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小岛国,有限的土地面积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制约之一。新加坡国土面积目前715平方公里,其中约133平方公里是通过填海造陆的方式增加的,估计最终面积能达759平方公里。虽然目前填海造陆还在继续,但是很明显土地增长的速度远赶不上现代城市发展的速度。据估计,当新加坡城市人口达到550万时,新加坡的土地缺口将会达到40平方公里[1]。受天然条件所限,如何高效利用土地是城市规划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3:在不同演化阶段的规划和特征3.1近代新加坡港建立与最初规划3.220世纪中期之前的新加坡1.3现代新加坡的发展(1)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2)1970年代中到1980年代中(3)1980年代末开始的建筑与城市保护(4)1990年代中期以后新加坡近代城市规划与近代港口建设几乎同步开始。19世纪初,英国人莱佛士宣布新加坡港建立之时,就已为这座城市制定了最初的发展规划。此次规划理念体现了莱佛士作为实际政治统治者其个人理想主义与实际政治需要的结合。通过规律布置的街道将不同种族与社会族群隔离。此次规划对新加坡未来一百多年城市发展都具指导意义,其划定的城市基本格局是新加坡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图1)。3.1近代新加坡港建立与最初规划开港后港口业带来大量移民涌入,2-3层的店屋为主要建筑形式的街区成片的建设起来。但城市建设速度远跟不上爆炸式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城市中心区过度拥挤。3.220世纪中期之前的新加坡据统计,在南京上街(UpperNankinStreet),56%的家庭独住一间房,7%与其他家庭合住一间房,4%的家庭只有睡觉的空间。人口过度集聚也造成市区交通拥挤、基础设施供应不足等城市设施方面的严重问题。到上世纪中叶面积占全岛百分之一的城市中心区容纳了36万居民,是总人口的1/3。居住条件由于空间拥挤和缺乏维护变得相当恶劣。1.3现代新加坡的发展正是在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环境极其恶劣甚至影响生存的情况下,新加坡现代化规划起步。与其他城市相比,起点可谓不高。在五六十年间发展成今日的新加坡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政府秉承务实的精神,对城市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且对城市未来发展有长远的眼光。技术层面上来说,新加坡的规划策略一直与其经济结构和政策紧密结合,不同的阶段以不同方式促进经济,从而实现整个城市各个层面的综合发展1960年代现任新加坡政权成立以来,新加坡的经济结构主要历经了下面几个阶段: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科技密集,人才和创新密集。城市的发展与当时的经济结构和定位密不可分。按时间顺序的大致发展脉络如下。(1)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2)1970年代中到1980年代中(3)1980年代末开始的建筑与城市(4)1990年代中期以后(1)1960年代到1970年代初为迅速实现现代化,与世界经济圈接轨,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该阶段新加坡发展的重点1961年新加坡经济发展局(SingaporeEconomicDevelopmentBoard)成立标志着大规模工业化运动展开。大批生产玩具、木材、假发等加工工厂在城市周边被规划出来,这些产业都需要人口支持。与此同时,城市中心区严重拥挤,环境恶劣,亟待进行城市更新,将传统城区转化为CBD,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载体——一推一拉,人口大规模迁移势在必行。为安置疏散人口,政府必须要提供适合的住房。由于整个岛国面积有限,并且由于当时的法律,政府征购大片土地存在一定困难,高层高密度一开始就被定为新加坡主要住宅策略。受限于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的发展,首批建成的公共住宅(组屋)集中在距城市中心区8公里以内范围(图2)。而公共住宅在全岛范围内以新镇模式大规模发展则是在主要交通和地铁形成的城市总体框架基本完成之后。1967年出台的土地征用法令(LandAcquisitionAct1967)使政府在法律上获得征用土地的权利,大量征用土地成为可能,这项法令为发展新镇和城市中心区彻底更新铺平了道路。