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概论第一章中国国防(最完整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校训校名及logo《普通高校军事学概论》xxxxxxxx军事理论教研室中国国防军事理论教研室xxxx2013.9第一章校训校名及logo第一章主要内容三、中国国防建设二、国防法规一、国防概述四、中国武装力量建设五、国防动员校训校名及logo第一节国防概述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校训校名及logo一、国防的基本要素(一)国防的主体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校训校名及logo(二)国防的目的1、捍卫国家的主权;2、维护国家的统一----内部事务;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4、保护国家的安全。校训校名及logo(三)国防的手段国防的手段是指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我国国防的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校训校名及logo(三)国防的手段军事:主要手段—武装暴乱、侵犯政治:军事相关手段—政治制度、工作、宣传经济:现代广泛手段—国防建设、斗争外交:军事外交校训校名及logo(四)国防的对象1、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注意:侵略包含武装和非武装的2、国防要制止的是“武装颠覆”。注意:非武装的颠覆,采取国家安全部门解决校训校名及logo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与特征(一)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1.扩张型实行霸权主义政策(美国)2.自卫型以防止外敌入侵为目的(中国)3.联盟型以结盟的形式联合他国进行防卫4.中立型坚持和平中立(瑞士)校训校名及logo美国国防:为捍卫美国的自由民主、利益而进的军事武装活动。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以及领土完整的自卫型国防。瑞士面积:41300平方公里人口:625万人兵力:常规军3500人校训校名及logo(二)现代国防的特征1、国家利益的整体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斗争形式的多样性4、国防目标的多层性5、国防建设系统的协调性校训校名及logo三、我国国防简史及启示(一)中国古代国防中国古代国防始于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成熟于秦汉时期,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1、兵制建设:兵制是指军事制度(武装力量体制),包括军队编制、领导体制和兵役制度等,是国防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车兵-步兵-骑兵-水师;校训校名及logo一、我国古代用法律条文规定兵制的状况朝代兵役制度服役年龄服役时限特点法律夏商周田制军赋20~60临时征用用兵不养兵.明显阶级性周礼秦朝征兵制(世袭制)17~60(56)郡1月卫京.守边各1年设常备军.注重边防建设傅律军爵律戍律西汉20~56郡县1年守边1年与民休息,复员军队注重储备,发展骑兵高祖令汉朝东汉征兵制(试行募兵)(世袭制)18~601年(守边或卫京)废郡县兵和一年一次都试三国两晋世袭制无限制无限制军民分离隋朝府兵制(世袭制)18~602年变兵民异籍为兵民合一改兵民分治为兵民合治唐朝府兵制20~60(25~50)3年将兵分储(设16卫600府)3年一次挑选和换防制度卫禁律捕亡律军防律宋朝募兵制17~60无限制①养兵多.②兵种杂.③兵源差宋徽律元明清世袭制募兵制蒙17~70元15~70无限制元好战(占多淄河.中亚西亚地区)大明律大清律校训校名及logo(2)中国古代边防、海防建设中国古代海防体系中国古代边防体系以城墙为守,以陆地为中心明朝时期才初步建立校训校名及logo(3)中国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寓兵于农、兵民合一的国防政策。寓兵于农作为政治、军事制度在中国源远流长。富国强兵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就提出“强兵之要,首在富国”。尔后,根据当时中国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的实际,又进一步提出了“富国首在重农”思想。校训校名及logo(二)中国近代国防-国防不固军队不精(1840鸦片战争—1949新中国成立)1、国防体制和武装力量变革2、国防工业建设3、国防观念和国防外交政策的变革校训校名及logo(1)清代后期国防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1月中法战争1883年12月—1885年4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9月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1895年4月校训校名及logo(2)民国时期国防校训校名及logo(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1、1949-1953外御敌内治乱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建立全军领导机关2、1953-1965国防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时期实行义务兵、军官薪金、军衔制度,原子弹3、1965.5-1976.10文化大革命4、1978至今健康发展轨道校训校名及logo(四)国防历史的启示1、经济强盛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科技进步是国防强大的重要保证。校训校名及logo第二节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一、我国国防法规体系(一)国防法规的含义校训校名及logo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共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二)国防法规的特征个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校训校名及logo(三)国防立法的原则1、以宪法为依据的原则;2、维护国防利益的原则;3、国防法律从严的原则;4、民主的原则;5、协调、统一的原则。校训校名及logo(三)国防立法权限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基本国防法律2、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国防法律(兵役法、军官军衔条例)3、中央军委-军事法规(后勤条例、战斗头令)4、国务院单独或和中央军委联合-国防行政法规(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5、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军事规章(单兵训练规定)6、国务院各部、委单独或和与军委各总部联合-国防行政规章(牺牲、病故人员遗属抚恤的规定)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和政府-地方性国防法规和规章(安徽省人大:安徽省人大征兵工作规定;安徽省人民政府:退伍义务兵安置办法)校训校名及logo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法规国务院中央军委《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规章国务院各部委中央军委各总部《