过终端的探测RS对上行信道进行探测,直接生成适合的预编码矩阵(不受码本容量的限制),用于下行预编码传输。40波束赋形基本原理利用较小间距的天线阵元之间的相关性(天线间距通常为λ/2),,通过阵元发射的波之间形成干涉,集中能量于某个(或某些)特定方向上,形成波束,从而实现更大的覆盖和干扰抑制效果。41其他类型的波束赋形天线42波束赋形的分类波束赋形包括:动态波束赋形(俗称智能天线)固定波束赋形(又称高阶扇区化)43波束赋形算法和预编码技术相似,波束赋形系统的波束也是通过预编码方法生成的,但和码本预编码MIMO不同,动态波束赋形的权值仅仅需要匹配信道的慢变化,比如来波方向(DirectionOfArrival,DOA)和平均路损。因此生成的是实际波束,而预编码技术生成的是虚拟的波束。在TDD系统中,可以不依赖终端来反馈所需信息,来波方向和路损信息可以在基站侧通过测量上行接收信号获得,比FDD系统更有利于波束赋形的使用。44多流波束赋形基于波束赋形的空间复用45空分多址的原理利用较大间距的天线阵元之间或赋形波束之间的不相关性,向多个终端并向发射数据流,或从多个终端并行接收数据流,以提高用户容量。又可以称为多用户MIMO(MU-MIMO),相对单用户MIMO(SU-MIMO),空分多址可以获得更大的多用户分集增益,也更适合于用户数量较多,数据率较低的情况(如提高VoIP用户容量)。46上行和下行空分多址下行空分多址:基站将多个空间复用流分给多个终端,使其可以共享相同的时频资源。上行空分多址:多个终端共享相同的时频资源向基站发送。47空分多址的实现基于预编码的空分多址:下行空分多址:如果2个终端反馈的PMI现实他们的预编码向量具有较好的正交性(如两个预编码向量处于码本的1个预编码矩阵中),则可以将这2个用户“配成一对”,进行空间多址传输。基站也可以根据需要,对选中不完全正交的PMI的用户进行强

1 / 1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