与第一批组屋同时建成的还有各项配套设施以及一些产业设施,以减少居民对于中心城区的依赖。至1970年,中心区的人口从1957年的360000减少至241000。这期间,城市总人口则由1455900增长至2075000[2]。这些数字说明迁移人口的目标基本达成。(2)1970年代中到1980年代中这是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成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配合经济政策的需要,疏散人口已不再是最急迫的任务,如何通过重新开发城市中心区以促进经济发展被提上日程。1971年政府出台新的城市发展概念规划,明确了要在中心区建立中心商务区的策略。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手段,促使城市中心区改头换面,土地售卖计划(SaleofSitesProgram)是众多方式中比较突出的一项。在土地征用法令作用下,政府迅速将城市中心区土地收购、整合和规划,再通过土地售卖计划将土地与所有的规划条件打包进行公开拍卖,作为吸引投资,特别是对社会和企业投资,以及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促进手段。。市区重建局作为主要政府管理和执行部门要求每栋建筑各具特色,同时又要确保整体城市形象。1970年代开始,中心商务区大部分建筑都是通过此项计划开发完成,如1975年的DBS大厦,1976年的OCBC大厦,1984年的莱佛士城,1984年的滨海中心,1984年的渣打银行大厦等。到1980年中,共约60个项目建设完成,多数为办公、零售及酒店(图3)。莱佛士城除了中心商务区,全岛范围内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改善环境质量也是这个阶段城市发展的重点。大量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概念规划引导下开始建设,例如城市下水系统、蓄水池、防洪设施、机场、海港、电力站等等。以清理新加坡河为代表的环境提升运动启动起来。这些努力为经济进一步重组提供了条件和空间(3)1980年代末开始的建筑与城市保护城市飞速建设带来了空间过剩的危险,现代城市的物质形态虽然大致建设起来,但经济活动尚不足支撑如此多商业空间运转。这种趋势积累的矛盾在1980年代中期的经济衰退中表现出来。1983年,占新加坡第四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出现了1965年以来的首次衰退。大量的酒店房间、零售业和办公空间需要新的刺激才能消化。另外,1980年代初完成的滨海湾南岸(MarinaSouth)的大型填海造陆工程为市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足的土地。滨海湾。相对来说,拆除旧建筑为新建筑提供空间的压力有所减小。另外,新加坡整体经济结构在此阶段逐渐向资本密集型经济转化。各种因素促成政府在80年代中期对城市更新方式进行反思,从单纯的拆旧建新转换为结合建筑和城市遗产保护的城市更新策略。1986年市区重建局提出城市保护总体规划,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标准和保护方法等都给出明确的条例。1987年,市区重建局在历史保护区内进行了一系列历史建筑保护的样板项目向公众说明建筑保护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可行性,同时还推出一系列经济刺激手段来鼓励私人参与到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中去。1989年,建筑和城市遗产保护正式以规划条例的形式在法律上获得正式认可。大批历史建筑和街区通过相关规划和保护项目被保护下来,例如典型的牛车水历史保护区(图4),新加坡河沿岸的驳船码头(BoatQuay)和克拉码头(ClarkeQuay)等街区除了以保护为主的历史街区,城市保护与更新的内容还延伸至非历史保护区的范围。1990年代,政府也尝试将新的开发与历史保护在相同的街区或地块内结合起来,通过新旧结合,既保护了历史遗产,也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空间。典型的项目包括白沙浮商业中心、远东广场、中国广场中心等项目。白沙浮商业中心(4)1990年代中期以后步入1990年代中期,全球化浪潮席卷至新加坡,新加坡不仅仅是一个岛国,更成为全球城市网络中的重要据点。经济结构方面,科技密集型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背景下,一系列工业园区建设起来,包括科学园和若干商务园,最新的纬一生物科技园也是这一系列产业升级规划的延续和完善。