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交通战备科研管理工作暂行规定》法规细则各军兵种、各大军区《战斗条令》《船舱条令》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加强人民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意见》《征兵工作条例》校训校名及logo二、我国主要的国防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规定《国防法》的适用范围;2、规定国防的地位、性质和原则;3、规定国家机关的国防职权;4、规定武装力量的组成、性质、任务和建设方针、原则及目标、要求;5、规定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和权利;6、规定军人的义务和权益;7、规定对外军事关系校训校名及logo(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1、兵役制度;2、兵员的平时征集;3、现役军人和预备役军人;4、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校训校名及logo(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1、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原则、方法,国防教育的领导、职责、表彰与奖励;2、学校国防教育;3、社会国防教育;4、国防教育的保障5、法律责任校训校名及logo三、我国公民及组织的国防权利和义务(一)公民的国防义务1、公民平时被征集服现役的规定;2、参加民兵组织的规定;3、参加军事训练的规定;4、关于预备役军官的规定5、公民服预备役的规定;6、其他校训校名及logo(二)组织的国防义务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国防义务;2、企业的国防义务和任务;校训校名及logo(三)公民的国防权利1、依法享受优抚的权利;2、维护国防利益的权利;3、依法取得待遇、补偿的权利;校训校名及logo(四)组织的国防义务1、维护国防利益的权利;2、依法取得补偿的权利校训校名及logo第三节中国国防建设校训校名及logo一、我国国防领导体制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防领导体制在国家政权的建立过程中初步确立第一部宪法颁布后,国防领导体制开始强调党的领导作用“文革”开始后,国防领导体制在曲折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防领导体制在改革中日趋完善(一)中国国防领导体制的历史发展校训校名及logo1、国防领导体制的历史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设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统一管辖并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其他武装力量。•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不再设立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1958年7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的决议规定,中央军委是中共中央的军事工作部门,是统一领导全军的统率机关,军委主席是全军统帅,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国防部是军委对外的名义。•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第四部宪法规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罢免。•1998年中央军委增设了总装备部。•中共中央军委和国家中央军委同时存在,从而确立了党和国家高度统一的行使职权的国防领导体制。校训校名及logo2、国防领导的特征及组织形式•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同时规定,国家中央军委和中共中央军委同设一个机构,组成人员和对军队的领导职能完全一致。这样,既坚持和改善了党的领导,又进一步明确了军事系统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确立了由党和国家共同行使领导职责的最高国防领导体制。•我国最高国防领导体制的组织形式,既体现了党对武装力量和国防建设事业的领导,又有利于国家机构领导全国武装力量,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职能的发挥,对于国家加强武装力量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增强国防力量,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校训校名及logo3、国防领导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领导职权•――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令》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其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即:中共中央拥有绝对的国防领导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权及罢免权;国防法律的制订和修改;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等。•――国家主席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公布相关法令等。•――国务院国防政策的执行机关•――中央军委最高国家军事机关,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校训校名及logo二、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一)建立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二)人民解放军已经由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的强大军队(三)建立了完整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体系(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军事法规体系(五)全面展开了军事人才队伍建设校训校名及logo二、新中国国防建设历程(一)御外治内的恢复阶段(1949~1953年)外御侵略、内治创伤的恢复时期。一是继续向全国进军,解放了祖国大陆。二是依据国防的需要,建立合成军队。三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根据国防需要建立一支诸兵种合成军队;2、完成了一系列重要战事校训校名及logo(二)自主发展的调整、充实阶段——(1953~1966年)一是拉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序幕;二是依法建设,确立了国防现代化是国家的奋斗目标之一。三是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四是与国内外敌人作斗争,保卫了国家的安全。校训校名及logo(三)“文革”时期的全面备战阶段——(1966~1976年)1、提出了“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战略方针;2、国防实力取得了重大发展;3、为捍卫国家的主权,北反南击校训校名及logo(四)加快推进现代化

1 / 1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