近几年,新加坡城市发展又面临新的挑战,除了全球背景下的可持续议题,老龄化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另外,产业升级带来大量移民的涌入,人口的持续增长为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都带来压力。除了科技和知识密集以外,创新密集型经济也逐渐受到重视。。对内,新加坡人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对自身,自己城市和国家的认知度;对外,新加坡需要在全球竞争中提高吸引力,吸引全球人才与资金。在此背景下,全方位综合性的城市发展策略更能适应未来的需要。对大学和研究机构追加投资,建设新的大学都反映了政策上对创新密集型经济发展的支持,如新成立了新加坡技术与设计大学(SUTD)。引进大型项目作为城市和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众多策略中重要的一项,如圣淘沙综合娱乐城、金沙娱乐城、新加坡体育中心和新加坡滨海湾游轮大厦等(图5)。另一方面,提升居住环境质量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例如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框架下,新镇规划引入TOD理念优化现有配套设施,用更生态和可持续的方法改善现有绿化,引进新的绿地和休闲娱乐空间。商业活动也由城市中心区向区域中心扩散(图6),新的商业商务园的兴建分散了中心商务区的部分功能。城市保护与更新的议题已从振兴旅游业转换为对新加坡的本土文化的认可和关注。公共住宅与新镇模式城市遗产保护与更新城市环境规划管理工业规划公共住宅与新镇模式新加坡公共住宅(组屋,或HDB)是新加坡城市居住环境的绝对主体,超过80%的新加坡人口居住在HDB,其缘起是出于政治和民生的综合考虑。前面已经提到,建国之初面临严峻的居住问题,新政府成立之后立即在1960年成立了建屋发展局专门解决住宅问题。在建国之初就努力让人民拥有房产其实有很深的政治意图1970年代初的大巴窖新镇中心部位建于80年代和90年代的公共住宅社区达士岭祖屋(1990年建成)典型的80年代和90年代的镇中心景观(步行环境特别明显,类似传统的镇中心)新加坡新镇结构模式示意图住宅组团之间的开放空间城市遗产保护与更新新加坡建国之初的城市范围很小,其城市历史遗产的总量、类型和历史时段并不算丰富。但在今天的新加坡,城市历史资源成为这座城市中一道不可或缺的层面,与城市空间、社会文化和普通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新加坡城市遗产保护极具亚洲特征的发展历程和做法对其他亚洲城市还是颇具借鉴意义牛车水历史保护区保护规划中国广场新旧结合的发展策略城市环境规划管理自然环境质量一直是新加坡城市发展控制的重点,政府在环境方面的大力投入为新加坡赢得了花园城市的美誉,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控制和提升环境质量,新加坡经验的参考价值是巨大的。作为一个基本没有自然资源的岛国,新加坡环境治理的起点不高。独立之前,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城市缺乏上下水系统,卫生条件恶劣,流行病横行等等,已到威胁市民生存和国家发展的地步。新政府成立之初就下决心整治环境,其中水资源的整合首当其冲给予了最高优先级。2008年李光耀就此议题曾回忆到“,水的问题主导其他的政策,所有的政策都要服从水资源自给自足的目标”。15ABC(Active,BeautifulandClean)水资源整合工程使得城市活动和环境提升工程结合起来16实马高垃圾埋置场鸟瞰17实马高垃圾埋置场的自然生态工业规划新加坡产业规划和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可分。独立之初,为刺激经济提供就业,政府快速建设了一批低成本工厂以开展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成就了新加坡现代工业的基础。虽启动迅速,但快速单一的建设只是权宜之计,工业发展需要整体规划、控制和管理。新政府很快就对这个问题做出反应18裕廊工业区鸟瞰20裕廊岛的地下储油库示意图19纬一产业园规划示意图城市发展原因和启示一是强势的政府规划管制力。新加坡是一座几乎百分之百按照规划实施的城市,其规划控制力在当今世界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例。为实施统一规划而设置的建屋发展局(HDB)、市区重建局(URA)等机构扮演了全职家长的角色。在实施规划的决定性因素——公共住宅建设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建设、分配(销售)到物业维护所有环节几乎完全为政府所控制。二是极具理想城市色彩的新市镇建设。新加坡的新市镇规划不仅作为一种疏解原旧城中